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2403564.html
中国文字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高度统一的产物。无论是商周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时的竹简文书、石刻文字还是隶、草、行、楷,虽然越来越规整、简化,但造字的原理却一脉相承,诗性的内涵并未消退。用最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和表现最具体的世间万物,其中的智慧超乎想象。
本期“上博小艺堂”将首先借由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线索,梳理汉字的历史演变;随后从正在举办的“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出发,创作一幅自己的趣味字体作品。艺术教程分为小学生和初中生两个版本:前者将汉字进行变体,尝试构建文字、色彩和图形的关系;后者强调发现汉字中的诗意表达,以美术和视觉语言表现文字的内涵。
文物上的汉字演变
当你走进上海博物馆欣赏一件件文物时,你会发现文字无处不在,在森严凌厉的青铜器上,在悠久古朴的甲骨和汉简上,在巨大的石刻上和方寸的印章和钱币上,在古往今来、流传至今的书法墨宝上。假使我们把这些文物上的汉字串联起来,这分明就是一部汉字演变的简史。
①甲骨文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系统。这种文字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用于殷商王室占卜等事宜,又称卜辞。甲骨文字虽有符号趋向,但主流还是体现了注重含义的原则,笔画增减不定,书体结构灵活多变,具有最丰富的表现形态。上海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是国内外藏家中最为富有者之一,全面地反映了商代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商代晚期祷禾牛胛骨刻辞
该卜辞为商代武乙、文丁时期之物,整块甲骨基本完整,刻辞齐全,是成套卜骨的第一版。刻辞记载了当时王以羌、牛祭祀祖先及自然神,祈求庄稼丰收的内容。从书法风格上来看,笔画细劲,结体开阔,字心处留白较多,显得格外疏放。
②金文
金文是指铸造或凿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因青铜器古称“吉金”,故名。产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商和西周早期间架分行随意,西周中期注重结构整饬和字形规范,西周晚期变为浑朴流畅。春秋战国金文或极富装饰性或粗简草率。在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中不乏大量刻有铭文的珍品,如赫赫有名的大克鼎,这些珍贵的铭文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追溯中国文字起源和发展,另一方面还具有史书的特征。
西周保卣铭文
该铭文书于西周保卣器盖之上。该保卣为西周成王时期物品,为酒器的一种,器盖对铭46字,记载了召公太保受王命伐殷东国五侯之史实。从文字风格上看,这件作品较为雄浑,结体错综多变,章法参差舒朗,笔画圆通雄浑,与后来的篆书有相似之处。
③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时代的标准字体,相传由秦丞相李斯所创。由秦国原来使用的文字大篆演变而来,线条圆润,笔画匀称,结构统一定型,字形呈纵势长方,其结体已明显具备了对称美的特征。
战国晚期商鞅方升
方升是商鞅为秦变法统一度量衡时所监制的标准量器。一侧有中空柄,其余三侧及底面皆刻有铭文,共75字。学者研究指出,铭文分两次刻立,前后相距多年:前一次在秦孝公十八年,仍是先秦文字;后一次则是在秦王政26年,以小篆所凿。
④隶书
隶书相传由狱吏程邈所创,进一步将大、小篆笔划作了简化,变圆转为方折,出现波磔[zhé],结体由纵势变为横势并呈扁方。隶书源于战国,在汉代成为标准书体,尤其东汉刻碑成风,更使隶书趋于洗练完美之境。
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拓本)
熹平石经,为东汉熹平四年(年)开始刻写的儒家经典石刻,建于太学,隶书体。此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史书多有记载。其书者为蔡邕(~)该书法作品风格中规中矩,方正平直,或可从中窥得隶书演变到楷书的轨迹。
⑤楷书
楷书省改汉隶波磔,增加钩趯[yuè]而成。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尊尚法式,可作楷模,故名。楷书的开创一般认为应在三国至魏晋时期。
唐张旭郎官石记碑册
《郎官石记碑册》为唐代书法家张旭以楷书所书,开元二十九年()刻于山西西安。此帖为宋代拓本。该碑册楷势精劲凝重,法度森严,不失规矩,雍容闲雅兼而有之,展现出楷书的精妙,是传世唯一的张旭楷书作品。
⑥行书
相传为后汉末年刘德升所创。书时无规定法则,当楷法多于草法时,谓“行楷”;草法多于楷法时,谓“行草”。行书于魏晋南北朝逐渐流行,至东晋大盛。
东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卷
东晋王献之传世名作《鸭头丸帖》,是“二王”经典法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贴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共15字:“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内中所及“鸭头丸”,是一味利尿消肿的丸药。帖中十余字曲直结合,刚劲又不失遒婉;行笔流畅舒展,结体妍美自然。
⑦草书
草书始终是一种辅助书体,于书法史上并未形成独立的阶段。其中有章草、今草之分。章草相传为汉代史游所创,可能因多用于章奏而得名;又因从隶书简易便捷二来,亦称隶草或草隶。笔划顿挫中有牵带连贯,但字与字之间相对独立。后汉张芝完成今草之变,使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
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
《苦笋帖》为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代表作。该贴十四字:“苦筍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此书用笔圆转灵动,藏正于奇,笔势左揖右让,疏密有致。兴到运笔,如骤雨旋风,圆转飞动,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天趣。
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还有一件这样的书法作品——元代书法家俞和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千字文》。经过上述介绍之后,现在你能分辨出作品中分别是哪四种字体吗?
