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专治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引言
清晨的日出,傍晚的晚霞,人潮涌动的街头,涛声阵阵的海边,当我们目及美景时,总会忍不住摸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转瞬即逝的美好。而在千年前的古代,当古人目及盛景又会如何将它“保存”下来呢?有人会说绘画临摹,也有人会答诗歌传颂,其实除了这些常见的方式,剪纸也是古人保存美好的方法之一。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璀璨珍宝,剪纸以镂空艺术抛繁从简,给人一种空透简洁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在古代,剪纸是每个女子都擅长的手艺活,她们用剪刀将纸张裁剪成各式图案,运用夸张和变形手法让它们跃然而出,每逢佳节便四处张贴,如窗花、门筏、墙花等,进而增添热闹的节日气氛。可以说,剪纸保存的不仅是美好,还有享受美好时的那份温暖回忆。
剪纸艺术
古人常道命如薄纸,以叹时运不公,而又何时,普通平常的纸张变得饱含深意,精巧别致,如何承载浓情?故本文的目的表示通过剪纸的起源、剪纸艺术与文化的挂钩,以及剪纸的独特美三个方面,以向读者展示中国剪纸艺术魅力,窥探穿越千年而来的民俗风情。
一、剪纸的起源——依附于民间文化,独立于审美情感
剪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绘制”的民间艺术,轻薄的纸张却蕴含着中国千年沉重的文化历史信息,不可谓不妙。且从古至今,剪纸都拥有一批忠实粉丝——不管你是否了解它,总会在储备年货时顺手将它放入购物车。总而言之,剪纸表达了大众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审美情趣、丰富的实践经验等,那剪纸艺术是何时诞生的呢?
少数民族剪纸
《吕氏春秋》卷十八《审应览·重言》中记载: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
公元前6世纪,纸张第一次出现在匠人眼前,神笔马良,读万卷诗书等故事由此徐徐诞生。而造纸术除了提高文化普及之外,还为我国文化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剪纸就是其中一项。因此,在造纸术还没出现前,也不曾有剪纸一说,但古人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技术制成工艺品的技法早已在西周时期流行。据记载,匠人们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绢帛,甚至是树叶上剪刻图案。
《木兰辞》中记载,“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代父出征的故事想必各位不会陌生,几言诗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子的坚毅,还瞥见了南北朝时期繁荣的艺术发展——“对镜帖花黄”中的“花黄”便是剪纸的另一个代称。要说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还是北朝出土的几幅剪纸,匠人通过折叠的方式展现了对称的原始美感,剪纸艺术也终于落下了根,随后磅礴生长,空前繁荣。
木兰从军图
《人日即事》中记载,“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唐朝是我国古代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李白斗酒诗百篇,贵妃美貌传余年,唐军驻地保卫国土,美酒佳肴只应良辰好景,一片尽是繁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剪纸艺术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正如李商隐所感叹的那般:“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记晋风。”唐代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拘泥于纸张,无论是在镂空木板纹样的画,还是布匹图案上,都能发现剪纸的身影,而除了之前装饰功能外,唐代的剪纸画面构图复杂,其表现内容也越发繁荣,如“功德花纸”用以敬供佛像,装饰殿堂,以及将绘画与剪纸结合的作品等。
宋代大大放松了前朝在经济方面的诸多限制,因此,到了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如有专门“剪毡花样”的,擅长“诸家书字”,还有“诸色花样”的等。与此同时,宋朝的造纸技术发展成熟,纸品种类齐全,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必要条件,皮影戏也由此衍生而来。
集剪纸、绘画、书法于一体的艺术品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剪纸艺术面向更为广泛,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图案,刺绣纹样等,皆利用剪纸图案而加工制成,最重要的是民间将剪纸作品作为装饰物常设于生活中,用以美化家居环境。自此,剪纸已成为全民性艺术。
