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此中诠释的是:天地万物自有规则在运行,凡事践行当需遵循自然规律。中国深厚的文化滋养了文人雅士们寄情山水的表意方式,在水墨间不断构建出“物我泯一、心物交融”的静逸妙境。
刘建忠的扇面作品
无论画幅大小,都应当倾注全部的精神,如此方能成就精品。这便如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所言:“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注静以一之,不精则神不专。”当代山水画家刘建忠多年来潜心耕耘在山水笔墨间,无论画幅大小,均可见其静心之痕,今日就一同探访刘建忠的扇面山水。
刘
Liu
建
Jian
忠
Zhong
刘建忠,字苍石,号溪霞闲人。漆伯麟弟子,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年出生。自幼热爱绘画。年参军入伍,退伍后于年师从漆伯麟作画至今。
刘建忠的扇面作品
在扇面上题字作画,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将山水之境映于扇面,持扇人的独特气宇便在一开一合、一拂一袖间弥漫开来。彰显身份与品味并非画家的本意,抒情达意才是执笔者的内在驱动力,而“天人合一”的境界锻造,更是让扇面历久弥香。
刘建忠的扇面作品
观刘建忠的扇面山水,带有高古朴拙的韵味,在浓淡干枯间凸显了画家追求简淡清逸的趣味。其用笔简练疏淡,柔美与刚劲兼容,用墨设色平衡且巧妙,让整体画面可见清雅之韵又可寻厚重之感。
刘建忠的扇面作品
泛舟而对谈,远处亦有鸟啼与风涌;立于庭前,观远处云雾缭绕之势;登高而望远,俯山下湖面点波之状;夜月下,孤舟与钓翁并排等。此般世外桃源的场景均被刘建忠以笔墨直观释于纸面,让人不觉沉浸于境中,不忍离去。
刘建忠的扇面作品
在这静谧清逸的山水之境中,似乎隐藏着另一个诗意的世界,我们尽可在这山云变幻中,静听鸟啼花开,细观高山流水,坐看云卷云舒,感受万物鲜活的律动。
刘建忠的扇面作品
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的美不在外在符号,而在于画家所寄寓的精神思想,独特的笔墨造就了别样的意境,而观者不同的修养与感官亦让画中的内在意蕴无限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