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播报君要介绍的这3所美美的学校,具有超凡气质哦~
校园处处弥漫在艺术的海洋里、在非遗的世界里点亮传统之美、沉浸在花的斑斓中,每朵“花”精彩绽放……这里的孩子们,也跟着“美”出了别样气质!
一起“动”起来,一起“美”起来!快跟着播报君的步伐,走进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京市西城区椿树馆小学、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小学,体验那里的美育特色~
开启美育之旅!
将艺术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走进这里就像进入艺术的海洋~是哒,这所学校将艺术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在开启孩子美育之旅上,动足了心思呢。
一层大厅艺术之星绽放风采;荣誉展厅,承载艺术教育成果;金帆长廊,记录金帆成长足迹。美术展览阵地,长期展览学生的美术成果;悦梦工厂、说文讲坛、走进诗韵是孩子们艺术表演的阵地……
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还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新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办多种形式的演出、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展示舞台。
一起看看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哦~
孩子们自信的表演,有没有惊艳到你呢~
再来段视频,看看同学们精湛的现场表演!
06:46学校行进管乐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行进管乐大赛。世界管乐大赛创办于年,每四年举行一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公认最具规模的管乐盛会之一,被誉为管乐界的奥林匹克。
特色推介
艺术社团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团建设中,学校明确社团不仅是为了比赛、拿奖,而应成为学校艺术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按照“三维”目标建设社团,改变了过去社团只注重孩子的技能,忽略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情况。
通过课程建设,学校明确了在社团建设过程当中,每个月应该解决什么?排练什么?自主管理什么?学校每年从各个艺术社团中评选艺术之星,通过对艺术之星的宣传,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向家长、社会展示孩子的美、孩子的素养以及孩子的审美情操。
学校始终坚持: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身心、品行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滋养中,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出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将来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在哪里生活,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将陪伴孩子们的一生。
愿这群热爱艺术的小精灵们,成长地越发茁壮哦~
13位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
非遗活动让学子美起来
北京市西城区椿树馆小学
画兔爷、剪福字、捏泥人、做草编,画团扇......北京市西城区椿树馆小学的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和国家级、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每次非遗课程都是他们翘首期盼的艺术实践的快乐时光~
在近年来学校开展的非遗大讲堂、非遗小课堂、非遗社团、非遗嘉年华、非遗表演进校园、非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体验中,孩子们从实践到传承,从弘扬到热爱,一批批非遗小小传承人在校园中成长绽放,非遗活动让椿小学子美起来。
再来段视频,°感受非遗的魅力~
02:04学校将西城区13位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一堂堂精彩的非遗课程。口技、彩蛋、篆刻、灯彩、毛猴、鬃人、脸谱、彩砂技艺、宫廷补绣等多个非遗课程让孩子们着实爱上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学校还组建了“剪纸”、“面塑“、“泥塑”、“团扇”、“兔爷彩绘”、“中药”丰富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非遗类社团。全员参与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并开展非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断挖掘区域资源,开设多元课程,拓宽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将原来单纯的非遗技艺学习,发展为常态化的、独具特色的系列课程和文化活动。
这样的课程新鲜又有趣,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
特色推介
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都会为孩子们搭建“非遗小传人”展示的舞台。“绘团扇品非遗领略传统文化”“识百草赞中药爱上传统文化”“剪纸中的十二生肖”“非遗文化中的——面人儿艺术”“泥塑中的奇思妙想”5个非遗社团中小传人们在非遗嘉年华上开启了非遗社团大讲堂,在幼小衔接活动中给铁路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特色宣讲,他们的精彩展示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为这些非遗小传人竖起大拇指,拍手称赞。
学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参观及动手实践操作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脸谱、篆刻、毛猴、风筝、中国结、团扇、剪纸、泥塑、面人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制作的优秀学生作品选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传承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学校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教育功能,面向全体,开展有层次多元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通过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激发了每一个小学生的中国自信和文化自信,学校学生在非遗活动中美起来~
他们各个都是小园艺师!
这里汇聚成花的世界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小学
每年一度的花卉节上,孩子们学习插花艺术、多肉微景观艺术、掐丝珐琅、创意服装花艺、压花艺术、手腕花艺术、扦插花艺、衍纸花艺、水培花艺、以及组培——试管花花艺、制作手腕花、胸花、丝网花……
这儿的孩子们,各个都是小小园艺师!在他们的手中,花卉的每一枝、每一叶、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学花、赏花、研究花,用花卉美化生活、用花卉陶冶情操。
纪家庙小学地处“京师养花之所”——丰台区花乡,学校依托区域的花卉资源优势,构建了以“花卉”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开发了《花卉》校本课程教材。通过“花卉的分类”、“花名的由来”、“花卉与礼仪”、“花卉与艺术”等方面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深入感受花卉之美。
为了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学校开展多彩的艺术类社团活动:民族舞、拉丁舞、排舞、合唱、国画、石头画、素描、漫画、书法、扎染……广阔的选择空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了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
“百花盛开颜色好,花香绽放在今朝”,学校连续多次公演百年校史剧《花香绽放》。从十二月花神的传说、花神庙小学的建立到抗战时期的课堂;从学校“花文化”特色到学生思想的海阔天空;从爱国主义到解决同学之间问题;从花神诗社到图书漂流……
围绕学校百年历史,学生们以戏剧创作、戏剧表演、舞蹈、朗诵、绘画等形式塑造了一群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在展现学校丰厚的历史积淀与精神荣光的同时也将学校戏剧教育做到极致。
学校还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搭建艺术展示的平台。艺术节、校园小明星选拔大赛、演讲大赛、时装秀……孩子们在纪家庙小学的大花园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02:21特色推介
多年来,学校坚持进行美育教学改革和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了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美育队组,构成了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
学校以“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为办学理念,秉持“求趣致真向善立美”的校训精神,依托丰台花乡优势资源,以“花卉”为切入点,通过《花卉》校本课程以及一年一度的“花卉节”发现花卉之美,学会用花卉美化生活、提高审美素养。学校以“花卉系列社团”为中心,着力打造二十余门“花样”艺术类社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像鲜花一样精彩绽放。
如今,学校《花卉》校本课程已在全区进行推广。学校“花卉节”也已经形成品牌特色,打造了具有地域性、独树一帜的美育培养模式。舞蹈、合唱、朗诵、绘画、书法、戏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屡获国家、市区级奖项!
是不是超级棒?孩子们继续加油哦~
感受了上面三所学校的美育特色,
有没有觉得特别棒?
谁是最让你心动的学校,
快动动手指,
投个票呗~
一起“动”起来!
一起“美”起来!
特别策划:·跨越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
我们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之痛,
我们也在共克时艰中体会到了
温暖和力量!
年,
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之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年,
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的决胜之年!
当百年梦想照进现实,当“公平、优质、创新、开放”成为首都教育人的追求,注定不平凡的年,变得充满希望。
首都教育人,同心同德打赢脱贫攻坚战;他们,积极投身新时代的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实践;破除“唯分数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为我们培养具有担当精神、胜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引了方向。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全社会共同的教育愿景。,首都教育人正一步一步实现着跨越。
北京教育播报团队将围绕“首都教师帮扶边疆教师推广普通话脱贫攻坚”、“与‘十三五’同行!晒晒学校的自画像”、“体育美育改革,一起‘动’起来一起‘美’起来”、“学校劳动教育新风貌”这四个鲜活的主题,追随首都教育人跨越的脚步,见证首都教育的发展历程。
策划丨北京教育播报团队
记者丨云凯杰
图片丨图片及视频由学校提供,部分摄图网
编辑丨李培主编丨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