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剪纸传承校园普及专家论证会在宁夏银川举办。
来自宁夏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督管理厅、宁夏党校、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岩画研究院、宁夏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起就剪纸传承校园普及展开研讨。
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研发出剪纸+传统文化+爱党爱国+科普知识+教学内容开发文化传承创新性教学体系。经过研发团队三年的研发以及一年的非遗进校园试点工作,非遗剪纸艺术教材已走进全区50多家幼儿园及部分小学进行教学试点,研发制作多种种类的课程包,方便学校点单式选择,让学生从小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动手制作提升各项技能,校园“双减”变成“爽剪”,在寓教于乐中让同学们学到了内容知识点,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手促脑带动了孩子们手脑协调发育,专注力、想象力、艺术造诣每育能力、腕力的同步提升。
论证会中,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剪纸协会副会长伏兆娥、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围绕非遗剪纸艺术教材体系研发成果和实施案例进行汇报,各位专家围绕非遗剪纸艺术教材体系内容、举措、可实施性、意义、普及等各方面进行论证,群策群力、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为非遗剪纸艺术教材体系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二级调研员万亚平说,非遗剪纸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生命体的传承,应该扩大非遗传承的覆盖面,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把剪纸和旅游结合起来,用剪纸讲好宁夏故事,做好非遗守正创新手艺、守艺、授艺、售艺。
北方民族大学二级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武宇林说,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剪纸,有显著的特点,是一门吉祥艺术,表达的是人民美好的憧憬、愿望,是大家都喜欢和乐于去接受的,伏兆娥他们家族经过了四代的传承,技艺精湛、想象力丰富,适合于孩子们动手活脑,非常有普及意义。
宁夏党校教授龙升平表示,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致力于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融入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应用“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文创”等模式,拓展了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径,带动一方百姓学习技艺,增收致富。
通过论证,与会专家认为,非遗剪纸艺术教材体系内容丰富、体裁新颖、科学知识广泛,是非遗+教育双赢的成功案例,适应非遗文化发展现状,逐步从幼儿园、小学拓展延伸到中学及大中专院校,有助于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非遗知识,掌握非遗技能,提高审美水平,充分浸润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文化传承技艺如同血液般融入孩子的血脉,为中国“非遗”的发扬光大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
宁夏非遗传承人、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表示,将根据专家们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升教材体系内容,使教材体系更具权威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内专家的深入交流,更好更快地推动剪纸教学产业优势,坚持不渝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以宁夏为试点传承推广,并且不断走出去,让更多的文化传承人实现自我价值,为非遗的守正创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