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接上期)
在中国玉器制作发展历史中,清代玉器是最后一座高峰,也是后人难以超越的,这个阶段的玉石用料、制作数量和工艺创新之多超越了历朝历代对玉器的追捧和临摹,在玉器的文化发展阶段中,起到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将玉文化的发展制作成一张直观的曲线图的话,清代早期的高度不仅巍然耸立,就是与相近的明代相比,其玉器发展的特点也十分明显,显得简单而清晰。
一、清代玉器是最后的辉煌的原因分析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就会知道,其实原因很简单,清代的辉煌是建立在前朝奠定的艺术创作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唯一的特点就是与各位帝王相比,乾隆对玉器的喜爱和贡献超越他人而已,另外,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明代的继承关系明显来自于唐代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在朱明时代完成了对错综复杂的制玉技法的梳理与规整,最终形成了淡化刀痕、万法归一的玉器制作形态,为有清一代制玉巅峰的迅速形成,奠定了高海拔的基础,从而使得清代中期的制玉工艺水平能够顺理成章地站在朱明时代制玉巨人的肩上,在短短的百年内迅速形成了中国制玉史上的巅峰高度。
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清代的制玉的工艺和传承渊源主要来自于明代,同时,对赵宋时期的工艺也有明显的特征借鉴,这就是清代玉器制作的上承血缘关系。
清代玉器制作的最佳时段很短,仅在乾隆一朝,但产量极大,创新较多,材质和工艺都是可圈可点,独领风骚。
由于玉器的制作不像瓷器一样,有年款作为标识,玉器中制作文字极为困难,以前的文字中介绍过,造办处的工匠最多一天只能琢磨两个字出来。所以在收藏界中,玉器带字者往往都是宫廷用器,而且民间往往将工料俱佳的、带有明显清代制玉风格的玉器划归于清代的中期,相当于乾隆朝及其前后的一小段时间。
对于玉器的收藏者来说,投资清代玉器是大多数人的偏爱与选择,因为清代玉器,当然这里所指的是清中期的玉作品,长久以来被视为最为完美的制作标准符号,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最高美学境界,在商品玉器的交易中,占有绝对的数量与交易价格上的优势。
这是清代玉器在鉴定标准上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在所见的清代玉器中,具有明确记录的出土器极少,见于民间交易与收藏的几乎都是传世器,很难被认同为清代玉器鉴定意义上的标准器,而真正具有标准意义的清代玉器又深锁在北京故宫等昔日的皇朝禁地,与一般收藏者的借鉴观摩存在着距离上的隔膜。
二、清代玉器的历史背景分析
同时,百余年来,仿古玉器基本上集中在高古三代与清中期这两大区域之间,尤其以清代玉器的伪制最为难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就是时代相距很近,对玉器的审美需求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迁移;
第二点、是琢玉工具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解放后北京玉器厂手工制作成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线上;
第三点、是由于清代玉器基本上都是靠相授传递,没有入土经历,所以在仿制时无须制作沁色与仿旧,仿制的技术因此而降低;
第四点、就是对玉材的要求相对单一,只要是和田玉就被视为对路。
所有这些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已经形成了对于清代玉器有效鉴定的干扰,而这些鉴定上的干扰同时又是市场交易的利益符号,将清代玉器的收藏交易市场牢牢锁定在一个混沌的状态之中,永无海清河晏之日。
作为清代玉器的鉴定人员,其责任不在于对这历史延续至今的混乱现象的拨乱反正,而是要通过对待鉴定玉器的审视,来发现与清代制玉特征不相符合的疑似点,在个人鉴定水平的极限处,对所鉴定的玉器提出明确的鉴定结论。
所以说,距今时代最近,但是鉴定的难度更大。因为,仿制起来更容易,例如,清代出现的另一个重要的创新题材,就是痕都斯坦玉器,几乎都是皇家制作和使用,民间相对较为少见,如果突然在一位“收藏家”的家中,发现全部都是在地摊上收购的,以痕都斯坦为主题的玉器,心里不仅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三、清代玉器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
“痕都斯坦玉”是中亚到北印度地区的艺术品,风格上融合波斯、印度、欧洲诸国的艺术于一体,呈现多彩多姿的异域情调,“痕都斯坦玉”东传始于清廷对新疆回、准两部的征服。最早是作为战利品而缴获的,但是乾隆皇帝对痕都斯坦玉器情有独钟,专门作了几十首诗,竭尽赞誉之词。
造办处“如意坊”专程琢制和按照其特点仿制了一批此类特点的玉器,只不过改变了一点材质品质,不是使用玛瑙和玉髓,而是选用和田的材质进行制作。
“痕玉”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一器一色,追求纯净美。
器形和玉色协调,追求薄的效果。堂活细薄,器壁既细且薄,由内壁可看到外壁上浮雕的花纹。乾隆皇帝比之为“截肪“或“羊脂”。
四、清代痕都斯坦玉器的鉴赏基本特征
痕都斯坦玉器是指清官中收藏的北印度玉器与土耳其玉器,由于清高宗不详其差异,而统称为“痕都斯坦玉器”。
目前故宫博物院是痕都斯坦玉器最大的存贮地,根据宫内现存的玉器特点,主要可分为食用器与日杂器两大类。
食用器种类有碗、杯、盘、洗、壶、瓢、勺等;
日杂器种类有罐、瓶、盒、笔、灯、香炉、《左兰经》架、镜、火药筒、剑把等。
所选玉材多为新疆和田优质的白玉或青玉,次为灰绿或碧绿色玉。
玉质润泽,玻璃质感强,对光透照有雪花或棉花斑纹。
五、清代痕都斯坦玉器的鉴赏特点
主要特征表现在器物的造型、装饰及高超的琢制工艺上。
器物造型奇特,非简单的方圆程式,大多采用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等植物形状为蓝本。
杯形似剖开的半瓜,碗形似盛开的花,器底也常雕琢成盛开的花。
器耳常琢成下垂的花苞、盛开的花朵或一束卷叶。
器柄偶尔也雕成弯曲的羊头等,颇富变化。
常用植物花叶为装饰母题,尤以莨苕和莲为主要纹饰。
以锯齿边的宽叶及直穗上成串花朵为其特色,但多已图案化了,难以辨别。
故宫还有一件碧玉双耳碗,双耳琢成下卷的茎、叶、花苞,器壁满琢圆凹雕的几何形花叶纹,器足雕成边缘尖突的八瓣花。
花叶纹的雕法有浮雕、立雕、镂空和少数土耳其作风的圆凹雕。
以剔地阳纹技法,来表现多层花叠叶地装饰器表的花纹,皆磨去琢痕,但地子则往往不磨,任其高低不平,“看去有花叶,抚来无痕迹”。
所采用的水磨特技,使胎体透薄,“薄如纸更轻于铢”。
毫无疑问,清代玉器,尤其是清中期的精品玉器,在用料、设计、琢制等每个环节上所达到的精妙程度,都已经幻化而成了后世玉器制作的真空区域。
但是痕都斯坦的玉器制作,也将玉器材质中的温润和含蓄的特点消失殆尽,过多的炫技,过繁的装饰,过于复杂的纹饰工艺,将和田玉中儒家文化的含蓄、内敛特点逐一掩盖,徒留下外表装饰上过于虚伪的繁荣,为玉器的制造和发展走上末路拉响了最后的哀鸣。
这种状态保持的时间不长,在乾隆以后的制作水平便迅速下滑,繁荣不再。
晚清、民国的玉器更是一路低迷,耗尽昔日余辉的最后一缕霞光。
(全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