三生新刻ldquo十荷十美rdqu

人物竹刻臂搁

最近重读王世襄先生整理、金西厓的《刻竹小言》。小书一册,现在都做成了大册,由《刻竹小言》原文、名家题跋和刻竹目录三部分组成。由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整理,并首次将手写本和彩色插图合为一体,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竹刻的理论技法与明清以来的名家之作,融会贯通到一起,堪称“对竹雕作出最全面研究之作。”我越翻越起劲。后来两天,竹刻艺人三生恰好从宜兴回蓉,说聚到一起看看他的新作。

他带一篓新刻的臂搁和紫砂茶器,准备先拿到老魏那里拍完再给我看。我着急,拍照前就先睹为快。臂搁仍旧是三生最有味道的作品。我说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技艺,他不敢否认,先前托我寄售的几件臂搁很快被友人分掉,大多说精美,就是选择太少。我是知道三生去了宜兴,只赧赧说臂搁多少高冷,一些画家不用也不怎么明白其中玩味。巴蜀之地,玩这类新文房的不多,当下画家好像都不怎么在乎使用臂搁,赏玩居多,古旧收藏居多,这个我倒是认同,去那么多画家工作室,少见新竹刻。也许是没找到心仪,也许是不再讲究这等风雅之物。

三生竹刻:藏竹百件,祕阁最多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三生的竹刻多了一些烟火气,这倒是好,钟馗的胡渣更写实了,执扇仕女模样俊逸……南宗北宗,深浅浮雕,嘉定金陵,人物花鸟,无论什么派别路数,雅趣清爽是必要的。三生的人物刻画有他的独到之处,“仙翁对弈辨毫发,美人徙倚何娉婷。石壁巉岩入烟雾,涧水松风似可听。”……这是高见,也是高蹈。他兴趣点也在书法竹刻上,满纸云烟到满竹灵韵,不容易,难度比刻人物花鸟山水都大——人物题材见功力,深浅用力全靠那点点积累的手艺,刻山水是刻度岁月赋予的光华,刻画鸟是人与竹互相协应带来的安阑——虽说不上对自然的透雕,至少这手艺要不枉文人之物的达观。制度浑朴,刻工源于绘事,三生之前也刻了不少造像题材,“刻竹木为古仙佛像鉴者比于吴道子所绘”,这是他的祖师爷辈的功夫,藏家也往往对这一类感兴趣,只是刻出来用的时候少,清供之时多。我给他建议可刻一些渔翁仙姑、魑魅魍魉,出离一些的,像纸袖下的一柄清梦,可能更受欢迎。

得一竹刻臂搁

养和竹刻臂搁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三生三刻竹影横窗

留青竹人的刻画、刻度与刻意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三生坦率,说去宜兴制刻紫砂茶器,也是从竹刻一路走向更实用的“大路”。臂搁束之高阁者多,受众相对较窄,一般画家也少用竹刻文房。将刻艺移植到紫砂茶器,让更多生活家能用上手工刻制的实用器皿。他先以“荷”为题,刻紫砂十荷杯,取意“十荷十美”: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儒家文人士大夫有《爱莲说》,佛家同修互称“莲友”,道家的宫观,随处可见“莲花冠”。因“荷”谐音“和”,讲究和气致祥,荷花广受青睐。“因荷生于泥土,又与水相洽,三生选用同为泥土的紫砂泥作为十荷杯创作载体,同时杯子本是盛水之物,可谓相得益彰。”——杯上荷花构图巧妙,布置匀停。雕刻采用薄意浮雕手法,以块面表现立体效果,与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传统紫砂器刻绘装饰风格迥异。大片荷叶犹如写意泼墨,以吃刀深浅表现浓淡层次关系,花瓣、花蕊细处以刀尖代豪锋,又工稳到极致。大块写意与细部工笔形成鲜明对比。

白段紫砂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为荷花造像,难点不在其形逼肖,而在其神脱俗。十荷杯中的荷花,叶面开张,茎壮实,花朵硕大,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十荷杯真得其中三昧。令人与之相对,如对绰约美人。十荷杯上文字,书法清新俊逸,三生以双刀刻字,线条爽利,且金石味足,犹如隋唐刻石——十荷者,清和,养和,处和,致和,合和,顺和,冲和,谐和,平和,饮和。

清和者,清风朗月,地泰天和;

养和者,太虚鼎内,适情于默;

处和者,春风骀荡,柳逐花移;

致和者,大味寔淡,调鼎致和;

合和者,形神俱妙,四象合和;

顺和者,清净为基,安和处顺;

冲和者,真气从之,澹泊内守;

谐和者,行藏在我,张弛裕如;

平和者,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饮和者,饮和食德,如醉春风。

羊脂玉白瓷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扫描海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