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艺术打造出来的产物,究竟是艺术还是怪

有一位肉体艺术家,她的工作室就是她的专属手术台。

她不仅仅用计算机合成来达成“身体上的变形”,还通过真正的手术,把自己的身体改造成一个艺术品。

这位肉体艺术家名字叫奥兰,她设计了大约9次整容手术,来作为她的艺术项目。

在一次手术里,她整了她的嘴,为了变成弗朗索瓦·布歇画中欧罗巴的嘴唇的样子;

在一次手术里,她整了她的下巴,为了拥有波提切利画中维纳斯的下巴;

在一次手术里,她整了她的额头,为了拥有蒙娜丽莎那突起的眉毛。

她以维纳斯、戴安娜、欧罗巴、普赛克和蒙娜丽莎的身体特征作为整容对象,并把这次艺术项目称为“圣奥兰的转世”。

每当她躺在手术台上,便开始阅读她喜欢的诗歌,同时播放着让人身心愉悦的音乐。

还有著名设计师为她专门设计了手术期间穿着的服装。

奥兰的每一场手术,都会以直播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她用摄像机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发布在各个平台和艺术画展上。

手术期间,奥兰只进行了局部麻醉,为的是保持清醒,可以阅读,可以看到自己的手术,也方便在手术期间回答着公众的问题。

奥兰说:“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被剖开,没有痛苦!……我看到全部的自己,一直到我的内脏;就像一面新的镜子。”

尽管奥兰把整个做手术的过程称之为艺术,但她的身体成为了公开辩论的产物:

她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改造后的产物,究竟是艺术还是怪物?

奥兰年手术后的样子

本文将结合《艺术中的地理探索与梦幻之旅》中“怪物”的定义及寓意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何为怪物

怪物是西方文化中尤为复杂的概念之一,是投射在人和上帝类似的完美神话故事中的一个阴影。

——《艺术中的地理探索与梦幻之旅》

怪物源于拉丁语“monstrum”,意为卓越而惊人的展示,一个优于人类个体的标志。也有“畸胎”的意思。

因此,早期的怪物不仅仅是人类幻想出来的吓人的玩意儿,也形容一些非常卓越的人类或其他生物。

但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怪物,一般都是以人类、动物、植物的形象为基础进行二次创造。

二、中世纪怪物存在的意义:传教

中世纪的地图里,充满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生物。

比如深受中世纪传奇著作启发的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出现了许多离奇的动物和怪诞部落。

这幅《犬头人》是《马可·波罗游记》细密画,创作于15世纪初期,现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东方的怪物居民》插画,则包含了无头人、独眼巨人和伞足人。

游记里还记载着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的一个怪物民族,怪物十分野蛮,以捕猎野生动物为生。

实际上,怪物民族这个概念从古典时代到中世纪都存在。

中世纪的欧洲是在“上帝”的掌控之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存在意义,是上帝所允许的,包括怪物。

所以中世纪的欧洲,即便是怪物,都获得了备受尊重的地位。

那么怪物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不听话,家长们总是会说:“如果你不听话,晚上会有怪物把你抓走哦!”

于是,我们对怪物产生了恐惧与阴影,家长们从而达到了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中世纪的欧洲亦是如此,上帝(宗教)之所以允许怪物的存在,就是为了把恐惧对象最大限度地进行隔离。

所以,有着传教意义的怪物,它们越是诡异,越能引起人们的恐惧。

欧洲学者们把这些诡异的怪物放在地理探索未到达的地方,在未知区域里的已知怪物,是不是特别吓人?

宗教再把已知的怪物“抓回来”,用雕刻、画画等形式将其制服,进而达到了传教的目的。

比如在韦兹莱大教堂的门槛上,雕刻了怪物民族集合体,而在怪物的上方,是使徒传教的场景。

这些雕像的意思很简单:看,你们害怕的怪物已经被上帝征服了,我们宗教就是这么牛,信奉我们就对了!

