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素价格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25343.html
承波/文母亲剪纸有自己的“艺术观”,把生活中的精彩画面,趣闻逸事变成艺术性的剪纸作品,让剪纸有故事,会说话。
有一个挑担的女子,扁担两头的筐中有娃,扁担头上挂一食罐,这是一幅典型的北方农村生活的“画面”。有人说”男耕女织“,在北方农村则是”男耕女厨”,男人上坡干活,女人在家看娃做饭,在农忙季节,一般家庭是烙单饼煮咸鸡蛋,带几根生葱或是黄瓜,中午做好了饭,便会挑着担子送饭到干农活的地方。剪纸作品中扁担头上挂的饭罐是“重要一笔”,干了半天活”口渴舌燥“,一定要有喝的,常有的是玉米面粥或是小米面粥,天热时绿豆汤和炒谷米汤居多,防暑解渴。那时候不象现在金属制的保温杯,热水瓶家家都有几个,那时候也就是有个竹编皮内有玻璃胆的暖水瓶,易碎易坏,不方便拿去干农活用。一幅简单的剪纸:“一人挑担行路快,孩子两边筐中待,”不用点缀远山近坡,牛耕人忙,一罐粥便可释出生活场景,有时扁担旁边还会剪上一支小鸟伴行,这给人的感觉像是鸟语花香的春忙季节。
记得老舍先生出题目请画家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要求只闻蛙声不见蛙。齐白石先生画了一幅山涧溪水中六只小蝌蚪正在游戏,不知道是寻食物还是找“妈妈”,有”蝌蚪娃“,也就不愁“蛙声出山”了,题目出的好,画意也很棒。这段”蛙声之画“的故事,也促成了文人与画家的一段“文苑佳话”
母亲剪纸作品是自己出题自己做,生活中的”课题”太多了,酸甜苦辣,忧愁喜乐,母亲生活经历丰富剪纸也就得心应手。
母亲剪了一只奔跑急停的大鸡作品,尾部羽毛“炸开”,翅膀“拖地”,呈“刹车”状,回首察看,不知所措,是一个精彩动态瞬间即时剪影。“活生生”的把俗不可耐的大鸡尾部器官”表现”的恰到好处,惟妙惟肖,”去俗留雅“,雅俗共赏,造型美,形态佳,有故事,有想法。剪纸艺术化的经典之作。
在母亲剪纸中有许多艺术夸张的作品,变形的人物,抽象的大鸡,纹身的裸女,这些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母亲剪纸心手合一,自由自在,从来不去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剪纸是轻松,快乐,开心,幸福的一件事,剪纸的态度(心态)有时候比技艺更重要,好的剪纸作品是“顺理成章””一气呵成“的自然结果。
母亲也会剪一些常见的蝴蝶,小鸟,花草,飞虫,蚂蚁……,这些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作品生动是母亲剪纸的特点,作品不论大小,看上去都是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我回老家看到母亲住的老院旧宅,虽经历百年沧桑,丰韵犹存,屋顶上的青砖灰瓦女儿墙依然“亭亭玉立”,房内墙壁上的储物柜还有,老屋旧墙,圆木的承重梁,历历在目。最有意思的是门口庇檐凸出来的青砖也是经过造型打磨处理的,突出的弧形,饱满的圆鼓线,从庇檐顶伸出墙面的青砖逐渐收下来至墙体,几个层面下来,曲圆的结合,弧度的变化,把小小的庇檐装饰的优美大气,简单的装饰给整个房子增添了光彩。
在我记忆中,老家建房是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相互帮忙,平时种菜看园种庄稼,亲戚里道,街里街坊的家里修旧屋,建新房,一家有事大家会去帮忙,是真正的“农民建筑工”。看这栋房子建筑的工匠手艺是一流的,看老屋“一寸三錾”的石块,上突下收的庇檐,错落有致的女儿墙。外美内优的建筑物,风吹日晒雨淋,老房依旧“一屋独秀”,百年前的老家人居住建房不仅为了遮风挡雨,还有建筑艺术美的追求,母亲曾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母亲剪纸影响是比较大,特别是艺术氛围的历史渊源尤为重要。
母亲做事认真,待人真诚,为老人尽孝,为孩子尽责,为需要帮助的人尽心。
母亲喜爱剪纸,对剪纸艺术精益求精,剪纸作品得到亲朋好友的好评和赞誉。母亲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浓缩成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呈现给大家。
我们永远怀念伟大的母亲。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