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厘米宽的纸条能做什么这位衍纸手艺人用纸

01:23

张霁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

宽1厘米不到、长度不过30厘米的纸条能做什么?在衍纸爱好者卢道宇手里,可以卷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幸运鹿,也可以将梵高笔下的《星空》变得立体,还能演绎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摆件……

年出生的卢道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近十岁,年轻,优雅,又很娴静。她的工作室位于成都武侯区红牌楼街道双丰社区里面,在这里,她用一缕缕五彩的纸条,卷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五彩纸条进化史

演绎指尖上的艺术

衍纸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生活艺术,最初起源于15世纪的地中海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化,逐渐发展成将纸条运用卷、捏、拼贴组合完成的艺术创作,一般被运用于卡片、包装装饰、装饰画、装饰品等。

闲暇时间里,卢道宇都会为自己泡上一杯茶,坐在家里阳台上的小小手作台旁边,底板纸上绘出底稿,用专属的衍纸笔进行泪滴卷、月牙卷、流苏卷、圆锥卷等,卷出无数个形态各异的“小零件”,再通过胶水的粘贴形成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短短几个小时,一缕缕1厘米等宽度不到的彩色纸条经历了一场蜕变,幻化出各种姿态,拼接出成为一幅更加立体饱满的艺术作品。

衍纸这种指尖上的艺术,不仅考验手艺人手指部分灵活度,更重要的是作品创作背后的美学见解,在卢道宇的工作室里,一幅幅颜色、线条流畅、构图精巧的作品跃然纸上,相比传统的绘画,这种纸上的艺术更加立体,富有生命力。

“其实这些作品是由不同的“卷”组成的,而不同的“卷”模样虽然形态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均是在圆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卢道宇说。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自己的工具盒,衍纸笔、衍纸梳、衍纸尺……各个功能一一道来,现场演示起来。

土生土长成都人

衍纸卷出事业新天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卢道宇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与这个古老又时尚的艺术相遇,并成长为一名专职的衍纸艺术从业者。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卢道宇从网络中了解到衍纸艺术,她惊叹于这种用纸条演绎出的艺术创作,一下入坑。

简单、环保、上手快……这是卢道宇最开始对于衍纸艺术的认知。原来形态各异的“小零件”是衍纸艺术创作的基础,真正考验手艺人的是对于小零件的运用。

“我最崇拜的就是俄罗斯衍纸艺术家尤利娅,她能够将无数的‘小零件’玩出新花样,她巧妙利用纸张的柔韧性与线条感,堆叠出的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令人叹为观止。”说起自己的偶像,她似乎又有了更多的创作动力。

卢道宇现在在幼儿园教孩子们做衍纸手工。“我特别珍惜现在的教学过程,上课的时候一举两得,既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衍纸艺术……”为了让教学更加轻松,她专门制作了“教学仪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松卷、紧卷、三角卷、月牙卷、柳叶卷等形式一一展现,小巧精致引人入胜。

“风格”对于手艺人来说就是生命力,闲暇之余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保持创作力,“之前创作了廉政文化主题的作品,很受大家欢迎……”卢道宇拿起最新创作的由黑白红绿四色构成的“廉”文化作品介绍道,这幅富有传统水墨画风格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意境悠远。她还透露,接下来她将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创作一系列衍纸作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衍纸创作之路。

衍纸可与公益结合

在社区推广教学

两年前,一位年轻妈妈慕名而来,特意找到她想为孩子定制一件生日礼物,经过反复沟通她以孩子的名字作为基础,创作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立体摆件,让孩子惊叹不已。

“我记得那幅作品卖了元……”卢道宇回忆道。原来衍纸工艺不仅仅是消遣娱乐,它还能产生经济价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中她获取了更多创业灵感。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衍纸公益,如何通过公益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卢道宇下一步的目标。为了给衍纸注入更多的公益元素,她将自己的作品进行重新定位——“小巧精致、实用方便”,这样可以能够让大家更快上手,做成胸针、耳环、画作等都可作为手艺品售卖,卢道宇从这个角度切入,希望让自己的一技之长为更多人带来益处。

她和好友一起将衍纸工艺与社会服务中心结合,在社区间推动公益教学,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到这种上手快的手工创作,帮助更多的居民寻找到创业的机会,“比如可以制作具有地域特色明信片,比如可以和婚庆公司联系做立体请柬。”

如今,每周课程排得满满当当的她不仅为幼儿园的孩子启蒙教育,还为部分社区居民教学,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遍布成都多个辖区,尤其是居民的教学,她注入了更多的创业元素,让居民在休闲中寻找到创业的机会,不仅收获到手作的快乐,更多的是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