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宋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我国书法艺术具有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特点,且不同阶段的书法艺术各不相同,北宋是我国书法艺术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是书法发展最为繁荣的阶段,当时的书法艺术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

笔者将通过对北宋钱币书法艺术的剖析,了解北宋书法的发展特点,并从中总结经验并借鉴,从而为现代书法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北宋钱币书法概述

北宋之前,钱币上的书法以篆书、隶书为主,字体笔画中规中矩、四平八稳,无任何亮点,当时钱币上的书法只是起装饰的效果,并未考虑到书法所展现的艺术效果。

而进入两宋时期尤其是进入北宋后,钱币上的书法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能够体现当时的时代特征外,也为现今的书法艺术带来了借鉴,通过对北宋钱币书法艺术的研究可知,当时钱币上的书法以隶书为主,如太平通宝,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形式逐渐融入钱币中,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钱币。

纵观整个北宋时期,钱币书法从原本单一的隶书逐渐发展到五种书体形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对钱币书法发展的重视,北宋时期钱币书法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除保证基本的标识功能外,还增添了艺术性和观赏性特征,并将中国书法艺术内涵充分展现,如御书钱、对子钱。

二、北宋钱币书法艺术高度发展的原因

(一)唐代改变了以重量为名称的钱文

钱文结构如秦之“半两”、汉之“五铢”,均是采用篆体来书写的,《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

其中,开元通宝之“开元”指的是新朝之元,代表新的朝代的开始;“通宝”则是指通行之宝货,如《通典·食货》所言“钱者通宝”也,开元通宝上钱文的书写是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负责,以隶书为主,借助外柔内刚的笔势变化彰显端庄质朴之感。

后人将开元通宝这一钱文称为八分书,以表现对其的重视,分析开元通宝钱文可以看出,钱文的发展是以隶书为开端的,也是对书写者姓名予以记载的开端,自此以后,历代的钱币铸造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是开始使用通宝、元宝、重宝等名称。

同时,不同朝代人们对通宝的重量、尺寸、成色等方面有着相应的要求,这预示着钱币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二)初唐时期开始出现正式的年号钱

虽然进入唐代后社会开始以开元通宝为主要的货币形式,但其间也会穿插一些以皇帝年号命名的钱币类型,如乾封元年(年)铸造的“乾封泉宝”大钱。虽然该钱币使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就被废除,但它也是首枚年号钱。

此后,还出现过“乾元重宝”大钱和“达利通宝”大钱等,甚至还流传了一段时间五代十国制作的钱币,这些都是当时年号钱的重要代表,年号钱的出现为北宋钱币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助力,为当时钱文的转变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北宋社会环境为钱币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较大帮助

唐代作为我国书法家辈出的时代,为北宋书法的发展带来了较多启迪和引导,在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很多,如唐初四大著名书法家之一的欧阳询,正是书写了“开元通宝”钱文的著名人物。欧阳询的作品被人们评价为“于平稳之中见险劲”。

此外,还有被称为“颠张狂素”的草书大师张旭和怀素、楷书大家颜真卿等人,这些书法大家均在不同的笔法形态上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北宋钱文的创新带来了借鉴和帮助。

在建隆元年(年),也就是宋朝开国之初,宋太祖发行了北宋的第一款钱币,即宋元通宝,虽然这也是以通宝形式出现的,但并不归类为年号钱,其属于宋朝的独属钱币,具有纪念意义。

之后在太宗即位后,又出现了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等钱币,它们均归属于年号钱,并成为北宋较常使用的钱币,这些钱币的出现为北宋年号钱币的铸造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年号钱的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史料记载,北宋期间铸行的年号钱有27种之多,国号钱有3种,这些钱币的品类版别各不相同,采用的书法形态也存在较大差异,为钱文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北宋大力推崇“文治”,很多文人墨客都参与了钱币书法艺术创造活动,并对其进行大力倡导,在当时形成了一股风潮。

此外,北宋时期因为受到多种文化形式的影响,书体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且在不同事物上均能够看到书体的装饰形式,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助力和支持,当然,钱文书法艺术在当时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态,也是现今重点分析的内容。

由此可知,北宋钱文书法艺术拥有较为浓厚的环境氛围,这也为当时的书法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和场所,使其不断尝试创新和创造,从而使钱文书法艺术具有了丰富的意境和内涵,这对于现代书法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北宋钱币书法的艺术特征

