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到底是多少书丨那些关于书的冷知

学富五车就是有五车书吗?

纸质书真的不环保吗?

最大的书有多大?

一起来get那些关于书籍的冷知识吧。

01

书籍进化史

如今我们习惯于把纸质书视为“正宗”的书。而实际上,装订成册的纸张只是文字的一种载体。

书籍最早可以追溯到石、木、树皮、兽骨、龟甲、陶器、青铜等物上的铭刻。

来源:新华网

但是,有文字的一块骨头、一片树皮不能被叫做一本书或一部书。在我国,最早的可以被正式称为“书”的东西,是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出现的简策,盛行于春秋到东汉。

将竹木削制成窄长的竹片或木片,就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小编就是一根绳子!?)。

简都是竖着放的。一根简上通常只写一行文字,也有写两行甚至三行的。书写顺序是从上往下、从右向左,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后来在纸上的书写和阅读习惯。

来源:中国简牍博物馆

简策体积很大,也比较重,一部书要人抬、肩扛、甚至要用车拉,十分不便。成语“学富五车”出自《庄子》,比喻人读书很多,学问有五车简策那么多。当时的“车”只是马车或牛车,一车也装不了多少简策。

学富五车,可能也没多少书。

同时期流行的帛书,是在缣帛上写字成书。帛柔软轻便,相比于简策来说更容易携带。但在当时,帛的造价昂贵,只有部分贵族阶级用得起,也容易损坏,所以后世遗留下来的帛书文物数量十分有限。

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此外,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西安出土的灞桥纸。

到了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了蔡侯纸(公元年)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

起初,人们仍然把纸张像简策一样卷起来,做成卷轴。现在我们常用的书的“第几卷”即由此而来。

册页是现在书籍的主要表现方式,起源于唐代。在唐以前,书籍、字画多数是卷轴。卷轴式书籍有个问题——如果要读一卷书的最后一个章节的话,必须把整个卷轴全部展开直到最后,费时费力。

为了方便阅读,唐人便把卷轴式的书籍折叠起来,像折扇一样,由此逐渐演变为册页,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书籍的主流形式。

来源:故宫博物院

明代中叶出现了线装书,这种形式在清代非常盛行,直至现代还在应用。线装书指在书籍一侧打眼(有四眼订、六眼订、八眼订),然后用线将各个眼穿起来以装订成册。

现在的书籍大多是胶装,当然还有其他装帧方式。电子书取消了这些物质载体,但还是需要数据存储设备、处理器、显示屏等硬件支持。毕竟,一个内存卡或一串代码是不能叫书的。

02

印刷与装帧

“纸是树做的,这么多书要用掉多少纸,要砍掉多少树啊!”

很多人用这个逻辑来证明纸质书不环保。且不说树木是可再生资源,砍了这么多年森林覆盖率也没减少这一基本事实,我们先来看看,在印刷厂里,纸是怎么变成书的。

实际上,每个做书的编辑和出版社都不想浪费纸,毕竟都是花钱买的,是他们的成本。用于印刷图书的纸,最开始是卷成圆筒的,像卷轴一样。

卷筒印刷机

但是只有印刷量特别大的书才能直接用卷筒印刷机印刷。一般的书都要先把纸裁切成一定的尺寸,然后再印刷。至于裁成多大呢?一般有两种尺寸:

其中*mm就是一本小32开图书的尺寸。裁切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无法再印刷,会被回收化成纸浆,再造成纸。(某些卖不掉的书同样也回收变成了纸浆,因此也不算很浪费)

除了书的尺寸分很多种之外,纸张也分为很多类型,在原料、工艺上多有不同。不同纸的颜色、厚度、显色效果、质感都不一样。对普通读者来说,拿起一本书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纸的重量和手感。

个中门道深似海。但有一种情况是大家都感受过的:为什么有的书看起来比较厚,但是却明显比同样厚度的书轻很多呢?

