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图东馆阅读空间多样景观绝美,儿童友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下称“上图东馆”)正式开放。老少读者又有了乐园,爱书客和自习爱好者将共享这座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

上图东馆不仅有极富特色的建筑造型,与世纪公园的绿意一道形成城市景观,内部更藏有全新的功能和服务。前不久两轮公测,市民反响强烈,预约入馆“手慢无”。

机器人、智能书架引领的阅读新感觉,高品质桌椅家具的舒适体感,系列公共艺术作品提供的打卡机会,主题展览释放出的巨大信息量……不妨去看看,图书馆还能为人们带来怎样的灵感,使人与新的生活方式相遇。

打造一座不一样的图书馆

上图东馆位于浦东新区迎春路号、合欢路号,附近有浦东新区政府、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世纪公园和在建的上海博物馆新馆等文化地标建筑。平时,世纪广场聚集了一群玩滑板的年轻人,从地铁站出来,当视线跃过树林,上图东馆醒目的“璞玉”造型就显现出来。

从功能上讲,上图东馆既是上海图书馆的新家,也是“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打造行政文化商务中心迎来的一位新成员。这是一座以当今世界最高等级标准打造的新型图书馆,现在建设者已经完成了工作,轮到市民来体验它了。每一位读者以自己的方式和视角使用图书馆,是对这处新公共文化空间未来图景的最佳诠释。

设计上图东馆的是PerkinsWill全球事务所旗下的丹麦SHL建筑事务所(SchmidtHammerLassenArchitects),建筑师团队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设计经验,曾为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城市带来重量级图书馆建筑,屡获国际专业奖项。该公司资深助理董事、资深项目建筑师林婧全程参与了上图东馆项目6年来的工作,在第一财经约她逛游体验上图东馆的当天,她还在协助上图东馆管理团队解决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细节问题。

林婧告诉第一财经,国外的图书馆设计项目动辄超过十年才能完成,过程漫长,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居民进行访谈,在交流中不断了解大家对图书馆的具体需求。使用者的需求决定了图书馆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提供怎样的场地和资源。

从开始设计竞赛算起,上图东馆项目仅用6年就建成开放了。读者希望看到一座不仅在借还书、自习、文化活动、展览、学术交流、数字资源等方面令人更加满意的图书馆,也在内心发出呼声:图书馆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新改变?

作为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图东馆11.5万平方米的体量,读者可去到9个楼层、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还有智慧文创区、团队研讨室、终身学习室、阅读静音舱等不同类型的场地,打造“知识交流共同体”、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成为市民乐享的“书房、客厅、工作室”。10组国内外艺术家围绕“中国文化发展中不断演变的文字载体”为主题打造的作品,成为公共空间氛围营造的闪亮角色。

地标、综合、大体量、新潮、方便、舒适、低碳、艺术……把这些概念真正变成读者可以享受的服务,需要从细节做起。随着上图东馆正式开放,为打造这座建筑投入的种种巧思,得以最终转化为可体验的空间。

营造多种场景,在图书馆体验新生活方式

初入上图东馆,也许有人会不知从何处逛起。随意畅游,移步打卡,固然是一种方法。林婧的建议是,不妨先问问自己来图书馆的目的是什么。读书、自习、工作还是放松休闲?

来寻找学习氛围的人,适合到三楼阅读广场这样的大型阅览空间。大片、成排的阅览桌,一大群正在看书的人,氛围感非常强,与大家坐在一起,读书学习会更有动力。

如果想找安静的角落,高度专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四楼、五楼的主题阅览区,设计师在两排书架之间安排了阅览桌,这样围合形成的空间相对比较私密,便于提高专注度。

追求安静、不想被打扰的读者,还可以选择极静阅览室,有单独的门进出,墙体还有消音效果,可以说是“阅读包厢”。也有人来图书馆是为了放松身心,林婧建议,可以选择靠窗的单人休闲沙发,选本书来读读,时而望向窗外的树林,“阅读自然”,发发呆。传统意义上,不读书好像就没有必要来图书馆。上图东馆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在图书馆里给每个人都提供容身之地。与书一起度过轻松的一天,会给人带来很多文化气息上的影响。从公测阶段的体验来看,能看到图书馆外面世纪公园的绿意,就是在上海市中心难得的宝贵视觉享受。

图书馆也在创造性地打开自我,提供书本以外的更为立体、更具主题性的服务。读者来到上图东馆,可以到展厅看展览,到报告厅听演讲,在剧场欣赏音乐演出或影像放映,七楼馆藏精品馆展出名家名作、艺术珍品。

