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1幅大型古代石刻艺术精品拓片来广州

7月15日,由南越王宫博物馆、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共同主办,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承办的“楮墨留真——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在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选取了河南省巩义、登封、洛阳、安阳等地的21幅大型古代石刻艺术精品拓片,以“巩县石窟与宋陵”“中岳汉三阙与碑碣墓志”“灵泉寺石窟”三个部分呈现。展览展出的拓印作品从东汉至宋代,有宗教造像、碑碣墓志、建筑构件,表现了古代生活、神仙思想、书法艺术等丰富内容,其跨度之大、范围之广,弥足珍贵。

石刻宝库,精品汇聚

河南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遗产众多。省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处,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有16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石窟寺摩崖造像,当中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灵泉寺石窟等更是家喻户晓。本次展览挑选了巩县、登封、洛阳、安阳等地的精品,时代跨越汉唐直至宋代,其艺术风格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石刻内容丰富,有摩崖石刻上的佛像,有祠庙石阙上的浮雕,有碑碣墓志的碑文及建筑构件上的纹饰等。

本次展览的石刻作品中,最为珍贵的是巩县石窟皇帝礼佛图及皇后礼佛图,为国内仅存。此二图将浩大的礼佛队伍分三行展示,在前导引的僧人,虔诚礼佛的皇帝皇后,为帝后提挈衣裙的宫女,高举扇子华盖的侍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多年前北魏皇室礼佛的盛况。

巩县石窟中还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飞天,以生动自然、轻盈灵秀而闻名于世,是飞天雕刻中的代表作。飞天起源于古印度佛教经典,它是自由快乐的天神,通过跳舞、演奏音乐、焚香散花来侍奉佛祖。画面中,飞天一手拿着莲花枝,一手托着莲花蕾,体态修长、薄纱透体,飘带自脖后绕至两肩前再翻到腋下向后飘扬,自腰肢以下向上折曲几乎达到90°,加上身后飞舞的彩带和下面的五彩祥云,给人的感觉真像是在空中缓缓落下、轻轻飞舞的一片羽毛,因此比别的飞天更具轻盈、飘逸之美,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飞翔感。

本次展出的石刻作品中,时代最早的是中岳汉三阙,为东汉太室石阙、少室石阙、开母庙石阙的合称。中岳汉三阙位于河南登封市,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三阙形制相仿,每阙均为对称的东西双阙,皆刻有阙铭和画像,画像内容丰富,包括人物、车马出行、宴饮、百戏、蹴鞠、斗鸡、猎兔、驯象、动植物等,直观地反映了汉代思想观念和生活娱乐。三阙为研究汉代中原地区庙阙制度、建筑形制、汉代画像及书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除了图案外,碑碣墓志上的文字也是石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碑碣文体有碑颂、碑记、墓志;书体有篆、隶、魏、楷、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记录着历史社会演进的方方面面。

而龙门石窟的北魏碑刻,是反映魏碑体书法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次展览的“龙门四品”即《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为清代黄易(小松)最早在龙门石窟的拓碑,字体方劲雄奇,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古朴醇雅,堪称造像题记的代表作,在艺术境界上开创北魏书法艺术的高峰,以其特殊的艺术趣味成为魏体楷书的典型。

除了龙门四品外,此次展出的《袁安碑》同样也是书法史的杰作。它是东汉名臣袁安的墓碑,碑文字体为篆书,因为汉代以隶书为主,篆书碑刻极少,所以《袁安碑》是难得的汉代篆书珍品。

本次展览中的石刻作品散布在河南省内各处,当中不少是依托山崖开凿的,属于不可移动文物。通过“楮墨”(纸和墨),把石刻上的图文复制“留真”于纸上,使立体雕刻变成平面图案,让厚重石刻变成便携拓片,跨越千里来到羊城展出。

中西交流,兼容并包

河南位居中原腹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处。本次展出的佛教石刻造像拓片,包含异域文化因素。被誉为“中原莫高窟”的安阳灵泉寺石窟群中,有迦毗罗神王以及那罗延神王浮雕,其形象已摆脱了古印度佛教的容貌,这是佛教中国化的体现;但是迦毗罗神王身上的盔甲受到粟特人祆教因素影响,盔甲上有兽首及人脸形装饰;两神王分别脚踩鹿形怪兽及牛形怪兽,这与古印度佛教造像中脚踩动物的守门武士颇有相似之处。神王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多元、兼容并包。

据介绍,该展曾于年12月在巴西艺术博物馆展出,促进了中巴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本次《楮墨留真——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来到羊城,让远在南海之滨的广州市民,领略河南古代石刻文化的艺术价值,了解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加深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思想认识。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图片由许建梅拍摄)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