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假期不白过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0/5777832.html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向玉婷记者郭婧
敬惜字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良好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敬惜字纸”的当代理念?纸材料又如何突破传统而重生?
7月30日,天一阁博物院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王雷做客天一阁书院·国学堂,为听众们带来讲座《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赏析》,以当代纸质艺术为切入,讲述纸质材料在当代的解构与重生。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中国是纸的发源地,古人对纸是非常珍惜的,每一张纸片、每一个文字都代表着一种思想。天一阁里珍藏了许多珍贵的古籍,也是敬惜字纸的一种体现。”讲座伊始,王雷首先向听众介绍纸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意义,并从当下性、思想性、艺术性、智慧性和发展性五个方面讲述了当代观念性纸艺术的特点。
“以纸为材料的艺术创作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一路走来,从未间断,从古老的剪纸、撕纸到当下缤纷的纸艺术现象,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王雷通过列举国内和国外的纸艺术作品,传达了纸艺术在当代艺术形态中重要地位。
“纸作为艺术材料具备两种属性,即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怎么做是技术对材料物理属性的解构,做什么是形式对材料社会属性的借用。”王雷指出纸是承载信息的,准确地选择材料的属性才是准确地表达作品观念的前提。他认为当作品中观念、材料、技术、形式等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最契合的那个点时,作品的理念才会表达的更加准确。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纸如何突破传统而重生?王雷以手纸、书纸、报纸、宣纸四种艺术创作材料为例,向听众介绍了纸质材料如何经过细致而繁复的手工编织,转换成巧夺天工的装置作品,从而形成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讲座中,王雷引用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的评价,“他是把物和信息联系在一起的,与其说他是用报纸做媒介还不如说他是用信息做媒介。”
讲座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传统‘敬惜字纸’捡拾者”的观念性艺术创作之路,希望能为传承中华文明、推广纸质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