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在京城引起极大反响。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二百余件艺术品同时亮相,这在中国美术馆史上实属首次,将其称为“艺术盛宴”一点也不夸张。在短暂的展出期间,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睹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安迪·沃霍尔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
毕加索《花瓶旁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
毕加索《带鸟的士兵》
这些作品,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捐赠。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著名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他们捐赠了一百余幅作品,其中就有四幅毕加索的作品。这些捐赠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收藏的基础。
面对这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人们该如何去欣赏?这些作品又蕴含了怎样的意义?不妨跟随本刊,一起来听听艺术家的解读。
1多情毕加索情感经历串起画风变化
毕加索(-)
中国美术馆的“美美与共”展出,汇聚了毕加索、达利、沃霍尔、珂勒惠支等众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此重量级的展出,自然吸引了大批孩子和家长前往参观。展出期间,中国美术馆的门前,每天都会排起长龙。更为火爆的是,展出的最后一天,观展的人群排起了长队,人群沿着五四大街往东排,到了路口再向北,然后顺着美术馆东街,一直排到了三联书店西侧。
尽管此次中国美术馆用了好几个厅来陈列展品,但对于这次展出的包括油画、版画、雕塑以及摄影作品在内的两百余幅作品而言,这些空间仍然显得“局促”。
中国美术馆的此次“艺术盛况”,也引起了当代艺术家陈皖山的注意。陈皖山与中国美术馆有特别的缘分。年,陈皖山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刚毕业的他便成为中央美术工艺学院(如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的一名老师。年1月,陈皖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创作的人体艺术展,那次展出,在当时同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陈皖山奔赴美国,近距离接触西方艺术的创作理念和实践。年,他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不合时宜》个展,通过作品展示了一名在东方文化滋养下的艺术家,多年来对于西方艺术的理解。
提及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美与共”国际艺术作品展,陈皖山首先谈到的就是毕加索的四幅作品——它们也在展厅中最为显著的位置。
人们对毕加索最为熟知的是他浓郁的立体主义风格。陈皖山介绍,立体主义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非洲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形式的冲击,一群不甘守成的艺术家,为了打破了西方古典艺术形式对理性和视觉秩序的教条,在单一画面里对绘画对象釆用了多视点和全方位描述的方法,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众多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启蒙者。“立体主义的主要表现手法一直被毕加索珍视,并在他的不同时期风格中得到使用,本次馆藏展中毕加索的四幅晚年作品,仍然可以找到他多年前立体主义的芳香。”
《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中,男人和女人脸部的正面和侧面,奇妙地组合在一个平面里,而《带鸟的士兵》一画中,士兵的手指像刚学画的孩子一样,指甲画很夸张,手指非常粗,手指长短比例失调,“这些都是毕加索很典型的画法。”
毕加索高寿且多产,一生创作了接近4万幅作品。在学术界,一般将毕加索的创作生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以及田园时期(-)。有趣的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毕加索,一生中与很多女人有着非常密切的交往,他与这些女人的交往,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因此,有不少研究者开玩笑说,毕加索每一种新的绘画风格背后,都隐含着一段或浪漫或哀婉的感情故事。
蓝色代表忧郁,年至年,正是毕加索迷茫、压抑的阶段。年,毕加索住进了巴黎蒙马特高地一个叫“洗衣船”的阁楼,在这里,毕加索遇到了费尔南多·奥列维埃(FernandeOlivier),她成为毕加索的模特,两人后来相爱。或许是有了爱情的滋润,毕加索的画笔下呈现出快乐而明亮的色彩。这一时期也成为毕加索的“粉红色时期”。
年,毕加索结识了“野兽派”泰斗马蒂斯,两人也开始了一生的交往。毕加索从马蒂斯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试图将其艺术特色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年,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诞生,这是他在绘画艺术上新的探险,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毕加索抛弃了此前所有在绘画时要注意的元素——对自然的模仿、古典美、协调的比例以及透视法等。在这幅画面里,画家把这五个人物不同侧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同一个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进行了结构上的重新组合。这幅作品最初问世时,被艺术界主流看作惊世骇俗之作,不少人大骂他鄙俗。但毕加索的探索吸引了不少年轻艺术家的注意,乔治·布拉克就是其中一位。布拉克被这幅作品所打动,他和毕加索一起,致力于立体主义的发展。这幅画之后的十几年时间,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亚威农少女》也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年,毕加索邂逅了艾娃·维谷(EvaGouel),艾娃也激发了毕加索的创作欲望,使得他在立体主义风格的道路上大刀阔斧前行。可惜的是,年艾娃得了癌症,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毕加索非常伤心,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的生活就像“地狱”一般凄惨。
年,毕加索在罗马邂逅了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奥尔嘉·柯克洛娃(OlgaKhokhlova),奥尔嘉也成为他的第一任妻子。据记载,毕加索在给奥尔嘉画肖像时,她提出了非常简单的要求:要看得出是她的脸。与此相应的,毕加索似乎远离了立体主义风格,在他的作品里出现以往不曾有过的主题:宽袍披身的人物和古代神话女神,这便是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上世纪三十年代,对于毕加索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格尔尼卡》(Guernica),这是他超现实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年4月,德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毕加索悲愤至极,决定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创作壁画,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抗议。这一时期,毕加索与妻子的婚姻走到尽头。此时,女摄影师、画家兼模特多拉·玛尔(DoraMaar)成为了他的情人之一。在创作《格尔尼卡》时,多拉·玛尔参与并见证了它的诞生。作为摄影师,多拉·玛尔拍摄了毕加索作画的全过程,同时,她作为毕加索的“缪斯”,为毕加索贡献了灵感和形象:在《格尔尼卡》中,为了展现母亲失去孩子的悲哀,毕加索以多拉·玛尔为模特画了一系列《哭泣的女人》。
年夏天,65岁的毕加索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瓦洛里斯度假,毕加索开始融合多种艺术风格,作品中逐渐呈现返璞归真的意趣。在瓦洛里斯这个以制作陶艺为传统的滨海小镇(靠近戛纳),毕加索像个孩子一样,沉迷于陶艺的乐趣中。陶艺还给他带来了一段姻缘:72岁时,毕加索邂逅了陶瓷店销售员雅克琳·洛克(JacquelineRoque)。后来,雅克琳·洛克成为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陪伴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
2沃霍尔“复制”的世界名画
比原作更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