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于年5月26日列入吉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查干湖鱼皮制作成品包括鱼皮画、挂件、摆件、饰品、家居用品等,鱼皮用料包括胖头鱼、鲤鱼、黑鱼、三文鱼等鱼皮。鱼皮画制作经过选鱼、去皮、防腐、定型、晾干、画稿、裁剪、拼接、缝制、粘贴、装框等多道工序,完全由手工制作。一幅幅鱼皮画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制作者都是心灵手巧的女性,她们就像古代的女子,安静地坐在那里,手执刀剪,轻拈针线,优雅静美,古老的“女红”就这样传神再现。传统鱼皮镂刻和剪贴画曾被称为“无纸剪纸”。传统的图案艺术种类繁多,早期渔猎部落的人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形象生动,美观别致。鱼皮画图案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之上,吸收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查干湖鱼皮画种类丰富多彩、造型各异。查干湖鱼皮画制作技艺就是利用查干湖的野生鱼,对其鱼皮进行加工处理后,进行裁剪缝绣做画,从早期祭湖的萨满图腾到现在生活中的各种鱼皮饰品挂件等,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点及独特的制作工艺。早期的查干淖尔人就知道用鱼皮来遮挡身体,也就是鱼皮服饰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这种简单鱼皮服饰变得越来越精美的同时,又开始用鱼皮制作各种图腾、挂件、饰物等生活用品。古老的鱼皮剪贴技艺是现代鱼皮镂刻与剪贴艺术的根,如果没有先人的鱼皮纹饰剪贴技艺,就不会有现代人的鱼皮镂刻画和剪贴画。查干湖鱼皮画的制作方法独特,传统原生态的工艺是:先扒下鱼皮,用木刀反复刮使鱼皮柔软,再用苞米面糊给鱼皮去腥,搭在地窖里晾1至3个月,最后钉在木框上风干,然后才能用于制作鱼皮画。作画时,先在纸上设计画稿,根据画稿用硬纸板制模,然后按图形分解剪裁下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鱼皮,最后将剪好的鱼皮用胶粘到画板上,一幅鱼皮画才算完工。现代工艺制作鱼皮画,首先必须对鱼皮进行加工处理。手工费时大约7天,要经过剥制,晾干去鳞、晾晒鱼皮、捶熟、漂色等许多细致环节。先扒下鱼皮、去鳞、去油脂。用药水泡发鱼皮,取出平铺晾干,然后用机器反复揉搓,打磨,上光,最后定型现代工艺熟制出来的鱼皮比传统方法在保存时间,颜色,纹理,质感更形象、清晰、耐用。鱼皮画分为粘贴、镂刻、缝绣三种。粘贴画制作较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后选好底衬,再选适当的鱼皮进行剪制。这一步骤特别重要,首先要确定粘贴的部位,来选择鱼皮的颜色,剪完之后,就可往底纸进行粘贴了,一幅鱼皮画也就完成了。适于粘生活方面的事物,还有动物、人物等等。鱼皮镂刻是先选好鱼皮,一般都是选择比较大的鱼皮,有阴刻和阳刻两种,在鱼皮的反面进行勾画(也可直接剪制)经过剪刻完成。此种方法不适于剪刻过于复杂的图形,因鱼皮质地较硬而厚,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二张画而已。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传统手工制作方法。鱼皮画根据鱼的大小、身体部位的颜色来进行创作。取材多是松原当地查干湖的野生胖头鱼鱼皮,创作内容也是松原著名的渔猎文化——查干湖冬捕为素材,所以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多年的艺术创作中,缝绣制作鱼皮画工艺也是最复杂、最精准,最生动、最逼真的一种展示鱼皮画的方法。由于制作工艺复杂、难度要求高也是鱼皮画制作中最难掌握很难制作的,因此手工缝绣鱼皮画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的文化价值: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发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鱼皮画是渔猎部落宝贵的文化遗存,有着重要的艺术和研究价值。经济价值: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包括鱼皮画及挂件、鱼皮制品的钱包、背包、服饰等。鱼皮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工艺独特精美,是收藏和纪念、馈赠佳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艺术和文化含量不断得到加强,并且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展会,广受好评,不断提高知名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