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风民间剪刻艺术的发展

民间剪刻广泛流传于民间,它运用剪、刀等工具和各种色纸、皮革等材料,主要以剪和刻的手法进行制作,包括剪纸、皮影等。有清一代,随着城乡人民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各种民俗活动的兴盛和戏曲演出业的繁荣和多样化,民间剪刻也更为普遍,其技艺水平较前代有进一步提高。民间剪刻中最普遍、最广泛的当非剪纸莫属。剪纸艺术(剪纸作品亦称“纸花”)是材料手法最为便捷的民间艺术品种之一,它的出现几乎是与纸的发明相伴的,清代剪纸从题材到样式更为丰富多彩,其遗存也较多。剪纸艺术在民间的应用十分广泛,按照用途,大致可分作窗花、挂钱、墙花、绣样、灯花、礼花、喜花、扇花、功德纸花等类别。窗花主要流行于北方,年节喜庆更换窗纸时用以装饰窗户。

窗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贴于糊好的窗纸上,有贴于四角的“角花”,也有贴于窗格中心的“团花”,样式不ー。一种是直接贴于窗根上,中间的花样可以透气,俗称“气眼”或“气孔”。窗花一般根据窗格要求。尺す大小不ー但一般不大,而且空须考虑透光效果。一个窗户往往贴有许多单独的窗花,其样式布置和色彩搭配又讲究完整统一。挂钱一般是在节庆时贴挂于门楣或造新房时贴挂于屋梁上用于“压胜”的纸花,贴挂于屋梁上的又称“挂笺”,贴挂于门楣上的则称“门彩”“门笺”等。挂钱一般形如旗,常五张、七张为一堂联挂。墙花是贴于室内墙壁的纸花,贴于炕围的叫“炕围花”,贴于屋顶的叫“顶棚花”,贴于灶头的叫“灶头花”。绣样是为刺绣而剪制的纹样,有鞋花、帽花、枕头花、枕顶花、衣袖花、包袋花(如流行于北京地区的“宫样九件”:烟袋、扇套、钱包、笺袋、香袋、眼镜盒、槟榔荷包…)等。

刺绣花样早期一般用绘制的手法,剪纸绣样则是清代才出现的。最早的资料遗存是同治十三年(年)的《吉金斋绣谱》中郭梦缄所剪绣样粉本,有“拭牛”饮马”“读书”“宿店”“鸣鹅”“花卉”等二十余品。绣样要根据刺绣花样的部位和大小来决定其样式,因此丰富多彩。灯花也叫“灯笼花”,是贴于各种灯笼之上的纸花。根据灯笼的不同形状和用途,灯花的样式、题材也各有分别。一般贴在宫灯、纱灯上的灯花多规则的适合纹样,而贴在走马灯上的灯花则多戏曲人物等可运动的题材类型。礼花是贴于各种礼品上的纸花,在各地有不同称谓,如浙江平阳称“圈盆花”,广东潮州称“糕饼花”“果花”等,一般多用吉祥图案。喜花也称“嫁妆花”,是贴于婚嫁器物面上的纸花,取义与各种礼花大致相同,以象征吉祥幸福,婚姻美满。

扇花则是贴于扇上的纸花,一般用泥金纸花、兰竹、花鸟或书字贴于乌漆纸扇,也有以彩纸花样夹在双层绢纱团扇中的。功德纸花指供神祭祖或祛病禳灾时用于祈福避邪的剪纸,最后一般焚化,以达到供奉或消灾的目的。清代剪纸艺术无论哪个种类,一般都具有祈福消灾或装饰美化的意义和功用。其题材范围则涉及历史、戏曲、神话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故事和场景、祥花瑞草、神禽异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物、用具,甚至树木山水以及几何纹样、各体汉字等,十分广泛。如八仙人物、大观园、《西游记》人物、戏童、舞人、刀马人、招财进宝、送子赐福、娃娃坐莲、鸭子戏莲、莲鱼瓶、金玉满堂、喜时来报、瓶生富贵、富贵双全、柳开得子、麒麟送子、鯉鱼跳龙门、老鼠娶亲、松竹梅兰、瓶花、艾虎、葫芦、蝶恋花、天仙配等,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人们尤其是广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时尚。

