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艺术及书法器具新湖南

北京皮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独特而又奇妙的艺术,其表现形式是独一无二的,表现的是汉字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字符号,使用独特的书写工具和器材以及独特的制作方式。书法艺术还可以表现先民的生活形态和民族历史文化。除了具有表达性、意象性等审美特点之外,还有很多玄妙之处,王羲之《笔阵图》云:“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自非通人君子,不可得而述之”。书法艺术的玄妙性恰恰增强了书法的艺术魅力,其艺术特性无与伦比。故此,中国书法艺术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对中国书法艺术及书法器具的由来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认识。

一、远古书法之说

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又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中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就是“目前所有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那么年之前,古人类又是怎样用刻划符号来记事的?据《易经·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即意为上古没有文字,就采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治理天下。《说文解字》、《说文序》云:“庖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到轩辕黄帝期间,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让文字从结绳记事发展演变成甲骨文,有着书法艺术之里程碑式的意义。

公元前年左右在殷商代青铜礼器上,有正面的象征性的祭礼铭文。其文字先以木笔或毛笔书写,刻画在陶范上,最后铸成铜器。书体风格分“方笔”、“圆笔”两种。“方笔”展示字体横、直、方、圆等整齐匀称的图案,这种几何性的图形风格可以象征墓主的身份和权力;“圆笔”更能体现书法家以“中锋”一气呵成的天然笔势。从笔写到刀刻,书艺和刻工相辅相成,以及最后的成品,能在笔划的精确性和写刻的自由度方面获得完美的平衡。

河南安阳5号墓出土的大方鼎内壁上,有“后母辛”三个优美文字,表现“图识”对象和意涵,三字遒劲的轮廓,连同其铜质的平面背景,通过在三维空间中圆浑笔触的有力运动,创造了一种有机形式的“图像”结构。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由于各时代的物质条件、文明条件不同,书写的条件也在改变,使得文字形象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遗迹:有在龟甲兽骨上出现的“甲骨文”,有在青铜器上出现的“钟鼎文”(也叫金文),有在缣帛和竹简木牍上出现的“简牍帛书”。

秦时(公元前年—前年)通行的官方正体叫“小篆”;汉时(公元前年—公元年)则大盛“隶书”;汉代和其后陆续出现的“章草”、“今草”、“行书”、“今楷”,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汉字字体“篆、隶、楷、行、草”五大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体书法”。凡秦以前的正体都称之为“篆”,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

二、近代书法的发展

1、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是汉字的古代体之一,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广义来说,甲骨文和金文都属于大篆。在周朝,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后,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其代表作有《大孟鼎》、《石鼓文》、《秦公簋》、《毛公鼎》、《散氏盘》等。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实际上小篆就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虽然小篆已经有0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艺术场合中,尤其是出现在艺术设计和书画作品之中,其代表作有李斯的《峄山碑》(现存于西安碑林)、《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2、隶书

秦代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秦始皇为了保证政治集权,“统一文字”就是必要的措施之一,所以小篆(还有隶书)就成为了官方推行的文字。秦时的篆书被汉代所传承,并发展出新的风格。而隶书在汉代就更加流行了,并在西汉(公元前年—公元25年)早期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字,至东汉(公元25年—年)更进而取代了小篆的官方正体地位,全面运用于各种场合。尤其具有艺术创造性的是东汉的铭石书法,成为了隶书的典范。隶书按时代划分可分为秦隶、汉隶和魏隶三种。秦隶(也叫古隶)。从相关考古资料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牍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就是隶书的萌芽。秦朝初创的隶书,结构和用笔都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波磔也不明显,可认为只是篆书的潦草写法。因此,秦隶在当时不用于官方较为正式、庄重的场合。其代表作有《五凤二年刻石》(西汉,公元前56年)、《老子甲本》(西汉帛书)、《老子乙本》(西汉帛书)汉隶(也叫今隶)。

东汉是隶书高度成熟的时期,书法史上称的汉隶就是指这一个时期的隶书作品,尤其是石刻隶书作品。东汉时期的隶书之所以能达代鼎盛局面原因有二,一是与当时造纸工艺的改进有关,有了很好的书写纸张,加之在艺术技巧上得到更多、更好的锤炼,故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二是与东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晚期)盛行刻石立碑之风尚有关。东汉曾一度盛行门生故吏聚钱选石为故主书丹刻石的风气,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墓碑和功德碑。有歌功颂德者,祭祀迷信者,也有记述生平者,可谓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名臻其妙。其代表作有《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孔庙碑》、《礼器碑》、《张迁碑》等等。魏隶。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掺杂有楷书笔法,此时隶书已向楷书转变,作为实用书体,隶书就从这个时候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唐朝历史不乏徐浩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之雄风。直到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金农、邓石如、何绍基等书家别有建树。其代表作有金农的《度量如海帖》、《王基残碑》(三国魏,约年)等。