元俞和四体千字文册
俞和是赵孟頫众多学生中在书写上与其最像的一位,也是擅长各种书体最全面的一位。该书法篆隶楷草,各臻于妙,一纸而出,笔法谙熟,挥运之间,如无人之境,体现出其高超的驾驭能力。
艺术手工教程
在接下来的艺术手工教程中,我们将呼应正在展出的“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展期至年10月9日),以展览篆书题名“万年长春”为母题,进行趣味字体的平面创意训练。
☆特展标题“万年长春”四字篆书提取自此次特展作品《万年长春图轴》。(点击作品名进入展品详情页面。)
#01
趣味字体之小学生版
在小学生版的“趣味字体”艺术手工中,我们首先将“万年长春”四个篆字进行美术变体,以书法的笔划线条作为各块面的分割;而后融入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文字、色彩和图形的关系。
艺术认知:
①了解汉字演变及篆书字体的特点。
②学习变体字设计的方法:字形变化、笔画变化、立体化变化,尝试将篆字按照视觉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变化。
③融入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文字、色彩和图形三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④利用篆书的书法线条进行块面分割,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与重组。
⑤注意画面布局,大小块面之间的比例大小。
准备材料:
3张15*15白卡纸、3张15*15彩色卡纸、固体胶、剪刀、美工刀、铅笔、回形针若干
step1:认识“万年长春”四个篆字
step2:选择一组对比色+中性色灰色
step3:选择“万年长春”篆书中的一个字,写在画面中间,按照画面的布局将篆字的笔划拉长延伸至四周,使画面撑满。注意不可随意改变字的结构。
画完后,将三张彩色卡纸重叠(有画面的在最上),用回形针或者燕尾夹固定。
step4:画面字体完成后,利用篆字笔划线条分割色块,从最长线开始裁剪,每分割下的色块都用燕尾夹或回形针进行固定,直至每个色块都区分开。
step5:三张白色卡纸分别铺开,在每张白纸上摆出同色原始的字体。
step6:在同色的原始字体卡纸上,开始重新组合与拼贴。(小提示:同色不相邻)
step7:调整与完善作品,并用固体胶将其黏贴在白色卡纸上。
趣味字体作品完成!
学生作品
#02
趣味字体之初中生版
中国的汉字用最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和表现最具体的世间万物,其中的智慧超乎想象。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在造字的原理中,汉字表达着事物诗性的内涵。“趣味字体”初中生版,我们将探究汉字中的诗意表达,结合平面设计基础,以美术和视觉语言表现汉字的独特魅力。
连连看小游戏:体会汉字造字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点击下方图片显示答案)
艺术认知:
①掌握汉字造字的基本原理,学习提取该汉字中的诗意元素。
②学习美术字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③学习平面设计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意,运用造型元素,能产生点线面的作用。
④注意画面布局,改变字体的大小、位置等调整画面效果。
下面,我们将以篆书“春”为例,示范如何提取汉字的诗意内涵,完成一幅美术字设计作品。
分析汉字:
春,会意字。
甲骨文的春,是由草木生长的草和木、表示太阳的日、以及表示草木初生,屯聚力量生长的屯字组成。合起来表示草木萌动,春日融融的含义。
金文和小篆将字形发展为草(艸,绿草),屯(屯,生根发芽),日(日,暖阳),表示暖阳,暖风催生万物生长。
春字发展到隶书,楷书阶段,上面的部分逐渐粘连在一起,只有下面的日还保留着原来太阳的含义,就演变成为我们今天的春字。
准备材料:
白色卡纸、彩色马克笔、黑色勾线笔
将篆字转换为黑体字:
美术字又称pop字体,是经过加工、美化装饰得到的实用字体,通常是在宋体字或黑体字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宋体字的特点是:横细竖粗、有棱角;黑体字的特点是:字体加粗,头尾方正。此处,我们选择以黑体字进行转换,将字体的单线变为粗线。
在黑体字的基础上进行装饰:
利用色彩、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进行点、线、面的排练组合。
装饰元素参考:
作品完成:
上博小艺堂no.3:从书法到趣味字体: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书画工艺项目组
艺术教程设计:李雯
文物知识编写:顾婧
更多未成年人博物馆教育资源:
?上博小艺堂no.1丨牛年,做个牛手工!(牺尊线上活动)
?上博小艺堂no.2丨以《顾绣东山图》为灵感的艺术手工
更多资源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