清代剪纸的技法类别也很丰富,依剪纸的不同用途、不同地区的技法传承样式,有单色剪纸、衬色剪纸、分色剪纸、拼色剪纸、套色剪纸、填色剪纸、染色剪纸、熏烟剪纸、勾绘剪纸、木印剪纸等种类。从现有实物遗存来看,以单色和衬色为多,另外染色、套色、熏样等遗存也有许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映西映北、凤翔、铜川、周至、永寿、乾县、宝鸡剪纸;甘肃天水、庆阳剪纸;山西孝义、祁县、静乐、浮山剪纸山东蓬菜、黄县、福山、掖县、苍山、烟台、高密剪纸;河北蔚县、三河沧县、丰宁剪纸;江苏南京、扬州、金坛剪纸;浙江浦江、兰溪、金华剪纸;湖北沔阳剪纸;安徽阜阳、芜湖剪纸;福建泉州、浦城剪纸;广东佛山、潮州剪纸;黑龙江海伦剪纸;吉林剪纸;贵州侗族剪纸;云南傣族剪纸等。这其中以陕北剪纸、浮山剪纸、烟台剪纸、南京剪纸、泉州剪纸、佛山剪纸、吉林剪纸等最具代表性。

陕北剪纸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吴堡、榆林、宜川、米脂、延安等地。另一剪刻类的民间艺术品以皮影为主。皮影主要是用于皮影戏表演的戏曲美术品种。据史料记载,皮影的产生可上湖至西汉,而皮影戏的正式形成和兴盛是在北宋,经过元明两朝的发展到清代达到了鼎盛阶段。清代的皮影戏比较普及,除最早流行于陕西、河南外,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北京、东北等地也已盛行。尤其到清末,皮影戏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陕西称其为“灯影”“皮影”,甘肃称“牛窑戏”,河南称“驴皮影”,河北称“滦州影”,江苏、浙江称“皮囝图”,福建称“抽皮猴”,广东称“纸影子"”,四川称“牛皮娃子”等。

清代皮影戏除盛行于民间外,皇亲贵戚也特别喜爱,大加提倡并将其引进府内,尤其是当时京城更是汇集了各路戏班,只是到清末稍有衰落。皮影的制作根据各地条件及习惯,一般采用牛皮、羊皮、驴皮或硬纸等材料,将其压平,人物分头、上身、下身、臂、腿、手、脚等部分分别雕刻,着色后涂桐油并组装。各地区的皮影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剧种风格、百姓审美习惯和风尚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差异的影响,其雕刻技艺和形象也形成了各自有所差别的程式化特征。其中较突出的有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山西皮影、四川皮影、湖北皮影等。陕西是皮影戏最普及、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ー。

影人大小一般不足一尺,生旦头部造型额头突出,鼻凹较深。鼻形挺秀,日“豹头深眼”。嘴形小巧,紧靠鼻底。眉眼细秀,面部全作“空臉”,线条乡挺直圆转,面相端庄秀气而质朴纯真。当时流行口诀:“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圆额头,下巴尖,不要忘记刻耳环。”很能说明其程式化的造型特征。其各种造型多达三四百种,其技艺之精湛,在全国首屈一指。除戏曲皮影外,尚有一种“道场皮影”,即佛教寺院举行大法会时以皮革刻制,并以灯光照射进行展览的皮影。这类皮影因不用于表演,其布局及刻制方法与戏曲皮影有所不同,即采用类似于绘画的布局和剪纸的刻制手法。道场皮影主要用阴刻并彩绘,注意情节的说明性。出自四川大邑的“水陆道场”皮影是较优秀的典型作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