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zj/
说起北京的年味儿,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
人声鼎沸的庙会,
精彩绝伦的舞狮,
还是甜蜜可口的元宵?
兔年新春已至,元宵佳节即将来临,2月3日下午,“幸福管庄过大年”活动在管庄地区市民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拉开帷幕。非遗传承人冯三杏大师带领着数位非遗老艺人,为大伙儿呈现了面塑、剪纸、编中国结等年味十足的非遗互动体验项目。
“剪”出幸福年味,“捏”出文化传承
“您先用铅笔描一描”“慢慢剪,别剪过了”“有多少人想学捏玫瑰花的,赶紧过来”“第一次捏,能有这样的效果,非常棒”“下面我们来捏玫瑰花的叶子”……下午1时40分,活动虽未正式开始,但各个摊位前,已挤满了忙于“学艺”的居民。
活动现场,共有捏面人、庆阳香包、北京漆器挂件、蔚县剪纸、中国结、糖葫芦等多项民俗制作技艺展示。
剪纸摊位上,非遗艺人一边介绍着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展示着剪纸技艺的整个过程,一边手把手地指导居民完成他们的作品。勾描细画、翻转折叠,在咔咔声中,一幅幅喜庆的福字、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一个个漂亮的古典肖像……转眼跃然纸上。
漆器和中国结摊位,同样挤满了居民。他们有的在请教非遗艺人如何制作动听的中国结风铃,有的在挑选心悦的漆器挂件;有的甚至已选好了零件和彩绳,现场学起了编织福气手串。
非遗艺人高丽苹介绍,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制工艺品,有着悠久历史,蕴含着古人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我学了4年编织中国结,千万别小看这么一根红绳,它的编法可多着呢。每个中国结都由一根绳子编织而成,使用了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能现场和居民们分享这些非遗技艺,作为非遗艺人,我也很开心。”
“学徒”最多的摊位,必然是面塑摊位,非遗大师冯三杏分批教授了数十名居民体验捏面人。冯三杏介绍,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昔日的小玩意儿走入了艺术殿堂。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社区,不仅能让居民们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晓、喜欢。”说话间,冯三杏两三分钟就捏好了一只栩栩如生、正在吃胡萝卜的兔子,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都看直了眼。
弘扬民俗传统文化,凝聚地区民心
当天的活动,共有数百名居民分组参加。他们手持活动小卡片逐项参与时,不仅能获得手工艺品集章留念,而且“打卡”所有摊位后,还能在服务台领取一份兔年玩偶。
每个摊位前,居民们都有序排队。排队最长的,当属糖葫芦摊位。做了15年糖葫芦的手艺人张丽笑道,每锅糖汁大约要现场熬制15分钟,一锅糖汁可蘸四五十串糖葫芦。“活动结束时,带来的多串糖葫芦基本都被居民吃进了肚子。”
“糖葫芦很甜,希望今年的生活像这串糖葫芦一样甜甜蜜蜜。”新天地社区居民杨瑞云说,疫情三年,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终于有了办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让年味更浓了,更给了我们居民一个沟通交流、释放压力的平台。”
京通苑社区居民徐娘深有同感。徐娘说,他们社区20名老年朋友组团来参加活动,在现场捏面人、吃糖葫芦,玩得特别开心。“喜庆的氛围、开心的笑容,这些都预示着春天真的来了!”
管庄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刘文杰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为地区百姓营造欢快的新春氛围,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增进邻里情谊,同时,弘扬民俗传统文化,延续并深化地区文化活动内涵,活跃地区文化氛围,更进一步凝聚地区民心。
刘文杰介绍,作为连接北京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廊道,近年来,管庄城市化建设速度较快,传承并创新性地发展传统文化一直是地区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地区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民俗文化活动,展示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情民俗。目前,地区正筹备建立非遗传习所,打造传承新课堂、文化交流新平台。
元宵佳节月儿圆,
全家团聚过大年。
千树霓虹流光转,
万家灯火照无眠。
提前祝大家——
元宵快乐,阖家团圆!
编辑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