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书桌看看皇帝的御纸有什么特殊

御笔写经用纸多为清宫特制,做工精良。较为常见的有开化纸、云龙纹蜡笺、梅花玉版蜡笺和藏经纸、磁青笺、黑漆蜡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册页开化纸洁白棉韧,质地细腻,无簾纹,并有白玉般温润醒目之感,为清内府书籍所特有。云龙纹蜡笺和梅花玉版笺大部分是由苏州官家作坊或宫内造办处纸工制造,为皇宫御用,民间流传极少,也称为「库腊笺」。藏经纸又有一般藏经纸和「金粟山藏经纸」、「乾隆年仿金粟山藏经纸」等。磁青笺和黑漆蜡笺多用泥金书写。所谓「磁青纸」,是用靛蓝染色而成。仿金粟山藏经纸文献记录显示,这种纸诞生于明代宣德年间,在当时就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据记载,这种纸在明代是专供内府的御用纸,后传入民间。由于磁青纸是深蓝色纸张,因此最适用于书写经文。据明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一张磁青纸值一钱银子。黑漆蜡笺用于泥金书写效果尤佳,黑漆蜡笺亦称羊脑笺,明宣德间始造。磁青纸用羊脑和顶烟墨窨藏,经一定时间取出涂于磁青纸上,砑光成笺,墨如漆,明如镜,用泥金书写,历久不坏,虫不能蚀。对此清沈初《西清笔记》中有记载。皇帝御笔和臣工写经也曾使用前代旧纸,如明宣德笺。泥金在唐代就有记载,其工艺是把黄金打成金箔,然后和胶成泥状,作为书写材料。《妙法莲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作为写经的载体,除上述纸张外,还使用两种特殊的材质——菩提叶和玉版。清宫的菩提叶是杨廷璋在两总督任上进呈给乾隆皇帝的。据其卷末跋文可知,书写经文所用的菩提叶是取自广州城西北一里光孝寺内千年菩提古树之上,经过浸制而成,叶脉清晰可见、薄如蝉翼,拼接托裱成笺,为世所罕见。清代宫廷中有两部菩提叶写经,一是乾隆三十二年杨廷璋进呈的《心经》菩提叶写本,二是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帝御笔《心经》菩提叶写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册页玉版写经所用之玉是产自新疆的和田玉,选择质地相同的玉石,制成薄厚、尺寸划一的玉版,在玉版上书写经文,由玉工精刻填金,装裱成册。为了收藏的方便和美观,清宫写经都配制了精致考究的函套、书匣和书盒等保护性物品,深奥的佛典,与富丽的装潢和书法的意趣融合为一体,使每一部写经都成为美妙绝伦的文化艺术珍品。清乾隆白衣大悲五印心陀螺尼经一卷清代皇帝的写经字字不苟。康熙、雍正、乾隆乃至嘉庆等皇帝,都有很深的书法造诣,康熙帝喜欢欧、赵书体,楷书有欧体之风,行书则有赵体遗意;乾隆帝偏好王羲之、董其昌,其法书作品中常见欧体书法的苍劲和董体书法的圆润。一些经卷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手绘佛像,不仅有皇帝本身亲绘的,还有一些绘画功底深厚的大臣所绘的,笔法细腻,线条流畅。清乾隆白衣大悲五印心陀螺尼经一卷有时一部经书由君臣二人合作完成,乾隆皇帝手绘佛像,其亲信大臣书写经文,可谓珠联璧合。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书法艺术价值在清代已被重视。乾隆皇帝于乾隆八年曾下令梁诗正、张若霭等编修《秘殿珠林》,将内府所藏前代及当代品质上乘、法书精良的写经作品收录于其中,而乾隆后期所编的《秘殿珠林续编》及嘉庆年间所编的《秘殿珠林三编》更是将上乘的写经作品收录殆尽,这些经卷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特殊的艺术、历史及社会价值也将得以昭示,并对清宫历史文化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文章节选自《紫禁城》年9月刊《御笔写经》原文作者:张广生,鲁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