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全国最大剪纸生产基地,领略河北这个千

转眼间,时间的车轮已经进入腊月,年春节的脚步近了。“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说起过年,不自然地想起这首童谣,过年,是孩子们一年中最为盼望的时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集中体现的时候。

现在因为环境问题,有的地方已不让放鞭炮,一些习俗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装点过年气氛的几样东西是不能少的,比如贴对联,比如贴窗花。

一双巧手拿起一把剪刀穿梭于红纸之间,瞬间各式各样的窗花便跃然而出。这样的窗花又叫剪纸,在河北说起剪纸,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张家口蔚县。

其实,在衡水有个千年古县也藏着源远流长的剪纸文化,它就是阜城县。近日,我走进阜城领略了千年古县剪纸艺术的魅力。

“世界剪纸看中国,生产基地在阜城”,走进位于阜城历史博物馆三楼的阜城剪纸艺术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句话。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在现场剪纸作品的展示中,我对衡水阜城有了初步了解,第一次来到这个县,没想到阜城的剪纸文化这么源远流长,而且是全国最大剪纸生产基地。

阜城县的名字原来是这么来的

阜城县位于衡水东部,京杭大运河左岸,东临齐鲁,北靠幽燕,地理位置自战国时期就十分重要,被称为“齐鲁燕赵之会,南北要枢”。背靠大运河,又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个县源远流的长文化就可见一斑了。

阜城县名字的来历,据了解,自西汉高祖年间,为求物阜民丰,取《尚书》“阜成兆民”之意,故为阜成县,后改“成”为“城”,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年,阜城县被列入“河北省千年古县”。顺便说一下,保定阜平县的阜字也是这个含义。

阜城县的剪纸艺术是这么来的

阜城剪纸来源于当地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有的魅力绽放出绚烂多姿的风采。

古时候,女孩子十三四岁就开始学“女工”,刺绣是必修课,这刺绣中的花样,就是阜城剪纸形成的直接源泉。相传,阜城剪纸始自金元时期,有一位姓陈的纸糊匠沿大运河营生,他心灵手巧,擅长扎纸活、糊顶棚。

每当扎完灯笼或糊完顶棚后,他都要用红纸剪成花鸟鱼虫的形象贴在四周,借以来烘托喜庆气氛,深受大家欢迎。后来,人们学着他的样子,自己剪花贴在顶棚上、墙壁上、窗户上,阜城剪纸逐渐形成。

到了近代,阜城剪纸加工技术在陈集村王万田老先生手中进一步发扬。上世纪五十年代,王老先生从师于天津西关万盛栈1号花样铺学艺,年回家乡支援农业生产之余,通过对其他派系剪纸的潜心研究,形成了风格独特、别具魅力的阜城剪纸。

据了解,目前除以点染为主的张家口蔚县剪纸外,其他派系的剪纸,都在阜城人手中剪出。

艺术风格呈现四大特点

阜城剪纸以传统的中国绘画为基础,并保持中国画的写意、工笔等诸多形式,兼收并蓄古今各地剪纸艺术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效果既有粗犷豪放,也有严谨逼真。其“刀功”,既遒劲有力,又流畅宛转。表现在作品上,虽线条细如发丝,但流畅优美,纹理清晰,欲断还连,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与其他派别的剪纸相比较,更具意境和深度。

阜城剪纸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阴阳相间,线条流畅。二是色彩单纯,形象鲜明。三是构图严谨,造型优美。四是技法讲究,刀功巧妙。阜城剪纸易学难精,最注重刀下功夫,没有若干年的勤学苦练,无法将剪纸的神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单看这些自制的刀具,就知道这刀工如何了。

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阜城剪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市九大文化产业之一,阜城文化产业名片。

近年来,阜城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具有阜城特色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剪纸文化产业,建设了剪纸博物馆、剪纸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了剪纸协会,摸索和总结出染纸、设计创作、刻刀、剪纸、营销等一条龙产业链条,在实现市场价值的同时,保护传承了民间文化。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阜城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民间剪纸加工和集散地,形成了以崔庙陈集为中心,包括小息村、大息村、普城寺村在内的八个剪纸专业村,辐射周边两市四县十几个乡镇四十多个村,从业人员多人,年产值过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大中城市。

注:作者何贵民本文为原创,图片均为现场拍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