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言文言简意赅,为何要发展成啰里

文·段宏刚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掌握了许多能力,创造了许多成果,其中,对语言的掌握,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

语言大约形成于30万年前,是人类在长期改造自然和生产劳动中,自发掌握的一种传递信息的能力,也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

最初的语言,仅仅依靠口头传播,以单轨道发展为特征。随着年前左右,人类的另一项伟大发明——文字,被创造出来后,让语言可以被描述和记录下来,就诞生了书面语言。此后,语言的发展轨道,朝着口语和书面语两个轨道并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写、可看、可读,能起到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书面语的形式凝练简洁,文本意思具有多种解读性,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能启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常常被文学艺术当作主要表达媒介。

我国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名著,绝大多数用书面语写成。

古汉语中的文言文,属于典型的书面语言,是通过对先秦时期的口语加工后而形成,在语法运用上,跟口语截然不同,其特点是行文简练,注重典故,音律工整,追求对仗,句子末尾喜欢使用虚词之乎者也,在写作上,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像诗、词、曲、赋、八股文、骈文等文体,都属于文言文。

然而,文言文在先秦时期形成之际,社会发展程度却没有跟上,记载文字的物品少之又少,文字被记录在青铜器、竹简、丝绸等少数物品上,制作成本很高,且价格昂贵,非常不利于传播,普通老百姓想接触和学习,非常困难,因此,文言文一度被看作是贵族阶层的专用物品。贵族阶层可以通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读书识字,寒门弟子想做文化人,只能望而兴叹。

后来,随着纸张的发明,以及印刷术的推广,让文字和文言文逐渐普及开来,但远远没有达到任何人都可以读书识字的程度,读书识字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以看看历史上留下姓名的读书人和文化人,就连历史上有名的穷诗人杜甫,在出身背景上,仍然是书香门第,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都是唐朝初年的地方官员,甚至达到了从四品,杜甫自小受家风熏陶,读书识字、走上仕途是必然之路。

宋代是市井文化大力发展的时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宋代许多皇帝喜欢推行“文治”,喜欢以文人的情怀去治理国家和管理百姓。二是偏向于口语的宋词迎来了发展高峰,宋词通过歌女在茶楼酒馆传唱,推动了口语的传播,促进了市井文化的繁荣。

随着口语的发展,给戏剧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因为戏剧的主要欣赏者是普通老百姓,让老百姓听得懂是第一目的,因此,必须降低和弱化文言文在剧本里的比重,创造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俗化、市井化的白话文在民间应运而生,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跟正统的官方语言——文言文,分庭抗礼。

比起文言文,白话文有许多优势,比如,通俗易懂,利于传播。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力强。能非常清楚地表达说话时的意思。

文言文的语感和语境固然很优美,能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丰富和深刻的含义,这些优势白话文无法比拟。

但是,正因为文言文过于追求对字词的推敲,放弃了定语和限制词,打乱了句子的逻辑关系,让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起来,如果不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不容易判断出一句话的真实意思,这对语言文字的传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并且,在文言文中,许多字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字学修养,很难理解透彻,让普通读者看得一头雾水。如,“备”的含义,在下面三句话里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

杜甫《石壕吏》里: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备”在这里是准备之意。

范仲淹《岳阳楼记》里:前人之述备矣。“备”在这里是周全、详尽的意思。

林嗣环《口技》里: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此处的“备”为具备的意思。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它通俗易懂,沟通起来方便简捷,在对话中能准确地传达意思,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听起来文绉绉的,不适合口头表达,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不利于全面传播,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以后,文言文被抛弃,迅速被白话文代替,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