五楼的健康生活馆、科技前沿馆、设计馆等主题馆可以提供各类的专业阅读资源。音乐馆配有创作室,读者预约后可以使用专业器材试一试创作并录制音乐。林婧介绍,每一个主题阅览区的设计,都分成阅览空间、展陈空间、活动空间三部分,融合这三种功能的目的是以丰富的形式传播知识信息,符合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看到,每个主题区的展陈空间都有一些专门策划的互动内容,活动区则配置了相应的设备,比如3D打印实验室、艺术作品展示区等。这种做法既沿袭了上图原有的主题馆划分,也有大幅创新。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可以给读者提供很多主题衍生体验的机会。

二楼的屋顶花园也是建筑师着力打造的一块特色场地,为了实现设计目标,先后克服了不少技术上行的限制。“哲学家西塞罗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如果你的图书馆里有一座花园,那么一切就完美了。”林婧希望,花园能吸引大家到户外去看书,让人们体会到学习知识与享受大自然是可以兼得的。

在这么大的图书馆里不迷路是很重要的,林婧介绍,为了让读者建立方向感,建筑师选用了4种主题色定义馆内的四个方向,朝南是红色,朝东是绿色,朝西是金色,朝北是蓝色。各阅读空间的家具和玻璃隔断等,都会与主题色有所联系,帮助读者随时辨识方向。楼层之间的交通,主要通过每层楼两边的白色玻璃盒子状“交通盒”,里面有自动扶梯和电梯。知名设计公司“2×4”设计的导视牌,遵循中国古代纸张的规格,比如4开、8开,上面的信息均为白底黑字,与环境色保持一致且比较显眼。

在实地体验和公测阶段,第一财经记者试用发现,上图东馆使用的桌椅家具舒适度较高。林婧告诉第一财经,馆方和建筑师都下了很大功夫挑选家具并进行组合。馆内家具要满足好看和舒适,以座椅为例,摆在空间中要合适的需求,长时间坐着也得舒服。经过建筑师的比选、内部测试,馆方的综合考量,并在上图淮海路馆举办读者公测之后,综合多方面意见最终确定款式。

上图东馆还有很多设计上的惊喜有待读者慢慢解锁,比如供读者临时接电话的“静音间”,是长宽均为1米的方盒子,看上去像电话亭,隔音、通气;使用玻璃墙体的图书分拣间,可以让读者看到书籍被分拣、输送到周转书库的过程,颇有趣味,也让读者看到一些藏书管理的“科技感”。

对话林婧:读者需求推动图书馆更新换代

第一财经:图书馆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别,从古至今的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以当下标准来看,最新、最高水平的图书馆应该是怎样的?图书馆不断更新换代的动力是什么?

林婧:公元前0年,亚述帝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图书馆。早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是对书籍或者说对经验的收藏。收藏知识和信息的图书馆属于第一代图书馆。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图书的普及,使大家能走进图书馆,阅读和借阅图书。

上图东馆除了收藏、借阅书籍,还增加了很多新功能,包括展览展陈、演出活动等,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舒适的阅读、探索发现的环境。我们认为新一代图书馆也已经在孕育中,将会有深度的多媒体融合。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文化都纳入进来。

第一财经:营造一座新时代的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居于怎样的地位?你们在设计上图东馆的过程中,遵循什么理念?

林婧:图书馆发展的目标一直是以人为本,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图书馆要给读者提供不同的空间和使用场景,满足他们多样的需求。

图书馆建筑就像一个容器或一座舞台,给人们提供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在设计上图东馆的过程中,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凸显场地的开放性。尽量减少隔墙,空间开敞灵活,读者来到这里除了可以接触到书,也能观察到他人,被激发出一些灵感。

现在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元化,图书馆从储藏收集知识的空间变成知识创造的空间,读者想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读书。我们既要设计出形式各异的阅读空间,开放的、私密的,单人的、多人的,还要设计多种功能性空间。

第一财经:全程经历了这个项目,你对图书馆的发展和阅读生活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林婧:我一直觉得我自己和上海图书馆很有缘。从高中时代开始,我就喜欢放假的时候到图书馆待着。原来的图书馆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学术、非常安静的,坐在馆里,周围的人好像都在研究学术。这几年在上图东馆的设计过程中,我和伙伴们调研了很多图书馆,世界各地的优秀图书馆启发我们,图书馆的新兴趋势是可以更“社区化”的,也就是让更多的兴趣爱好者人群来使用这里,把去图书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图书馆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这项工作由此也改变了我对图书馆的看法。

八大亮点提示

·上图东馆交通便利。地铁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3号口出来几十米就到馆门口。馆内上下楼时先找白色的盒子,就是有电梯、扶梯的“交通盒”。

·小程序可查一切。“上海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