(一)年号钱

北宋时期共在位9位皇帝,更改年号35次,但是在钱币的铸造上却一直都在沿用年号钱这一制度,北宋时期制造的年号钱种类多达27种。

《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中曾记载道:“宋代自太宗淳化年以后主要铸行年号钱,一般每改元都会铸新的年号钱,宋代共有57个年号……除6个年号未见钱文外,其他44个年号均铸有年号钱。”宋朝是年号钱铸造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朝代,其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年号钱贯穿在整个宋朝发展之中,因精良的制作工艺及多样化的书写形式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宋朝的历史发展轨迹,还能对其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二)对子钱

对子钱指的是钱文内容相同但书体不同的钱币,两种钱币不管是质地还是重量再或者是大小都是一致的,分辨不出任何差别,但在书写方式上却有两种不同形式。

如圣宋元宝在制作中就采用了对子钱的形式,两款钱币分别以隶书和行书字体为标记,但从外表和手感上却感知不出任何差异,细致观察可以发现,使用隶书字体的钱币其笔画一气呵成,而使用行书字体的钱币则给人一种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视觉感觉。

(三)御书体和名人书法

北宋时期作为钱文书法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很多文人均参与了钱文书写,如元丰通宝采用的就是苏东坡的笔迹,提升了钱币的艺术效果,虽然此类钱币种类较为丰富,但流传下来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在如今极为珍贵。

另外,除元丰通宝外,有学者认为元丰通宝的制作也很类似于苏东坡的字迹,一笔一画均体现了放荡不羁之感。

在北宋钱文书法艺术发展中,九叠篆是当时的创新产物,其利用极为复杂的书写方式将多种笔画叠加在一起进行展现,虽然有些类似于小篆字体,但整体上要更加流畅和优美,应用在钱文中可使人深切感受到钱币的艺术特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三、北宋钱币书法之美

(一)材料美

北宋时期因受到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金属货币已不再是唯一,尤其是交子出现后把纸张带入北宋并应用在钱币的制作中,纸张材料的出现使得钱币书法线条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艺术美感明显提升。

通过对比发现,钱币书法在不同材料所造的钱币中的应用给人的视觉感受各不相同,如有些书法字体写在纸张上具有柔和、俊秀之美,将其应用在钱币的制作中则能带给人一种庄重的视觉感受。

宋徽宗创造的瘦金体以“大”字最为出众,但若将这个“大”字分别放在不同的两种材料上,则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会截然不同,虽说材料的质地并非钱文艺术的关键所在,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北宋期间钱币的制造以对子钱为主,除书法文体上的不同外,其余均保持一致,而书法字体在不同材料上展现的特征不同,使得对子钱呈现的艺术美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从而凸显了其独特的优势。

再者,北宋年间,年号钱在铸造过程中会因为材料的不同,书法字体的选择各不相同,呈现的视觉效果及表达形式也存在差异性,这使得年号钱的艺术美呈现出了独特性。

(二)对称美

从中国传统习俗的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特别讲究对称,对称美也成为中国艺术发展史上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钱币的制造方面也将对称美发挥到了极致。

古代的布币、五铢钱均是以对称的形式进行铸造的,北宋时期的对子钱更是对对称美的完美展现,北宋时期的对子钱有的是在钱币与钱文上二者交相呼应,有的则是在钱文上采取不同的两种字体或同一钱文采取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这些都更加突出了北宋钱文的对称美。

此外,钱文的对称美还体现在书法笔法上,例如:北宋钱文中书法的特征极为多样,书法类型涵盖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形式,且这些形式的书法均在钱文内有所应用。

另外,北宋钱币书法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从而将对称美更加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在北宋钱文读法上也对对称性加以强调,如旋读、顺读等,进一步体现了钱文的艺术价值。

五、结语

北宋钱币书法艺术是古典钱币书法发展的巅峰时期,其具备的艺术和文化价值较高。对该时期的钱币书法进行不断挖掘和了解,不仅能够了解历史发展特征,还可为现今的书法艺术发展带来助力,为我国书法艺术的进步提供启发与支持。

参考文献:

[1]野云.凄美的宋代钱币之《宋钱的书法之美》[J].艺术品鉴,(31):-.

[2]野云.凄美的宋代钱币之《魂兮归来宋徽宗》[J].艺术品鉴,(34):-.

[3]刘秋韵.浅论宋代钱币书法艺术[J].汉字文化,(3):87-90.[4]黄瑞勇.钱币收藏应知应会[J].金融博览(财富),(2):56-57.

[5]陈新余.钱文书法:定格在中国古代金属铸币上的书法艺术[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6):66-7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