因为它们采用了“轻型纸”。轻型纸不仅轻,而且软,做成的书容易摊开;放久了之后还容易发黄。

但我们之前习惯了更平滑、更硬的胶版纸、纯质纸,换成轻型纸之后,又轻又软的书就让人有一种“廉价感”,甚至以为是盗版书(毕竟十多年前的盗版书确实大多使用一种仿瑞典“蒙肯纸”的国产山寨轻型纸)。

随着人们对阅读体验的追求,出版商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轻型纸。很多文学书籍都是用的北欧进口的轻型纸。

相较于铜版纸的工业感、胶版纸的惨白和锋利,轻型纸的柔和与轻便成为其显著优点。通过改变纸张翻阅时的丝向,帮助整本书完全展开,翻书时不必再生压硬掰。泛黄的颜色还有一种时光流逝的痕迹(多么浪漫)。

《书籍设计》

[德]弗兰齐斯卡·莫洛克等

中国青年出版社/.06

一本现代书籍设计全书。包含余张工艺对照实物图,余个工艺拆解示意图,43种封面内页装订技巧。中文版还原德国原版图书,采用20多道领先印制工艺,堪称当代书籍印制范本。

03

书籍之最

最古老的纸质书

如果纸莎草纸也算“纸”的话,那么由它制成的书就是最古老的“纸质书”了。

纸莎草是类似芦苇的水生莎草科植物,草叶呈三角形,主要生长于埃及的沼泽和池塘之中。

制作纸莎草纸,首先要剥去纸莎草茎秆的外皮,然后切成长薄片。浸泡后用木槌敲打压去水分,然后把薄片两端切齐,一条条并排铺开,之后再在上面垂直平铺一层,并用石块压紧,使草片相互黏结起来。晾干以后,用象牙或者贝壳磨平草片的表面,就制成了纸莎草纸,通常长宽不超过48*43cm。

纸莎草纸

纸莎草纸的出现与古埃及文明的发端几乎同步,后来流传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最早的纸莎草纸文献来自埃及第五王朝末期(约前-年)的阿布希尔神庙,主要记载神庙的收支情况。

目前所知最宽的纸莎草纸是出土于尼罗河畔的《亡灵书》,宽达49.5cm。这部古籍除了咒语之外还有着非常多的图案,随死者丧葬,以求死者逢凶化吉,安然到达极乐世界“芦苇之野”。它还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亡灵书》

最大和最小的书

那些特制的孤本书不算,最大的现代印制书可能是——《不丹:最后一个喜马拉雅王国的视觉冒险》。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迈克尔·霍利创制了一本关于不丹的书籍。这本书长7英尺,宽5英尺,共页,重达磅。每本书的生产成本大约美元,霍利为它定价一万美元,所得用于资助当地教育事业。

霍利曾经带着学生到不丹探险,拍摄了大量照片。他在处理照片时,发现拥有丰富细节的大幅照片是那么壮观。于是他产生了制作这样一本大书的想法。为了生产这本书,印刷公司还专门设计了一条新的装订流水线。

《不丹:最后一个喜马拉雅王国的视觉冒险》

相对于这种动辄2米长的大书,印刷小开本的书就显得容易多了。

15世纪末,著名的威尼斯出版商阿里德·玛努齐开始出版小开本的书。到了17世纪,荷兰印刷了更小的书,这是一本65*45mm开本的诗集。

俄国出的第一本小书是年版的《使谈话妙趣横生的艺术》,开本为67*75mm。5年版的《克吉雷洛夫寓言集》只有邮票那么大。苏联的第一本微型书,是年在基涅玛出版的《俄罗斯联邦宪法》,开本为35*50mm。

当然,现代技术可以把书做得更小,但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

最贵的书

很多文物级别的书早已是无价之宝,或者有价无市。在流通领域,最贵的书可能是——《莱斯特手稿》(CodexLeicester)。

《莱斯特手稿》

这本书的作者是达·芬奇,于至年间在米兰完成。起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年第一个买下这本书的莱斯特伯爵。

手稿共18页,用粉红色墨水绘制。所用纸张为双面活页纸,每页又均可展开,因此总共是72页。其中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还应用了著名的镜像书写风格,包含丰富的配文和插图。

这些文字是古老的意大利语,内容主要是达·芬奇对于潮汐、漩涡和水坝以及月球、地球和太阳之间关系的想法。

年,比尔·盖茨花了万美元在拍卖会买到《莱斯特手稿》。虽然是私人藏品,但也时常借给大型博物馆展览。

文章来源:卓尔书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