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宝藏剪纸艺术家季玉兰唤醒沉睡千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9月27日电右手一把剪刀,左手一张红纸,不到五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葡萄娃娃便跃然纸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非遗传承人季玉兰已经做了四十多年。她一身白色丝绸长裙,耳朵上戴着葡萄剪纸,在位于葡萄沟景区的非遗工作室中兴致勃勃地给来往游客演示剪纸过程。

剪纸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手工艺术,已经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就有56项之多。而目前世界上已发掘的年代最久远的剪纸实物,正是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的五幅团花,创作于北朝时期,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每每谈及此,季玉兰都觉得特别骄傲。现在,五幅团花经过她的复刻,也重新“活”了过来。

季玉兰在吐鲁番葡萄沟非遗集市展厅向游客们介绍自己的巨幅剪纸作品《楼兰之韵》(高雅曼摄)

季玉兰正在展厅中创作剪纸作品(高雅曼摄)

季玉兰剪纸作品《楼兰姑娘》(受访者供图)

季玉兰从小和奶奶一起住在吐鲁番鄯善县农村。奶奶很喜欢剪纸,造型各异的剪纸透过土炕上的烛光印在墙壁上,一下子就吸引了还是个小娃娃的季玉兰,那场景她“到现在也忘不了”。

7岁时,季玉兰正式开始和奶奶学习剪纸。她笑着回忆,初学时自己剪的奇形怪状,但奶奶从来没有停止鼓励她,陪着她从最简单的技巧练起,这给了季玉兰无限信心和动力。就这样,季玉兰越学越喜欢,越剪越娴熟,对剪纸的爱在她心里扎了根。

爱剪纸的她有个多年养成的习惯,剪刀不离身。“只要有空余时间,随时随地就能把剪刀拿出来剪东西”。一说到自己的“宝贝”,季玉兰就忍不住笑起来。退休前,她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献给了剪纸。“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剪纸。”

季玉兰手下的剪纸作品特色鲜明,生动有趣。从葡萄娃娃,到楼兰姑娘,再到花鸟鱼虫,剪纸的主题丰富,但大都离不开生她养她的土地,离不开吐鲁番人民的日常生活经验。

“我为我从小生长的这片土地而感动。”对季玉兰来说,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感悟有多深,创作的欲望就有多强烈。作为吐鲁番有名的“宝藏”艺术家,她一步步打磨出吐鲁番剪纸独一无二的风格。

年底,季玉兰在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作室。为了支持当地非物质文化技艺发展,园区为像季玉兰这样的手工艺传承人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也开通了区间车供他们往返工作室和家中。

除了季玉兰,彩鞠、柳编、木板烙画等23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都在葡萄沟景区非遗集市拥有了自己的小展厅。除了吐鲁番木卡姆、印花布织染、桑皮纸等8项吐鲁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还计划在今年“争取将自治区级、市级的其余非遗技艺全部引进,把集市二层做成一个小巴扎”。说到这里,新疆文旅集团吐鲁番板块副总经理张明明信心十足。

四十多年来,季玉兰创作了原创剪纸作品大大小小近千副。书柜、卧室、床底,她家中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剪纸。

年疫情期间,季玉兰创作的抗疫剪纸作品《逆行天使》(受访者供图)

季玉兰创作的抗疫系列剪纸作品《共同抗疫》、《疫情防控常识》(受访者供图)

众多作品中,季玉兰独独偏爱其中一副青花瓷色、描绘楼兰姑娘的作品。

“楼兰姑娘在我心中就像三月的春风一样。”迎风飘舞的葡萄叶子衬托着正中心的楼兰姑娘,姑娘的头巾则是在吐鲁番随处可见的葡萄晾房。她双手将一个石榴捧在胸口处,象征着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仔细看,剪纸作品下方还有不少骆驼,这是对吐鲁番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重现。

“姑娘的眼睛闭上了,但家乡葡萄的甜美在她心里”,这位剪纸艺术家如此诠释自己的创作。

她认为,一个完整的剪纸作品需要有其语言符号、地域特征和主题思想。她的每个剪纸作品、每个剪纸符号“都有故事”。

锯齿纹是季玉兰在剪纸中常使用的元素之一。锯齿纹形状像火,在她看来,以此代表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再合适不过。在季玉兰的剪纸作品里,像这样有其独特内涵的元素还有几十种。

除了极具当地特色的内容,季玉兰的剪纸也不乏对时代的关照。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了方便穿戴厚重的防护服,不少参与一线防控工作的女性医护人员减掉了长发,这让她很是感慨。“我觉得一个女孩子留长发是很美的,让她剪去长发需要很大的勇气。”她专门花时间创作了一幅名为《逆行天使》的剪纸作品,还为各行各业的抗疫工作者制作了剪纸版头像,把抗疫工作者们的形象留在了剪纸上。

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些抗疫系列剪纸作品在葡萄沟非遗集市举办的主题活动上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也在当地一时成为“网红”作品。

年起,季玉兰开始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剪纸文化的传承教育。除了定期到社区、养老院、部队等地授课,她还会时常前往吐鲁番和周边市县的乡村调研采风,了解当地的剪纸风俗。一边对外传授技艺,一边吸收民间精华,她希望“让剪纸文化从民间中来,再回到民间中去。”

季玉兰已经有了12个小徒弟。年龄最大的23岁,刚刚毕业;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是季玉兰的小孙子。“大家都是对剪纸特别感兴趣,自己主动找到我要跟我学。”她每天都会问学生有没有练习,也经常鼓励孩子们“开脑洞”,按年轻人的思维创作更多有趣的剪纸作品。

13岁的肖文轩从三四岁起就开始和季玉兰学习剪纸,还是个初中生的她俨然已是师门里资历最老的一个。“我也要做小传承人!”肖文轩不止一次对老师说。回忆起这些话,季玉兰又忍不住笑起来。说到这项技艺的传承发展,她相当乐观,“年轻的孩子们已经都有了文化传承的意识。”

即使到现在,季玉兰也每天都坚持剪纸,还学会了在抖音上分享剪纸作品。“择一事,爱一生”,她很喜欢这句话,也一直在践行。

廖一繁、高雅曼、李一凡、邢祖仪对此文有贡献。

季玉兰创作的抗疫系列剪纸作品《共同抗疫》、《疫情防控常识》(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