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纸墨传情之苏州书画装裱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s://m.39.net/baidianfeng/

说到中国的书画艺术,就必然要说到装裱,中国书画一经装裱,就能显出笔墨的韵味和风雅的格调。苏州裱画,在历史上名气很大,被专称为苏裱。苏裱起源于宋代。据画史记载,北宋时,著名书画家米芾家里就已有专做装裱的苏州匠人。“春雨一帘苏子赋,秋云半壁米家山”,米芾书画的韵味与苏州艺人的精心装点是分不开的。明代中叶时,苏州装裱进入全盛时期,周嘉冑在《装潢志》里对此推崇备至。明代时苏州文人荟萃,许多著名的书画家云集苏州,因为苏州史称“吴门”、所以这批有共同地区特征的画家被统称为“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同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称“明四家”。进入清代,特别是乾隆时,大批苏裱艺人被召至北京,乾隆皇帝著名的三希堂里就留下过许多苏裱艺人的手泽。他们的手艺名震京城,被认为“超前绝后”。

苏裱分为三类:一是“红货”,指节庆婚丧时所用各种对联立轴,也叫“红帮”;二是“做交行”,指装裱一般书画作品、空白条幅等;三是“白货”,专门装裱名人书画。苏裱技艺全面,讲究配纸、绫绢、轴头、轴杆等材料的质量,衬边用纸,绫的色彩、花纹追求和谐淡雅。

68岁的范广畴,从事苏裱已有半个多世纪,是当今苏裱行业的代表人物,可谓身怀绝技。看似只有一层的的字画,他也能够把它揭开来,经过在水中的特殊操作,就能把它完整地分为两层。有时候侯画上有画,分层后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鉴别古字画的真伪特别有用。就因为纸能揭开,所以在书画行业,自古就有了以假换真、调包作伪的事。

修旧字画,第一步要揭,也就是把字画从原先的裱背上揭下来,揭下的字画往往满面尘埃,便要洗。现在洗字画用的大都是化学药剂,但在过去,艺人们用的却是高梁酒,实际上是烧而不是洗。用60度左右的烧酒烧是装裱行业的传统做法。烧之前,外边一定要用湿毛巾围起来,把酒围在中间,这样才不会把画烧坏。如果用化学药品洗一定程度上会伤画,而用酒烧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用酒精烧过的字画会逐渐变白,得到一洗如新的效果。

苏裱的特色在于选料精良、做工精细、格调清雅。明清时代,苏裱得益于吴门书画的滋养,明四家的笔墨里有吴中山水的风光,丹青尺幅外是苏裱的精良。书画离不开装裱,所以书画家往往与裱画艺人结成良师益友的关系。这有点像过去的戏班,名角要配好衣箱,好戏要有好锣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