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一把刻刀、一片树叶、一盏台灯,黄继琳在窗前的工作台一坐下就是十几个小时,“我一般工作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这是常态。腰杆和颈椎都没啥子问题,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在北碚区雨台花园小区里,她的家中,各种资料、专业书籍堆满了书架;桌上、墙上和展示柜里,剪纸和叶雕作品陈列整齐。提起剪纸和叶雕,黄继琳神采奕奕,她操着一口流利的重庆话,语速很快。若不是鬓间的几缕白发出卖了她,着实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时年63岁的婆婆,更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就算是耍玩意,也要做出个名堂黄继琳与剪纸结缘大概有五十年了,她最开始接触剪纸完全是兴趣使然。70年代,娱乐活动匮乏,黄继琳从父亲收集的美术资料中发现了剪纸艺术,从此临摹钻研,一发而不可收。把剪纸当做营生的念头是黄继琳20年前萌发出来的。那年,她工作的纺织厂生意不景气,43岁的黄继琳提前退休了。“从小妈妈就说,你一天就知道做个耍玩意。我就是不服输,我非要把耍玩意做出个名堂来!”黄继琳那时候就想检验一下,坚持了这么多年的爱好能不能产生效益。年,黄继琳的第一张剪纸卖了1元钱。退休之后,黄继琳就有更多的时间钻研琢磨,随着技术的增长,价格也水涨船高,当时她卖出最贵的一张剪纸赚了20元。当年,她每个月的工资元左右,而她出售剪纸的第一个月,就已经赚得比上班多了。从此,黄继琳更加热爱剪纸,也开始在各地的比赛中崭露头角。“我在纺织厂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很拔尖,厂里评比总是第一,第二名。别人说我不得行,我非要把它做好。”黄继琳倔强的性格,也让她在剪纸领域有所成就:0年,她创作的剪纸《春之彩》获“第四届中国黑龙江剪纸艺术节”金奖。1年,荣获“重庆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至今,她得过的奖状,奖杯堆满了半个柜子。传承也需要创新,千人一面是弊病谈及重庆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继琳不免忧虑:“大部分重庆剪纸基本风格的类似,是一个弊病,要千人千样不能千人一样。”她认为,目前重庆剪纸中,各家组织凝聚力不够,程序又较为复杂,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全靠各位大师各自创作;而一些剪艺公司,又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的展现。目前,黄继琳致力于“套色剪纸”的创新。黄继琳的“套色剪纸”,是以传统剪纸为主稿,将各种彩色剪纸按部位套粘在主稿上的剪纸方法。“可惜我现在没有时间,很多想法、很多腹稿都没有机会实施。”黄继琳希望以儿童特色和地域色彩作为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黄继琳也在钻研叶雕技术,她认为叶雕是剪纸的延伸,也是一种创新的方式。方寸乾坤下刀刻,人间百态入叶来一片叶子,要经历浸泡漂洗、防腐处理等多项工序,才能成为叶雕工艺品。而在其中,选叶又显得尤为重要。谈起选叶技巧,黄继琳如数家珍:“爬山虎的叶子很好做,最接近纸质,而且颜色还有渐变色,紫荆花叶子很脆很容易断,用得最多的是梧桐树叶和黄桷兰叶,比较好采。”黄继琳对叶雕有着自己的理解,“要保存叶片的完整性,它首先是一枚叶子,然后才是艺术品。”黄继琳的叶雕作品中,都尽量保留了主经脉和叶片的完整性。路上同行伴益友,学海遨游有良师刘昌贵是从事重庆叶雕创作的“第一人”,他与黄继琳是相识二十余年的“艺友”,也正是在他的带动下,黄继琳才开始从事叶雕制作,两人共同合作叶雕《牧羊女》《傣乡》。“刘老师的叶雕艺术感更强,更多靠构图来呈现美感。”黄继琳这样评价她的艺友,“刘老师擅长油画、版画,而我缺少绘画基础,每次构图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她又一次强调时间。“如果说谁对我的帮助最大,那一定是靳贺年老师。”谈及靳老师,黄继琳的眼中泪光闪烁。她与靳老师相识在全国剪纸会议上,那时,靳贺年老师成名已久,黄继琳小心翼翼地去请教问题,没料想到靳老师毫无架子,倾囊相授。自此,两人互通来往二十年。黄继玲拿出了靳贺年给她邮寄的三箱材料,其中有专业书籍、原始画稿,甚至还有靳贺年的笔记,其中记载了他创作的心路历程,最后一页的日期是年12月。“这些是我会经常翻看的,还有很多都收起来了,他觉得什么对我有用就会给我寄,这些都是我的无价之宝。”谈起靳贺年,黄继琳目光柔和望向远方,“我也常常去看望他,他是真心热爱剪纸,希望剪纸得到传承,而不是沽名钓誉的人,我非常尊敬他。”黄继琳介绍,得益于“大师带徒”计划、“传承人”计划以及“民间技艺进校园”方案,目前正值剪纸传承的“第二春天”。截至现在,黄继琳指导过的学生已经有几千人。其中,梁世惠是她最得意的徒弟,于年被评为重庆市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剪纸),是她第一个被评为大师级别的徒弟。不过,繁忙的工作也让黄继琳很少陪伴家人,老公曾对她的尽心尽力抱怨:“你啥子都管好划不着嘛。”她回复道;“我啷个办吗,我不做人家啷个学嘛,做都做了就要把它做好嘛。”正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黄继琳在重庆的名声越来越大,被越来越多的活动所邀请。去年五月,还被评为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正值年初,黄继琳展望新年:“荣誉都是鞭策,成绩都是起点,新一年要做出好作品。”(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