当然,随着地理探索的深入和地理知识的进步,地球上的未知区域越来越少,怪物只能跟着未知区域的边界而后退。

这不,都退到太空里成为了“外星人”了。

三、怪物存在的意义越发多元化

1、巨人:暗藏着政治意义年,戈雅从爱国诗《比利牛斯山脉的预言》里吸取了灵感,用4年的时间创作了《巨人》。

这个巨人被召唤出来是为了作为西班牙的保护者,一起对抗拿破仑的军队的。

所以这一类怪物不再是宗教意义的产物,而是具有政治价值的。

2、会讲话的动物:从讽刺人类的愚钝到揭示人类痛苦怪物可以成为我们的个性,我们的潜意识。

——《艺术中的地理探索与梦幻之旅》

伊索寓言里,怪物通常会展现出人类社会的典型行为。把人类特征投射到动物身上的这种做法非常常见,比如让动物说话、思考。

会讲话的动物,就属于怪物的一种。

中世纪的寓言中拟人化的形象主要出现在罗马教堂的柱头和地板上,比如创作于12世纪的《演奏的驴子》,绘作在主教堂地面上。

传统西方文化中,这种拟人化的动物形象,通常不是为了赞美人性,恰恰相反,是为了讽刺人类的愚钝。

但在现当代的艺术中,动物拟人化的形象不再是只具有讽刺的意义。它更多的是为了揭示人类痛苦寻求真实的一种形式。

当文明社会把自身的特征伪装成动物的形式,能够有效反应人类最真实的一面。

3、畸形秀生物:引发人们对于道德的思考亚里士多德曾说:欣赏对丑之美是令人满足的,而丑在现实生活中会令人憎恶。

宫廷和马戏团经常以身体畸形的不幸之人来演出取乐,比如说一些“猴孩”和“怪胎”等。

在莫泊桑的《怪胎之母》里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农庄里的女工人未婚先孕后被人抛弃,但害怕别人知道,于是用紧身衣把自己的肚子勒起来,结果生出了一个畸形怪胎。

后来马戏团发现她的畸形孩子以后,租用了她的孩子,她也因此收获了金钱。

结局里,她用特殊的方式生了11个怪胎,每年给她带来6万法郎的进项。

由此可见,人类身体上的病态,从古至今都对人们有种异常的吸引力。

但在现当代艺术里,艺术家们往往用畸形身体的作品引发人们对于道德的思考。

比如查普曼兄弟的作品,经常使用一些特别的并且违反常理的幽默手法,比如这幅加入了麦当劳标识的作品,来讽刺现代资本主义荒谬形象。

查普曼兄弟十分着迷于人体的变形与拆解,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来引发人们对恐怖和道德边缘的思考。

四、肉体艺术打造出来的产物,到底是艺术还是怪物?

我们回到奥兰的肉体艺术里,把奥兰的艺术项目称之为“怪物”,一点也不为过。

1、从怪物形象创作角度出发在大众的想象里,怪物就是一种混沌的形象。包括前文提到的怪物民族、巨人、会讲话的怪物以及畸形秀生物等。

将不同形象进行怪异的整合,便是创造怪物形象的常用方式。

正如《艺术中的地理探索与梦幻之旅》里所说的:怪物就像超现实主义的“精致尸体”,其创作方式就是把一张纸折起来,每个人分别画一部分形象(头、肢体和腿),每一个部分都是随意而独立的。

从怪物形象看,包括具有传教意义的怪物形象还是现在越来越多元化的怪物形象,其身体特征也是随意而独立的,时而拼凑,时而融合。

从这个角度来看,奥兰对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的改造,也是独立的。

她的脸来自各个艺术形象,包括维纳斯、戴安娜、欧罗巴、普赛克和蒙娜丽莎的身体特征。

与其他怪物不同的是,艺术家们是在画作、雕塑上创作,而奥兰是在自己的身体进行创作。

2、从怪物蕴含的意义角度出发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怪物是投射在人和上帝类似的完美神话的一个阴影。

也就是说,传统的怪物是具有神话寓意的。

奥兰对于自己脸部的改造,同样是有神话寓意的元素。她的艺术项目,也称为“圣奥兰的转世”。

奥兰说:“我选择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所代表的美丽,而是因为与它们相关的那些故事。戴安娜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她拒绝服从众神或男人,她是充满活力的,甚至是咄咄逼人的......”

她之所以选择这些形象,不是因为她们的美丽,而是因为她们的神话寓意。

从现当代的怪物寓意出发,它探讨的是人体、人性与道德(如查普曼兄弟的作品)。

同样,奥兰的艺术项目着重于探讨女性的身体,她对肉体进行改造,更是为了把身体放在科学进步而开辟出来的空间里,把身体与科学技术进行融合,在人体、人性与道德的探索过程中,融入了对科学的探讨。

3、奥兰的改造项目,是“怪物”,同样是艺术奥兰的肉体艺术,属于新型的艺术创作,需要通过当时的技术实现。

以往艺术家们只能在纸张或者石头等材料上进行创作,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既能用电脑进行合成、创作,还能通过整形手术在人体上进行创作。

但奥兰的肉体艺术被社会和媒体视为丑闻,因为它违背了固有的艺术创作的手法与观念。

奥兰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公开辩论的产物,为的是让女性们把内部自我与外在自我联系起来。

痛苦并不是一种救赎手段,整形也不是为了获得净化。

奥兰所有的这些肉体艺术行为,是为了引起人们(尤其是女性)对外在容貌与内在自我、道德伦理与身体变形之间的思考。

——END——

参考资料:《艺术中的地理探索与梦幻之旅》,FrancescaPellegrino《奥兰(Orlan)的肉体艺术》,EdwardM.Gómez《怪胎之母》,莫泊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