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去泉州我怕你会爱上这儿

提起福建,外地的游客似乎第一反应就是浪漫都市厦门。但小编今天要给大家推荐另一个历史感十足的城市——泉州。也许你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文艺气息,更地道的闽南市井气息。

这里少有行色匆匆的游客,少有穿凿附会的商业开发,一份面线糊,一盘姜母鸭,还有饱腹的烧肉粽与放不下的土笋冻,从食物中,就透出令人迷恋的古早味。

原汁原味的古城,红砖古厝是它的代表作。正如《国家地理》杂志中所说:“走在泉州街头,根本不需要刻意探寻,就能与各种宗教文化不期而遇。”

作为闽南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第一大港”,邂逅于此,溯古思今,泉州就是那座延续千年的鲤城。

行程概述

第1天泉州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西湖公园-小西埕

第2天泉州西街-觅鲤文创园-泉州中山街

第一天

泉州博物馆

泉州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西湖公园北侧。

泉州博物馆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其占地面积80余亩,是泉州最大的综合博物馆。

泉州历史展览位于博物馆二层,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分“早期开发”、“刺桐崛起”、“东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风”四个部分,它以泉州历史为主线,从远古时期的深沪古森林遗址说起,囊括了闽越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痕迹;海上丝绸之路繁盛;东方第一大港鼎盛绚丽以及明清时期泉州谱写蔚蓝色的历史篇章。位于三层的民间收藏展和民间书画展,更是为收藏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藏品的空间。四层的临时展厅将不定时接纳书画、摄影、陶瓷等多种类型的展品,届时举办各种形式丰富多样的展览。泉州博物馆是展现泉州这多元文化宝库的一扇窗口。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西湖公园北侧,紧邻泉州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

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博物馆二楼为该馆基本陈列《闽台缘》的展厅,展示面积平方米,展线长达米。陈列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以殷实的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用举证的方式和对比的方法,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科学、真实、直观、生动的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展和临时展览的展厅。《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平方米,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临时展厅面积多平方米,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及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

泉州西湖风景区

泉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部,紧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

西湖公园总占地面积公顷,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全园由四岛三桥、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其中,刺桐阁系仿中国名楼之一奎星楼建造的西湖公园标志性建筑。

西湖公园是泉州市新十八景的第八景“西湖烟霞”,它是以水上古典园林风格设计和建设的,是目前福建省城市内规模最大的水上园林公园。

小西埕

小西埕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裴巷。

小西埕是西街的小型文创园,其前身是西街的开元模具厂,一个破破烂烂,无人问津的厂房。通过改造,融合现场、生活、艺文、旅宿为一身,摇身一变成为老西街的新去处,又因园区独有约平方米的西街大埕而得名。

在闽南语中,“埕”就相当于旧时民宅中间的一大片空地,可以引申为活动场所或者堆场的意思。在小西埕里面有一面网红墙。这面墙是由旧的房屋拆除以后留下的一面墙改造的。上面写了白岩松的一句话,“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第二天

泉州西街

泉州西街位于福建省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就象征着泉州的繁荣,它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年5月,它被评为福建省第一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觅鲤文创园

觅鲤文创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镇抚巷,毗邻黄宗汉故居、叶贻根洋楼,是老城区的核心区。

创意园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园区可容纳60多个商户,利用旧扑克厂厂房、空地空间打造以特色休闲、旅游为主,集艺术空间、文创市集、特色民宿、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让游客和市民能体验到泉州原生态的街巷文化。

这里原本是泉州60多年的纸品厂,以生产扑克牌、包装箱、染纸、裱褙、纸箔为主,尤以扑克牌效益最佳。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纸品厂的搬离,热闹远离,这里慢慢的沉寂了下来。年,经过半年多的改造,纸品厂化身为“觅鲤文化创意园”。

中山街

泉州中山街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南路98号。

曾有一句话,关于泉州,叫“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指的是建于唐朝开元寺内的镇国塔和仁寿塔(俗称东塔和西塔)。“南北一条街”讲的就是中山街。泉州中山街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它是连接泉山门(今中山公园)和崇阳门(今花巷口)的一条主要街道。到了唐朝末期,泉州扩城,中山路的南端延伸到今天的涂门街附近。宋代中山街再次延长,向北到了朝天门(今环城路),往南至德济门,全长约2.5公里,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民国期间,泉州府以“中山路”命名了这条街。

中山街是在上一个世纪初,真正兴旺发达起来的。在南洋发了财的许多华侨将资金注入中山街的商铺,这条街便渐渐成长为繁华的商业街。海外游子爱乡之情和泉州温暖的风,一起伴着中山街长大。中山街宽12米,街的两侧是骑楼式建筑,一般为两层。这种建筑风格在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较常见。行人因此能轻轻松松躲避突如其来的暴雨,也能免受太阳暴晒之苦。这种人性化十足的建筑样式体现了现代文明的曙光,在福建的三大城市里,只有泉州和厦门有这种建筑样式。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