3、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步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现代,长盛不衰。实际上魏国时期的隶书,就带有楷书笔意或行书笔意,也就是说楷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钟繇(公元—年)就是这个时期杰出的书法家,其代表作有《贺捷表》(三国魏钟繇小楷公元年)、《宣示表》(三国魏、钟繇、小楷公元年)。到东晋时期出现了王羲之(公元—年)、王献之(公元—年、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有“书圣”之称,早期跟卫夫人学书,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盛传今世。王羲之与王献之在书法史上并称为“二王”。王羲之善隶、草、楷、行诸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彻底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元代的赵孟,明代的董其昌、文徵明等,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个个心悦诚服。王羲之的楷书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二王之后,陆续出现了很多的楷书大家,如唐代、元代举世闻名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元代),这四大家流传的楷书作品就多了,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赵孟的《玄妙观音重修三门记》等等。

4、行书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过来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该书体弥补了楷书书写过程太慢和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书断》(张怀瓘)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故谓‘行书’”。由此可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清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乃相间行,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演变出(章)草书一样。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汉末时期,行书还没有普遍应用,到东晋王羲之的出现,才盛行行书。在王羲之手中,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风格,成为了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书体派系。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视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创作的《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等等,这类行书典范不胜枚举。

5、草书

草书,从广义上讲,不论年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从狭义上来讲,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汉代的草书称作为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今草可分为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显得优美。正如李志敏所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之妙境。”草书是盛中唐书法中最为炫人眼目的字体之一,其成就在唐代即已经深得一致的公认。其中最著名的有贺知章、张旭和怀素诸人先后称雄于世。盛中唐时代的草书艺术,是唐代乃至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葩,以张旭为代表,极大发挥了中国书法的动感艺术特征,创造了一种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风格。它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形象与精神,同盛唐时代的整体社会面貌与社会心里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后来的艺术史家的心目中,往往被视作时代精神的一种浓缩。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近。为了书写方便,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体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体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即章草。今草,起源于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公元年—年)两种说法。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书写的同时,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綖纠结”、“机微要妙,临时从宣”的描写,可见汉末的草书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说今草起源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又称为大草,创始于唐代,唐人张旭是狂草的开山祖,故有“草圣”之称。狂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可见上述草书大家的艺术地位何等高不可攀。草书代表作有很多,如:张旭的《千字文断碑》、怀素的《自述帖》、孙过庭的《书谱》、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中秋贴》等等。

三、书法器具的历史

简单地说“文房四宝”就是书法器具中笔、墨、纸、砚的代称。书法器具用梁启超先生的话说“有相当的纸墨笔就可以”,文字、书法的使用工具和载体经过了漫长复杂的发展变化,最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笔、墨和宣纸这一经济、实用、便捷的书法艺术工具组合。我们知道文字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一开始原始时期人们刻画在山洞顶上,或者说描写在陶器上,涂抹在人身体上的花纹,到最后对于世间万物的描摹以及有意识的用一些文字来代替日常的事物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慢慢地,文字和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这样,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石就建立起来了。可以说,文字以及语言的发展是促进一个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尺度,一个语言和文字所包含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明所能达到的历史深度和历史厚度。有了文字,务必要书写,书写起来就必须要有实用的工具。于是人们务必在“笔墨纸砚”上进行研究和探讨。笔,有软笔、硬笔两种。软笔有毛笔、普通贮水软笔;硬笔有钢笔、圆珠笔、铅笔等。毛笔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字书写的效率,也为人们改革文字、促进文字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它标志着软笔书法开始进入了历史舞台。以前用刀刻在竹简上,或者说刻在一些其他的兽骨陶器和青铜器上的历史已经过去了。

毛笔的特性是“软”,从其弹性强弱可以分为软毫、硬毫和兼毫;从锋颖长短看,可以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这些不同的变化使毛笔具有硬笔无可比拟的表现丰富性。由于毛笔性“软”,所以书写时动作的藏露、提按、顿挫,笔画的轻重、粗细、方圆、枯实、飞白、块面、意象等由此得以产生,故此,蔡邕《九势》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惟其软,方可“变态于毫端、含情调于纸上”,产生了很多不确定的奇特效果。

