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一定要用生宣吗

白癜风治好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226644.html

书法一定要用生宣吗?当然不是!

虽然关于宣纸的起源一直有争议,但至少在唐代以前,是没有宣纸的,宣纸从明代才开始真正兴起。

两晋多用以大麻纤维制成的麻纸,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喜欢用麻纸,王羲之在会稽当官时,他的好基友谢安曾写信问他要过麻纸,作为东晋地位极高的朝廷重臣,谢安却向王羲之求麻纸,说明当时的麻纸并非寻常之物。

▲陆机《平复帖》麻纸▲王献之《东山松帖》麻纸▲欧阳询《张翰帖》麻纸▲颜真卿《湖州帖》麻纸

直到隋唐五代,书法用纸也仍以麻纸居主要地位。

唐代以宣州和徽州产的楮皮纸为最高级别的书画用纸,算是宣纸的前身。

宋代流行用桑皮、山桠皮、楮树皮纤维制成的皮纸。

▲米芾《珊瑚帖》竹纸▲米芾《淡墨秋山诗帖》楮皮纸▲苏轼《新岁展庆帖》桑皮纸

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的宋代有宣纸的记载,宋代保留下来的传世书画作品中,也没有一件是用青檀皮制造的宣纸来创作的。

如米芾的《珊瑚帖》和王羲之《雨后帖》、王献之《中秋帖》的宋代摹本用的都是竹纸。

米芾的《苕溪诗帖》《淡墨秋山诗帖》以及苏轼的《人来得书帖》用的是描光的楮皮纸。

苏轼的《三马图赞》《新岁展庆帖》用的是桑皮纸。

许多宋代的经书典籍用的也是竹纸或桑皮纸。

宋朝文风盛行,名家辈出,书画、刻本及公私文书都有很多流传至今,如果当时真的有宣纸真纸,不至于一张宣纸作品也没流传下来。

明代认识到青檀皮造纸质量最高,开始广泛应用,而且造纸的技艺也大大提高,能抄造大幅宣纸。

清代尤其是乾隆朝,造纸技术和纸张质量都达到巅峰,即便如此,纸张也是很珍贵的东西。

真正想要写字的人,会利用一切资源创造书写条件,唐代的怀素和郑虔曾用芭蕉叶和柿子叶代替纸练字,当代的启功和龚望也用旧报纸练成了大家。

所以,只要坚持,拿报纸也一样能练出一手好字。

但也的确有很多被报纸荒废的书法爱好者,大概因为过去旧报纸很多,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反正纸有的是,所以练起字来就有点随心所欲。而用最好的纸,会因为心疼纸,比平常练习时更加专心致志。

用心去写,字当然会进步,也就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热情。

今人写字、练字再不会为缺纸而烦恼,烦恼的只是如何选择纸,而生宣远高于熟宣的使用量,会让人产生写书法只能用生宣的印象。

通常会建议初学者使用熟宣作为临摹练字,生宣湿染性、吸墨性较强,如果临摹的时候没有掌握分寸,很容易造成晕染,因此,最好在对书法笔力有一定了解和掌控能力后再用生宣。

生宣的性能的确优越,特有的柔韧性使它即使被揉成一团,展开后也能轻松复原,万一损坏了,重新修补后又能焕然一新。

有很多书法家都偏爱生宣的艰涩性,认为适当的阻力可以更好的锻炼手腕的力量,让字体看上去苍劲有力,浑厚大气,一旦克服了这种阻力,书写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用生宣与熟宣或半生半熟宣写出来的字差别很大,纸质是一方面,更取决于写书法的人对笔墨纸的控制能力。

另外,还要根据书体书风来选纸。

性情活泼的生宣,更适合洒脱奔放的大草和行书,因为写得快,所以吃墨浅,这时就需要吃点墨的纸才好。而且大字需要的墨量比较多,在不吸水的熟宣上写字,墨汁多的地方会堆积,造成墨色不均,生宣良好的吸水性可弥补这个不足。

▲罗波《楚塞三湘接》▲史庆国《春日斋居漫兴两首》

但面对精谨不苟的小楷,就只有沉稳的熟宣才能驾驭了,即便钟绍京、文徵明在世,也不会挑战用生宣写小楷。

▲孟令金《诫子书》

随着二王书风的复兴,写小字的人越来越多,但即使二王重生,也不能在生宣上写出欲方则方,欲圆则圆的淡定从容。

正是因为宣纸灵动多变的性情,才使中国的书画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且永远不会感到乏味和厌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