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文吴煌李雯珏/摄
年1月23日,阳光明媚而温暖。
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门口,早早地立起了大红色的背景板。
很多老杭州都对这个场面相当熟悉了,曾经,一见到广场上张灯结彩红通通一片,杭州人就知道要过年了,红太阳展览馆(浙江展览馆前身)里有吃吃用用的年货可以买了。
而自年1月浙江展览馆完成整修重新开馆后,这三年间,广场上这片喜庆的红,送来的依然是新春的气息,但“年货”已变成了“文化年货”。
就像1月23日下午,在写着“‘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新春送福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背景墙下,省文联组织了几十位来自省书协、省摄协、省音协、省舞协、省曲协的文艺名家,大家各展所长,写福送春联、拍摄全家福、上演文艺快闪,为周边居民和路过的游客送上一份丰盛的新春文化“套餐”。
“真好听!”“跳得真好!”在广场正中间,中国曲协副主席、省曲协主席翁仁康,青年演员沙长风、王靖、张劼倩、巴桑顿珠、刘国强、周国旗、霍鹏程、王璐璐、刘雪阳、庄海兰、蔡雨柔、陶晓青等带来的莲花落、快板、独唱、舞蹈等文艺快闪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临近演出尾声时,翁仁康即兴地邀请现场的16位观众到他身边,以一人一段的方式,与他一同共唱了三遍《北京的金山上》,直接把快闪舞台变成了K歌现场,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真想不到今天能跟我们著名的翁仁康老师同台,还能拿到翁老师亲手送的福字,看来猪年一定运气毛好。”一位参与合唱阿姨激动地说。
那些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表演艺术家,今天把演出搬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与热情的粉丝合影完后,翁仁康对记者说:“虽然这样的演出没有舞台、灯光,但在能和广场上的基层群众站在一起,甚至和他们一起高歌的机会是很难得的,但这也是艺术家们大有可为的空间,我们头顶的太阳,就是最美的灯光,和观众一道表演,就是最好的舞台。”
快闪舞台旁边的全家福拍摄现场也是人气爆棚,省摄协专门制作了两块鲜艳的背景板。
而来拍照的不少市民,穿的都是新衣服,显然多是有备而来。
说是“全家福”,但来拍摄的人里,不乏认识了三十年早已情同手足的老姐妹,也有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认识不久的新朋友。
陈建荣、张关春、邱建华、王巽庠等摄影家,已经是参加过很多年全家福拍摄活动的“老手”了,他们一边娴熟地为参拍人员调整坐姿、调节气氛,一边迅速按下快门,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在瞬间定格。
而在背景板的旁边,长桌上就摆放着电脑、打印机和相框。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是用数码拍照,照片不是在电脑里就是在手机里的时代,一张打印出来装进相框的照片就更显得意义非凡。
因此,拿到相片的人,也会相互传看欣赏,都称赞说:“摄影家拍的就是不一样!”还有很人拿出手机对着相片拍照,发在朋友圈里“显洋”。
而此时,书法家们的“写春送福”区,早已被闻讯赶来的社区居民挤得水泄不通。
省书协主席鲍贤伦,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等一行书法家一来到现场,就被团团围住,只要拿起笔,俯下身,就再没有伸腰的机会了。
王义骅、何涤非、李军、王自力、赵军、黄寿耀、朱长根、李砚、陈纬、姚伟荣、蒋采、楼建明、吴庆胜、张茂新、袁卫民、傅锡周等书法家一字排开,饱蘸浓墨,展纸挥毫,“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春新猪似象,世盛国腾龙”“燕衔喜信春光好,猪拱财门幸福长”“狗岁已开千里目,猪年再上一层楼”等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大红春联展现在人们眼前。
两个多小时功夫,书法家们现场书写了个福字、近千幅春联,还送出了省书协统一印制的名家春联对。
而在现场,记者发现,有很多市民不仅仅是慕名而来,更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或者带着自己拟的对联,或者拿出自备的纸张,一位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一幅折痕有些深的春联纸,他告诉记者,去年他来晚了,活动结束了,他没求到字,只拿到了这一幅纸。今年他想带着有字的春联纸回去。
尽管广场上以老年人和幼童居多,但其实,想要春联的不仅仅是年长的人,许多年轻人因为工作的缘故,没有办法来到活动的现场。
记者就接到了这样的求助。
80后叶女士,在城西的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工作。家里有贴春联的传统。
现代生活便利,买一幅印制的春联也可以,但她还是觉得,亲手写的春联,有不一样的意义。
于是她自己拟了一幅“春风伴诗酒,流光抛年华。横批:心灵福致”,希望记者能在现场,代她请书法家手写一幅春联,以示新年新气象。
记者大约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等到了书法家的手书。
在不间断地写了一个多小时后,鲍贤伦终于有空喝上一口水。
他告诉记者,其实每年书协都会组织多次类似的活动。而近年来,这些活动的频次也在渐渐增加。
一方面是因为,在辞旧迎新之际,张贴寓意吉祥的春联和喜气洋洋的福字,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惯,同时又是老百姓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活富足情况下的一种精神追求。
因此,作为书法家能明显感受到近年来,群众的需求在日益增长。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央也一直在号召文艺团体、艺术家个人要多走基层,要深入生活。而这写活动也正是一种响应。
鲍贤伦表示,书法艺术至今仍能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因为书法艺术本身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与我们的文学、哲学、艺术等有着很高的关联度。
与此同时,让书法成为最通俗易懂,且拥有最广阔群众基础的,正是对联与福字。
而既然老百姓欢迎,那这自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行动方向。
鲍贤伦说,无论是搞主题展览配合时代需要,还是做艺术探索寻求艺术本体的发展,都不应该忘记,艺术是需要群众基础的,是需要广阔土壤的。因此每多写一点,就能让更多人更了解书法一点:“其实最开始,我们的一些书法家还觉得,自己是去‘送温暖’的,但后来渐渐发现,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人山人海里,被非常踊跃的群众们簇拥着,包围着。真正被温暖的是我们。”
虽然现场有些嘈杂,但这种被热闹与欢喜浸透的气氛,其实就是年味。
而在鲍贤伦看来,这些场合有书斋无法取代的东西。在书斋里书写,人会沉浸于更艺术化的、充满哲思的、更内化的创作中,而在这样的大场合写,在书写那些欢喜吉祥的语句时,是需要有情绪的,而这种情绪需要人多,需要相互感染。
这个你按着纸,我来为你写的过程本身,就为双方都带来了愉悦与快乐。
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张均林介绍,自全省“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以来,省文联已陆续组织文艺小分队赴萧山、富阳、鄞州、衢江、舟山、泰顺等地开展了多场送演出、送春联、送展览、送辅导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省文联文艺家志愿者服务总团和各直属文艺家协会组成的文艺小分队,还将赴全省各地的偏远山区、海岛、部队、企业等,开展一系列富有“年味”“乡土味”“文化味”的惠民活动,为基层百姓送去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