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s://m.sohu.com/n/461055589/作者:杨瑛来源:《品读》年第1期主讲人是乔晓光教授,一位剪纸艺术的研究者和创作者。他一上来就说,时间过得很快,文化消失得更快。战争、灾难、盖楼都不能使文化丢失,只有这个民族自己不重视、不保护才会丢失。安徒生是一个剪纸艺术家,他的童话从剪纸开始,边铰边讲,再写出来。三联出版社曾出过他的作品集《安徒生剪影》。挪威的凯伦·碧特·维勒是剪纸艺术家,挪威是个多雪的国家,维勒是爱织毛衣的女孩。她喜欢用剪刀把她看到的不同的雪花和北欧织毛衣的图案组合剪出,藏在床底下。藏来藏去,剪来剪去,就成了剪纸艺术大师。中国的剪花娘子库淑兰是陕西的农妇,生过13个孩子,10个死于灾荒疾病。她的作品是丰饶的母体,里面万物生长,颜色是大自然的各种颜色。她把各种颜色的纸剪成一个造型,贴成一幅画,她的剪纸里有复杂的仪式,有信仰。每幅作品的布局都是上为天,中间是人,下面是大地。我看到的几幅觉得特别适合做莫言先生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封面。莫言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蛙》使我想起的是另一幅剪纸作品,也是这样表达着《道德经》里的“天地之大德曰生”,隐约记得剪纸的人也是陕西人,却不知道姓名。作品是一只青蛙,简单朴素的线条好像来自陕西半坡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上的蛙纹,蛙腹中还剪出一只小青蛙,文学给这幅剪纸很多解读,蛙到女娲到生娃再到第一声啼哭“哇”,好像每一个汉字都和神话有关。库淑兰现已不在人世,她的剪纸集是台湾一家出版社在她活着的时候整理出版的,标价元,印刷质量高,剪纸作品跃然纸上,使人忍不住去摸那纸,才确定是平面的。同是陕西的郭佩珍的剪纸作品多为长卷,她是用剪纸讲故事的人。生命里的挣扎和生活的片段一点点落在红纸上,《我家住在黄河畔》《佳州忆事》,每当她拿起剪刀,她就成了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剪刀在纸里的弯转起伏,如同文字的起承转合,剪刀一落,处处是人影,处处是生命。林桃是福建人,她用原始的抽象的纹理剪出家里一切物品的样子,再把剪纸盖在物品的上面。就有了《饭勺花》《肩罩花》《猪脚花》这样的作品。她现在也去世了,活了岁。王老赏是河北的老先生,是个戏迷,他剪戏曲人物和脸谱。泥人张,剪纸王,这“王”说的就是王老赏,年生,年死。乔先生从外国讲到中国,从过去讲到现在,从他人讲到自己。乔先生用手艺创造电脑做不到的,他用中国剪纸为挪威、芬兰戏剧设计舞台。他的巨幅剪纸作品《出发》,在芝加哥机场的墙面上,林肯、卓别林、奥巴马等很多美国著名人物和抱着孩子拉着箱子的普通人一起《出发》,在创作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样使芝加哥和北京剪在一起,后来把芝加哥的天际线和长安街的水平线合二为一。他和前面说到的那个爱织毛衣的挪威艺术家凯伦·碧特·维勒曾做过以龙为主题的剪纸展。维勒剪出7枚龙蛋,寓上帝用7天创造出世界。7枚龙蛋的边缘剪的是各种各样的雪花,龙蛋里面剪出的织毛衣的线纹讲述了北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乔先生在无限的中国龙的文化里选择了一个成语,鱼龙变化,意为世事或人的根本变化。他悟到,没有人就没有龙。他用了黑色,“天地玄黄”里天的颜色。在创作收集素材的时候,他才知道民间有一种花纹就叫鱼龙纹。他觉得在创作中得到了神的恩典。乔先生曾派他的博士生两个一组去向民间剪纸艺人学习,一个整理作品,一个整理传记。他的学生的作品,有一幅以《父亲》为题,是四幅双手,背景是春夏秋冬,一圈圈的指纹和掌心的每一条纹路来自民间的剪纸花纹。*END原标题:《剪纸课》编辑:韩刚郭艳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