二、剪纸艺术与文化的挂钩——不同层次的民族艺术结合
剪纸艺术虽然来自民间,但却是在明清时期才真正面向全民,谈完发展历程,再来继续了解剪纸文化。我们常说诗文化,是因其蕴藏千年文人雅士不朽风貌,常说茶文化,是因为其反映出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与礼仪,而剪纸作为一项艺术创作,与中国文化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如开篇所言,剪纸艺术来自民俗,因此,剪纸文化代表着的正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深刻人文底蕴。
风景剪纸
《中国民间美术通论》中记载:“民间剪纸的文化意义,通过其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和广泛的教育作用而体现的。”
中国五千年的农业社会中,衍生出许许多多民间艺术,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诗词歌赋,剪纸艺术更依附人们生存空间的文化传统,而非精神层面,用今天的话来说,剪纸艺术更加“接地气”。再加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若要说什么最能囊括我国繁华的民族文化,非剪纸莫属,可见,剪纸艺术的可贵就在于它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我们现今能够接触到的活体文明形态。
剪纸的“接地气”来源于其寓意以及传承主体,据上文介绍,剪纸最初只是作为一种饰品,而后随表现内容丰富逐渐演变成一种文明现象。如剪纸在传统节日中扮演的角色而言,在如今西北地区的农村过春节还延续着铰红剪纸和贴窗花的习俗,红色窗花印刻出节日的喜庆,保留了传统文化的记忆;就婚礼习俗而言,剪纸以喜花、礼花等形式出现,扮演着人生节点中最重要的礼俗,象征天地阴阳相合,生命繁衍;就传统农耕社会而言,剪纸以“碰头娃娃”等形式出现,寄托了古人对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象征了民间丰富且古老的信仰。
剪纸文化丛书
而剪纸艺术的传承主体大多是妇女群体,随时间推移,传承主体的范围才逐渐扩大。故,剪纸艺术既折射出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也同时包含了剪纸匠人的审美观念。他们通过一张张红纸,将生存信仰、对中华大地的热爱以及地域风俗世代传承,使手艺演变成文化现象——有期盼的地方,就有剪纸的存在。
三、剪纸的独特美——鉴赏中国传统非遗国粹
平平无奇的纸怎会在剪纸匠人手中升华成饱含深意,精致巧妙呢?除开剪纸与文化的结合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其本身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征。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剪纸,都可能是源自“喜”字,以“喜”字为例,匠人通过折叠剪纸的方式,化简为繁,又化繁为简,将剪纸的镂空和勾连线条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主要特征有三,分别是空间形态的多维、构图因形制材、表现方式重复叠加,引出了广泛的主题内容,丰富了文化内涵。首先,剪纸匠人对作品构思进行分解和重构,通过特定方式将平面布局立体设计,这种方式来源于匠人们对公用轮廓线的仔细观察。外国艺术讲究“黄金分割”,而中国艺术着重“彼”与“此”,正是“彼”与“此”的不固定归属感,造就了剪纸的空间形态的多维。我们能从牡丹、荷花,看见剪纸的自然世界生动多姿,从人物刻画,看见剪纸的社会风貌欣欣向荣。
人物剪纸
在配合空间维度布局下,剪纸匠人们将构思内容根据纸张形状表现出来,让形象在一定的空间内随形体而改变,达到互相配合、互相造就的目的,完整、完美地呈现作品内容。因形制材注重画面的完整性,它关乎着塑造形象是否饱满、丰富,强调相融的整体格局。因此,在我们看到的剪纸作品中,自然景观大多采用圆形或扇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人物叙事大多采用矩形,反映了真实详细的文化,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
重复叠加是剪纸作品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匠人将纸张一次或多次折叠后进行剪撕,强调“彼”与“此”的区别,又着重“彼”与“此”的结合。展开叠加之后的纸张,呈现出连续、重复又对称的图案,一方面,简化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美感,另一方面,线条的镂空和勾连也是剪纸艺术与其它艺术特征的最大不同。
囍字剪纸
结论
剪纸艺术化简为繁,化繁为简,一把剪刀,一张纸,构造繁华世界。自石器时代至今,剪纸艺术沉淀了中国上千年的民俗底蕴,之所以冠以“民间”二字,是因为它从生活走来,又回归生活,在它身上可以遥遥瞥见先民的智慧及对生活的向往。作为如今现存非遗文化国粹,我们应当给予剪纸艺术更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