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家族剪纸艺术匠心传承新华网客户

伏兆娥(左一)一家三代人展示剪纸作品。人民网赵茉钰摄伏兆娥(左一)一家三代人展示剪纸作品。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展示刚剪出来的中国结。人民网赵茉钰摄伏兆娥展示刚剪出来的中国结。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展示以“牛”元素创作的剪纸作品。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展示其剪纸作品。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正进行“中国结”剪纸创作。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正在给外孙讲解牛的文化内涵。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正在进行剪纸创作。人民网赵茉钰摄

伏兆娥正指导外孙剪纸。人民网赵茉钰摄

“吃汤圆,吃汤圆,我的汤圆圆又圆。”元宵佳节到来前,来自宁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正向自己的小外孙,讲述剪纸上的团圆故事。

61岁的伏兆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自6岁起就跟着姥姥和母亲学习剪纸。“母亲是村里的剪花娘子,逢年过节、逢人嫁娶,用鸡蛋换红纸,剪出几张窗花,给乡里邻舍送上美好的祝福。”在伏兆娥眼中,剪纸不仅是喜庆的装饰,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传递了幸福与希望。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母子牛……今年是牛年,伏兆娥创作出不少关于牛的作品,形象或朴实忠厚、或憨态可掬、或威风凛凛。剪纸几十载,伏兆娥涉猎题材广泛,名著中的人物原型、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宁夏特色景区等等都在她的一双巧手下栩栩如生。

二女儿李剑是这个家族剪纸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年大学毕业后,李剑回到宁夏创业,成立了一家文创公司,将母亲的剪纸艺术融入到文创产品中。“贺卡、冰箱贴、钥匙扣这些文创产品,可以更贴近生活的介质,传达剪纸艺术的风格以及传统文化的内涵。”李剑说。

牛年春节期间,李剑参与策划的剪纸动画《过年》备受追捧,并以8个语言版本向全球播放。短片以伏兆娥的剪纸作品结合二维动画制作,讲述中国“年”故事,传达春节所承载的辞旧迎新、感恩祝福。

“《过年》的广泛流传使我觉得一定要把传统‘非遗’文化用现代的思路更广泛的传播出去,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福文化、孝文化、节日文化等。”说起今后的打算,李剑十分有信心。

虽然伏兆娥和李剑母女俩偶尔也会因为剪纸创新形式存在分歧,但不变的是她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要让剪纸文化绽放光彩。”母女俩异口同声道。

(赵茉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