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毫米宽的小纸条能做什么?在泰然的手中它可以变身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演绎中国的传统纹样甚至汉字、可以造出“繁花梦境”……泰然,80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学习美术设计的她毕业后在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时,接触到衍纸艺术,色彩丰富、造型多变、宽泛的表达形式让泰然对这门艺术喜欢到“一发不可收拾”,通过自学以及同圈子里的衍纸爱好者交流,她研究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制作方法,不仅简单易学也利于传授他人,现在的她已成为一名专业的衍纸手艺人,并有了自己的纸艺工作室。
据泰然介绍,衍纸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在十六到十七世纪,是流行于英国贵族间的一种手工艺术。后因贵族的没落,这门手艺也就逐渐落寞了。直到两千年以后,这门艺术在欧洲复兴,年后由我国的纸艺艺术家朱立群老先生传入国内,取名“衍纸”,寓意衍生万物。而今,这项曾经作为贵族们消遣娱乐的指尖“活动”,正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些自闭症患者通过学习衍纸不仅平复了情绪,还学会了一门谋生的技艺。”泰然介绍说。
五彩斑斓的纸条,一支笔,一瓶胶,做成基础卷后再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就可以表现二维甚至三维的场景。这门纸艺中的边沿艺术,对泰然而言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艺术形式:“衍纸这门艺术入门容易,一般六岁以上的孩子几分钟就能学会一种基础的卷法,并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但是如果想做出比较好的作品就要加入自己的创意以及对美的理解了。”
虽然从事衍纸制作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泰然自已研发的作品也有几百副,创作灵感有的来自中国的传统纹样,有的则来自生活中的所见。当问及衍纸带给自己的经济效益时,她笑着说:“目前卖得多的都是小挂件、摆件之类的作品,一般客人看好的成品比较贵的,我都推荐大家买材料包回家自己做,一方面材料包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希望大家在亲自动手做的过程中喜欢上衍纸。另外,像一些比较大幅的、花精力完成的作品我确实是舍不得卖,我想将来举办一场自己的衍纸作品展,让更多人了解衍纸。”
小小的纸条看似微不足道,却以柔韧性与线条感,堆叠出一个个奇思妙想的世界。酱紫看山东第二十期,让我们走进明府城,走进衍纸手艺人泰然,带你认识小纸条里的繁“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