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四大民间艺术的代表门类和代表人物中,有着“剪纸王、泥人张、毛猴孙、面人汤”的说法。然而目前来看,只有泥人张还在稳步的发展当中,毛猴孙已经是鲜见踪影,面人汤和剪纸王也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是中国四大民间艺术的一颗夺目明珠,很多人不愿继承,唯有他......
“泥人张”我们在前面的一篇文章里已经做过详细地介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我们来简单说说“毛猴孙”和“面人汤”。“毛猴”是北京特有的民间艺术,北京孙家当列首位。它被称作“北京毛猴”又名“中国蝉蜕”。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主要就是让“毛猴”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再现中国的市井文化。同时“毛猴”又极具幽默与诙谐,将人生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做成毛猴的材料都是中药,它的头是用蝉蜕的头做成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一种叫做辛夷的中药做成的,辛夷就是秋季里玉兰花形成的花骨朵。
“面人汤”面塑是清末时期汤子博首创的,他用深厚的国学和艺术功底集百家之所长确立了“面人汤”面塑流派的地位。“面人汤”的面塑不仅形式多样,题材也是十分的广泛,而且用料从最初的面粉也拓展到了陶、木、泥等等。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汤子博工作室,从此“面人汤”从民间艺术登上了艺术殿堂。然而“面人汤”由于第三代传人英年早逝,不得不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毛猴孙”,也不是“面人汤”,而是中国的剪纸艺术。我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一些考古活动中发现,剪纸艺术早在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剪纸多是女子参与的活动,所以也被称为是女性的艺术。在很多北方地区,剪纸可以说是女性必须要学的一种技术。剪纸可以说既是她们的语言也是她们的人生。那个时候可以说只要是个妇女就一定会剪纸。同时剪纸也是衡量古代妇女是否恪守礼教的一把标尺。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及其低下的,她们所有的行为都要遵从传统道德,都要为道德服务。在很多的剪纸作品中都表现出两性和谐和女子孕育生命。
从技术上来讲,剪纸就是在纸上进行镂空雕刻的艺术,让它呈现出你想要表达的形象。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经过长期艺术和生活的实践,把剪纸这项艺术千锤百炼,使其一天天的完善起来,最终形成了以剪刻和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在民间,剪纸多是取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风俗节日。人们用剪纸的形式来表达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还有的一些作品也表达了人们祈福辟邪的心愿,追求生活的真善美。
中国四大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王”说的是张家口蔚县的民间剪纸,代表人物是解放前的民间艺人王老赏。王老赏不仅是著名的民间艺术大师,也是蔚县剪纸开宗立派之人。现在有着“中国民间艺术家”称号的周淑英、周广等人正在秉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剪纸艺术,使其能焕发新的活力。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去继承和发扬一些古老的民间技艺,这也使得不少民间艺术逐渐走向消亡。在湖北钟祥市有一位民间剪纸艺人,他叫江学文。
江学文本身的职业是一名新闻中心记者,看到他你很难把他和剪纸联系在一起。“我喜欢剪纸艺术,已经坚持了十年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剪纸和了解非遗制作,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江学文最初也只是自己随意剪一些图案,后来他听说蒙古林格尔县是“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就毅然决定去寻访民间艺人,学习剪纸。得到了内蒙古剪纸协会副会长的指导,江学文的剪纸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他每天都要剪两三幅不同样式的图案,每幅大概耗时半小时左右。复杂一点的要两个小时,如果是制作一幅精品的话,至少需要两三天。
虽然现在很多剪纸图样都能用机器雕刻出来,但是江学文更喜欢传统的手工剪纸。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他还在当地免费教人们学剪纸,还在网络上分享剪纸的过程,目前他已经拥有六万多粉丝了。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江学文去继承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并且将它发扬光大。如您喜欢上文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