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意蕴流入纸笔——读刘斌湘书法
文|陈维(广州艺博会艺委会主任)
江西书家刘斌湘,从六岁起就接触毛笔字,学习和工作间临习不怠,退休后拜胡秋萍先生为师,更是专心精修,博采众长。其书法兼擅隶、草、行等书体,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在南昌、北京、上海、昆明和日本东京等地多次展出,并入选过《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集》等典籍。并且,刘斌湘热心书法公益亊业,多年在永新县老年大学和政协书画院教习书法,培训书法师资。
刘斌湘隶书横幅x69cm
刘斌湘隶书横幅x69cm
刘湘斌的草书线条优美,跌宕起伏,犹如舞者挥动衣袖,轻盈却又壮美,笔走龙蛇。点、划之间富有弹性,充满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审美情趣。草书的线条变化多端,最能看出书法家对节奏韵律的掌控力。他的一笔一划,有着抑扬顿挫,一缓一急;提按撇捺,有着偃仰顾盼,互相呼应,可谓寂静无声胜有声。将每个独立的字,通过线条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刘斌湘行书中堂x69cm
再看刘斌湘字形的结构把握,在掌握平衡当中,又能看到出其不意的变化,各部分不仅能互相照应,还能在对比中有粗细、疏密、曲直的丰富新意,使局面达到和谐。其草书作品的字间距、行间距依照章法的审美规则,大小相宜,疏密得当,气韵流通。
刘斌湘草书条幅x34cm
在宽扁的隶书风格上,刘斌湘依旧灵活,富有变化,总能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有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巧思编排。从单个字上去解构字形,做到单字局部亦有变化,注重每笔墨色的浓与淡,轻与重,薄与厚,干与湿的对比区分,同时整体把握诗文情感,体显一种精气神。大智若愚,小拙生趣,符合当代书法的价值审美与取向。
刘斌湘草书中堂x69cm
刘斌湘经常写诗,把诗意融入笔中,总是意气风发。他写古人诗词,总能把诗词意蕴流入纸笔,或激昂大气,或温文尔雅,或恬淡天真,作品总具气质。纵观刘斌湘书法的艺术特色,不因草体狂乱而粗疏,不因隶书规整而呆板,把诗书画印集聚于神,凝练于笔,表现出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家简介
IntroductiontoCalligraphers
刘斌湘,汉族,大学文化,年8月生人,江西省永新县人,现为江西省书协会员,中央直属机关书协会员。
年从江西农大农学系(原共大总较)毕业后,一直从事行政工作,有过四年的文秘工作经历和八年的乡镇党委书记经历,退休前20年一直在地(市)直企业职厂长或书记,退休后一直从事书法学习和教学工作,长期在永新县老年大学和政协市画院担任教学工作。
六岁起开始接触毛笔字,在读书和工作期间时而习之。自年起,认真临写古人范帖,并于年至年连续参加了中书协培训中心的专业培训,其中—年,为胡秋萍(中书协理事、国家画院书法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导师工作室学习成员。
因年龄等多种原因,书法投展较少,但多次入选过全国性书法展。书法作品多次在南昌、北京、上海、昆明和日本东京等地有过展出,并入造过《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集》等典籍。并在省市刊物上发表过书法理论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