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姜莹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钤印是完成一件书法作品的必备程序,如果不算装裱过程,它是创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印章本是一种凭记,在书法作品上钤印,宋元以后开始,在明清之际,完全作为书法作品的一道正式程序。印章不仅是凭记,也成为整幅作品形式安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书法作品上用印,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姓名字号章,二是闲章。钤印书法姓名字号章一般钤于名款的下面或左侧,既不失凭记作用,又有结尾效果。印章钤盖视作品位置、空白大小而定,若只用一方印,则朱文白文皆可;若用两方,则应一阴一阳。印面大小以略小于名款为佳。钤盖时,切忌印文与相邻的文字并列,应使其错落为好。闲章的使用较为广泛,它可以起到协调与补救章法的作用。根据幅式的不同,使用情况亦较复杂。闲章可作引首,钤于作品右上角;可作扶腰,钤于右侧中部;可作压角,钤于作品右下角。一般钤于此三位置,中堂、条幅、对联、斗方都可酌情使用,而横幅、手卷、扇面往往不用扶腰和压角,只用引首。姓名字号章为什么用于这三个位置呢?答案即在“引”、“扶”、“压”三字,其调整形式的作用,正是“引”、“扶”、“压”。在横幅、手卷、扇面、册页的行间适当位置,也可以钤盖闲章,它能使行间关系结合得更为紧密。同时,它们和前面的引首章、后面的姓名章构成前后呼应,从而加强作品的整体感。不论是闲章还是名章,其风格都应尽可能与书风、字体相协调,形制(大小、形状)也应和书作相称。如果更讲究一点,甚至包括印尼的颜色亦应与印风、书风、装裱式样相呼应。书法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名作,经由历代鉴赏家收藏,被钤上了不少鉴赏秘藏印,非为作品创作者所盖。但这些印章与原作一起,构成了一个实际的“存在”,影响人们的观感。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有些作品因为有了这些印章而增加了审美内涵。书风因此,书法创作者试图加强印章在幅面形式安排中的地位,不仅把印章当作凭记或补救协调之用,而且将其作为独立构成之因素参与到章法布局中来。依照一定的规律或幅面空间需要而钤盖的印章,彼此可以形成极富意味的联系,且又与印文、款字融为一体,作品的形式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但如果不懂的形式美感,一味地泛滥钤盖,则会适得其反。小编和大家谈谈书法作品的形式处理吧,严格意义上说,书法作品的形式处理不能算作书法创作,一幅作品盖.上印即告完成,至于后期处理,那是装裱师的事。随着“展览文化”的兴起,书法作品的形式美和展览效果越来越位书法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