钢笔,是人们最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发明人为犀飞利,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钢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为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尖书写,写时轻重有别,为西方流行的书写工具。大部分钢笔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药水的水瓶或是吸管来填充墨水。蓄水钢笔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追朔到10世纪,这种最早的蓄水钢笔一直使用到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年,英国人狄克奥休又设计出了把墨水贮入笔杆的新型自来水笔,同年美国人沃特曼也发明了类似的钢笔。钢笔因携带和使用方便,大受世人喜爱,于是就产生了中国硬笔书法,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毛笔书法曾一度衰落,钢笔就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书写工具。

铅笔和圆珠笔。铅笔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约瑟夫·哈特穆特于年发明的,同年他在维也纳创办了自己的铅笔厂,直到今天,这家铅笔厂还在生产铅笔。圆珠笔是年匈牙利的拉兹罗·约瑟夫·比克独立设计和发明的。近代诞生的钢笔、圆珠笔记录了时代的强音,也是现代化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之一。

墨。中国考古发掘出来公元前14世纪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迹,还从湖北云梦县发掘出来战国时代的墨块。《庄子》中有“舔笔和墨”句,充分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使用毛笔和墨水了。许慎《说文解字》云:“墨,书墨也。从‘土’从‘黑’,墨亦声。”墨依附于笔,是往纸上着色、显现字形字迹的材料,不明思义,墨为黑色。墨按原材料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和炭黑墨三类。中国古代墨锭具有质坚如玉、色泽黑润、落纸如漆、经久不褪并香味浓郁等特点。书画用墨有两类,松烟墨和油烟墨。晋代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其墨取店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书法用墨不像绘画那样分“焦、浓、重、淡、清”,但也有浓淡、枯湿、燥润和毛笔摄墨含水多少等的不同。在实际运用中,一幅好的作品不能使用单一的墨色,应该要考虑水墨对比和变化,使书写“无色而五色具”、如浓墨可以写出枯笔、飞白之效果,产生苍劲、老辣之意趣。墨中含水多,可使书写酣畅流利,使作品具有润泽之感,表现出痛快淋漓之韵味。所以古人强调“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色枯笔,飞白现象在行、草书作品之中尤为突显。

纸。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就是造纸术,所以中国宣纸更能代表中华文明的传承,宣纸作为中国山水画、中国书法的必需载体,更代表了中国独特风格的文化和艺术。中国宣纸的制作工艺代表的是大国工匠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传,在汉代蔡伦的弟子孔丹为师傅画一张画像好纪念他老人家,开始使用的纸泡水易烂,于是他精心研制出一种泡水后不烂之纸,即宣纸。中国书法所用的纸主要是宣纸,宣纸的品类很多,不同的宣纸能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宣纸的分类:按纸面洇墨程度可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等。按原料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按规格分类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多种大小宣纸。按厚薄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等。

砚。砚是研磨颜料(主要为墨)的工具。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具与调色器具演变而来。中国发现最早的砚石有两方,一是发现于陕西省宝鸡市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首岭遗址,石砚长17.8厘米、宽14厘米,椭圆形,有大小两个凹槽,距今约余年;另一方是发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姜寨遗址,石砚长8厘米、宽6.4厘米,平面略呈方形,一角略残,砚面及砚底平整光滑,面有直径7.1厘米,深2厘米的圆形臼窝。砚盖为石质,呈扁平梯形。殷商时代,毛笔已较精良,因此与之相配的砚也比较进步了。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砚的记载,《文房四谱》上说“鲁国孔子庙中有石砚一枚,制甚古朴,盖夫子平生时物也。”《述异记》上记载春秋时越大夫范蠡有砚。汉代时期砚出土的就更多了,而且做工非常精美。如年在河南省南乐县出土一方三足圆石砚,砚盖雕刻非常精美,浮雕六条相互攀缠的飞龙,阴刻龙鳞,四周刻印翻卷水浪。飞龙六首攒聚,共戏宝珠,巧妙组成盖纽,此乃汉砚杰作。类似这种砚类文物不胜枚举。

此文原载于《书法导报》(年11月11日)

作者简介:林立东,湖南武冈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冈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责编:邓正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