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包括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
△传统祭祀中需要用到的纸扎
提起纸扎,难免会联想起丧葬场合,常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但是当中国传统的纸扎与浪漫的法国相遇,却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仁义”等思想的影响,人们希望能够借着这些精致纸扎传递给往生的亲人们。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而言,纸扎的功能即在于透过火化传递给逝者,确保他们在阴间仍享有舒适的物质生活。
”灵厝“,是由台湾传承四代的百年纸扎老店“新兴糊纸店”制作,其老板张徐沛觉得,纸扎烧起来才是最好看的,只有看到那团火在烧,人们才觉得心愿了了,才真正得到安慰。
「灵厝」
纸扎现在的设计风格不在局限于中国古代建筑,可以是现代风格,也可以是传统寺庙的样子,精细的雕花与龙做装饰,每一砖每一瓦都是由纸扎师傅亲手制作。
「灵厝」细节图
除了灵厝,还有中元奉祀的“大士爷”(尊称为普渡公)等人物纸扎。
「大士爷」
当然,除了传统的纸扎样式,还有一些新型纸扎也融合了现代潮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这部分纸扎由“Skea天堂纸扎”带来。
其中,有法拉利跑车:
有各种名牌包包、饰品、服装等。
还有紧跟时代潮流的无线耳机、数码相机与笔记型电脑。提供的纸扎平板电脑与智慧型手机,配备有专属冥界的虚拟APP。
插座、充电线等细节一应俱全
更有不同类型的纸扎建筑,如下图的茶室,不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内部格局,一桌一椅、菜单、碗筷,都追求精致做工,完美还原了茶室的场景。
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食,包括了重庆火锅、广式点心;韩国石锅拌饭;日本天妇罗和荞麦面;西式糕点;意式肉丸等等,各色美食应有尽有。
看到这些充满现代感的作品,让人感到惊讶,原来纸扎还可以这样艺术和浪漫。
其实纸扎艺术早在年就曾走出中国,面向世界展示过它的精巧与设计感。专业策展人PatricioSarmiento曾到台湾旅行,无意中发现了这神秘而精致的中国纸扎工艺。在深入了解纸扎文化与风俗后,他邀请了台湾新兴糊纸店参加巴黎工艺设计师周展出传统纸扎作品。
「新兴糊纸店」老师傅张徐沛
张兴糊纸店的老师傅张徐沛,从14岁开始跟爷爷学习纸扎,他的爷爷是大龙峒纸扎店“茂兴斋”的创始人。
纸扎的工艺技巧,是需要很多年的艰苦练习的。就基础的扎竹骨架来说,光劈合适大小的竹条,掌握竹子的构造和韧性,受热弯曲度,最少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完成一个大型纸扎「灵厝」,从劈竹到完工,起码要2-3个月
不管是走古风的中式“灵厝”、洋房式“灵厝”还是用于节庆奉祀的超大型庙宇,都是全手工制作。
除了各式各样的灵厝,还能为客人定制纸扎神灵、纸兽、人偶等。
千军万马一张纸,万丈高楼一支竹
纸扎匠人,运用竹子和纸这样朴素的原料,通过折、雕、塑、写、糊、绘、剪等技艺,整理装饰造型,做成一件寿命极其短暂却又细致逼真,饱含情感的物件,寄托着宗教的信仰,也寄托了生者对往生者的思念与祝福。
纸扎,不仅仅是掺杂宗教和死亡色彩的祭祀品,它应该被视作拥有无限创作可能性的民间艺术,获得更多人的正视和欣赏。
图片来源:
skea台湾、artouch、sotira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