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葬礼用的纸扎,荣登巴黎艺术展600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荀子·礼论》

古人强烈相信人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而为了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延续在世的生活。他们通常“事死如事生”,因而在修建陵墓的时候,会将地下建筑仿照世间修建。且随葬品是将在世时所用的最好物件儿。

而这种观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公元前年才开始修建的秦始皇陵。秦始皇不仅修建了大量的秦兵马俑陪他入葬,还用大量的水银等物浇灌陵墓。营造出山川湖海的式样,代表着秦始皇在死后依旧可以一统江山。

秦始皇之后的其他帝王陵墓虽说没有始皇陵如此大气,但是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这观念不仅仅是上层社会,百姓们也有相关的念头在。他们甚至想自己在阴间可以生活得更好,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帝王将相那般的财力去准备这些。

于是这时候,纸扎就出现了。一般是生者为了悼念逝者,将在世之人所拥有的东西。以纸扎的形式烧给死者,并相信这些东西都可以被阴间之人收到。主要是阳间人对于阴间之人的悼念,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在古代,纸的价格并不便宜,更不用说算上匠人的手工费。但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实惠的东西了。而纸扎的种类一般就是以下四个类型:一就是神像,这个类型大多是在死者入葬之时所焚烧的大件儿。

二就是一些人像,烧一些童男童女,侍女奴仆,戏曲人物之类的。以供阴间之人使唤,玩乐。三就是建筑房屋之类的,什么小楼,牌坊,车架之类的东西。四就是一些明器,也称冥器。就是一些吃的喝的穿的用地,还有贡品啊瑞兽之类的。

而一个好的纸扎匠人,是可以将阳间的物件按比例还原的,十分逼真。而阳世之人能够将这些物件全部烧过去,就相信自己阴间的亲人先祖在阴间不会受苦了。说实话就是一种满足在世之人心力安慰的物件儿。

但不管怎样,这毕竟是与阴间带着点儿联系。于是在民间,纸扎店之类的都带着点儿避讳。而纸扎店,丧仪店等也会自个儿避着点人群。一般都开在较为偏远,荒芜的地方。除开清明,忌日这种需要祭祀的时候,其他时间大伙儿都对此避之不及。

但是在今年的6月份,也就是年6月。法国巴黎的这个艺术之都,开办了一个名为“极乐天堂”的艺术展。还在“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啥说这个呢?因为中国纸扎在这其中占据了很大一片席位。

来自中国的纸扎匠人们用他们超高的技艺打造出来超高的仿真艺术品,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戏曲人物,繁复又华丽。现代的爱马仕皮包,时尚衣物以及电视机,沙发,席梦思床等等物件。应有尽有,又极为精细。

当观看展览的人们得知,这些精美的纸扎艺术品最后的归宿都是烧掉之后,纷纷都露出了可惜的神情。但是另一方面,天生骨子里透着浪漫的巴黎人士又纷纷表示中国人实在是太浪漫了,即使是人已经去世,还会为其准备如此美丽的东西。

实际上在中国逐渐现代化的今天,纸扎这一门艺术已经快要被年轻人所遗忘了。快到了失传的地步,原因不过就那两个。一个是因为忌讳,长辈们都忌于谈论,年轻人自是不清楚。二便是匠人的减少,敝扫自珍。

但纸扎是中国丧葬礼仪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民俗,是一种民间艺术。其是中国千百年以来生者对于逝者的一种思想寄托,绝不应该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大家是怎样认为的呢?

中国自古就有“八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丧俗中的纸扎就是一种民俗。而《图解民俗大全(美绘版)》全景式地展现了它的形成、延展与传承的演进过程。

从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蕴含,给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现原价的书籍,现价仅需75元。十分难得,千万不要错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