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帖应该临得多像才算基本过关

文/杨中涛

北魏司马显姿墓志

学员鹏翔:我现在的书法学习遇到的难题:1、魏碑与唐楷混淆了。2、长横与长撇角度之惑。3、笔画怎么写才会干脆利落?总的来说,在临写魏碑过程中,临得有几分像为好呢?

杨中涛:要说临帖的理想值,当是“十分像”是最好。但这种要求呢,肯定只能是停留在理论假设的层面上。因为从古到今,除了精心制作的复制本,从来没有人能够以临写的方式,使自己的临作与原帖一模一样。

临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旧有书写习惯,吸取古人在结字、用笔以及章法处理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扩大我们的眼界,从而有利于我们对于中国书法史及以书法艺术,有着更为整体的把握。

每个人的天资、学习经历、见识不一样,因此不同的书法学习者,对于同一个法帖的临写,临帖作业的效果肯定也不一样。不同阶段的书法学习者,对于同一法帖的理解和取舍,也不尽相同。

北魏元略墓志

其次,有的人对于此种字体更容易上手,而有的人则对彼种字体更有感觉。比如张三对行书的感觉比较好,李四对于草书的整体更有把握,而王五可能觉得临写篆书更容易。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那么对于临帖,究竟临得有多像就算是基本合格了?这个其实也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大致说来,临得大约有五、六成像,可能算是基本及格了。如果能够临得有七、八成像,应该可以算是良好了,别人也一般能够看出你临的是什么法帖。

如果能够临得有九成像,那就算是比较优秀了。真正临得所谓的“十分像”,也就是百分之分像,说实话,我还真没有见过。花费大量时间、精心手工制作的复制本,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北魏墓志名品(3)(收录多个华丽飘逸风格的墓志)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34.8购买

对于你目前的三个临帖疑惑,我此前已经给出了一个方案:少写多思考。也就是要减少临帖的数量,对于每个字的笔画,多分析,甚至可以拿直尺去量一下这些字形的长短、角度等数值。这些分析工作,在临帖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去做一下的。

不进行思考,而临写很多的内容,作为临帖多年的书法学习者,这样做的效率可能就比较低了。等迈过了这个关卡,我们又可适当加大临帖量。我们讲要加大临帖量,是针对不敢临帖者来说的,对于已经敢于临帖者,我们则要建议,要将临帖量和临帖速度都降下来才行。

也就是说,我们的临帖方式,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北魏元钦墓志

学员星光灿烂:学篆书,从简书入门,总感觉简书虽说是墨迹,但写在竹简上和写在宣纸上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杨中涛:这个差异肯定是有的。但二者的差异,对于我们进行的临帖实践活动,并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之所以要临写楚简,是因为它们是我国战国中晚期的成批量手写墨迹,能够让我们了解和分析先秦时代人们,是如何完成篆书的日常书写。

简牍精编字帖:楚简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2.1购买

简牍材料主要是竹简和木牍。这两种原材料在作为书写材料之前,都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前期制作工作,比如削平后还要放干。这个放干程度究竟有多干,在实践当中,肯定有时不怎么干燥时就拿来使用了。

楚简墨迹

因此在楚简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字形比较洇墨,导致笔画模糊不清。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极有可能就是所使用的简牍还没有完全放干,或者已经放干但不小心沾上了水。

在我们所使用的临帖纸张中,有生宣和半生半熟的纸张,笔画效果也不太一样。笔画在纸张上所显现的效果,与纸张的厚度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使用牛皮纸信封来写,就不怎么洇墨,与拿毛笔在石板上直接写字的效果差不多。

楚简墨迹

由此可见,我们在临写简牍墨迹时,使用不同类型的纸张,效果自然也有所不同。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自己找一些竹简和木牍来临写,以感受一下使用简牍写字的效果。总而言之,我们只要坚持临帖,就必能取得进步。

共勉,并祝进步。

.10.07

#书法学习问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