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著名、最普及的民间艺术品类之一,也是几千年来历代女人们的“专利”。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实物证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的剪纸图样,距今至少有年。唐代有剪纸招魂习俗,剪纸图案被广泛应用于木版雕刻、铜器饰纹、布匹印刷等其他艺术领域。宋代造纸业发达,纸品种类增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出现了窗花、灯彩等装饰性表现形式;同时期的蓝印花布、制瓷、皮影戏等都吸收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明清时期是剪纸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平度城乡,会“铰花”(剪纸)和“绣花”(刺绣)已成为每个女子必须掌握的女红手艺,从童年到出嫁,闺阁女子必须习之;技高者被誉为“巧媳妇”,否则,被贬斥为“拙老婆”,这是当时女子身价高低的标准之一。直到建国初期,剪纸一直是平度民间重要的居家装饰品,如窗花、顶棚花、墙花、斗盒花等,各种各样的剪纸遍布家庭的每个角落。
剪纸多以民俗信仰、时令节气、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寄托吉庆祥和的愿望,图案有花卉、蝴蝶、燕子、乌龟、麒麟、凤凰、十二属相、百鸟图、喜鹊登枝、喜娃娃、戏剧人物等等,题材十分广泛,有的取自现实生活,有的取自神话传说;图案在民间相互交流承传,技高者可达信手拈来、剪什么像什么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妇女的解放并大量参与社会生产和政治活动,过去在女子中相当普及的民间剪纸技艺渐衰,昔日极普通的女红手艺已被世人视为绝技。现在,平度民间习剪纸者十无一二,著名者有李秀芝,其作品“太婆剪纸”系列,在青岛市屡获大奖。
平度刺绣
刺绣也是女人们的看家本领。刺绣,平度民间称为“绣花”,为昔时女子专习之“女红”技艺之一。
刺绣已有几千年历史,在平度地区的出现年代已不可考。明清时期,出现了“四大名绣”,即: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以家族闻名的有“顾绣”,为明嘉庆年间进士顾名世家族所创的“画绣”。“鲁绣”亦较闻名。平度刺绣不见经传,但仍是民间女子必操之业,曾是经久不衰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
刺绣是以绣花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线,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平度民间刺绣多为生活实用品,如女人的绣花鞋、小孩的布兜兜、姑娘的嫁衣、手帕、门帘、枕顶、披肩、荷包等。所用工具平度民间称为“绣花挣子”,竹制,圆形,分内外两圈,将织物压入圈内挣紧扯平,方可刺绣。针法复杂多变,有乱针绣、束针绣、双面绣、辫子股等;花样有花鸟鱼虫、鸳鸯、燕子等,不可胜数。古时刺绣是衡量女子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所用又称“女红”“闺工”,待嫁之女无不在绣花上下一番功夫,如同读书男儿“十年寒窗”。
平度地区引进机绣工艺较早,手工绣花已不多见,偶有,技艺已今非昔比。近几年,平度民间出现十字绣工艺,技艺与传统刺绣不可比拟。
平度面塑
面塑算不上女人的“专利”,但也属于她们的看家本领之一,平度农村面食基本还是靠女人们操作。面塑是北方小麦产区饮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其源已不可考。平度面塑花样品种丰富多彩:办喜事,亲戚多做“喜饽饽”,在馒头顶部塑有花、枝、叶、喜鹊、鸳鸯等,颜以各种色彩,以示吉祥;春节,在馒头顶上盖红福字,或点红点,或做“枣饽饽”;正月十五做“圣虫”(“神虫”),蛇形,螺旋状盘起,“嘴”衔枣,眼以“墙扁豆”粒嵌之,冠和尾涂以红色,另有“刺猬”等;清明做“燕子”;七月七(七夕、乞巧节、七巧节)做“巧饼”,多为模制;小孩过“百日”(俗称“百岁儿”)做“长岁”“圈”等;老人庆寿做“寿桃”等等。至今,此风俗仍浓,且正走向商业化,在市区和一些镇驻地,出现了许多专业作坊,专事面塑业,很受群众欢迎。
作者/来源:人文小栈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