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一场科

曾向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等发表过演讲的人工智能“索菲亚”是否真的能说会道?用沙子打印的房屋、用细菌制作的染料是都能成为未来随处可见的事物?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深度所造出的椅子、画出的画、拍出的电影是什么样?今天,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国博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余件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作品带观众走进“未来世界”。

图说:作品《合》官方图

人工智能将对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当科技遇见艺术,会碰发出怎样奇妙的色彩,展览用一系列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和其他各种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作作品来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展厅的主题为“人类认知的边界”,汇聚人工智能语境下认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具备不同功能,具有人类情感的人工智能仿真机器人“索菲亚”颠覆人类对机器世界的想象,当它和你说话时,目光会跟随你的眼睛而动,仿若真人。

图说:人工智能“索菲亚”官方图

在大数据的科技快轨上,人工智能会迅速储蓄海量信息,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创作作品。其中一幅《伯爵夫人的无脸肖像》就是人工智能AICAN根据其学习过的10万多幅艺术作品生成的作品。据介绍,AICAN曾接受过关于五个世纪欧洲经典艺术的熏陶与训练,拥有大师级艺术创作技艺,堪比一个会自发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神经库布里克》是一件影像艺术作品。作者利用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技术重新解释并重构了库布里克的电影,以此探究机器学习的最新水平。在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电影《太空漫游》中,导演推测达到人类智力水平的人工智能将在世纪之交出现。该作品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制片领域的实际能力,以及将如何改变制片行业。三个机器学习算法代替人类,分别担任了影片摄制组的艺术导演、电影剪辑师及摄影指导。

在未来世界中,人类社会可能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问题,小到一粒沙子,一个微生物,都应有它们的资源价值。《沙砾数字建造平台》旨在通过数字位移技术方式让沙子得以塑形,从而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它使用以气动使粘合剂与沙漠沙的混合物得以均匀的通过加热筒挤出,塑造成各种形状。据介绍,产品后续可以在沙漠中就地取材,为沙漠居民打印房屋,也可用于现代家居产品领域,从另一层面为全球荒漠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微生乌托邦》则提出了随着日益发展的工业需求、膨胀的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到未来的某一个点,人类的数值将会减少并稳定在一个区间,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都可以由一个细菌或者被改造的“自然工厂”完成,机械重复的劳动将被替代。该作品通过对菌种干粉的复苏、接种、培养和发酵,直接利用红曲霉菌、紫色杆菌以及小球藻等微生物所分泌的天然色素,辅助以媒染剂,对面料进行着色并形成纹样。据介绍,“细菌染色”是以一种对人和环境负责的态度,以尽可能低耗高效的设计去创造材料的形态之美、公用之需、生态之效。

图说:作品《微生乌托邦》官方图

第二展厅以“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为分主题,这些作品直观地体现艺术的抽象与科学的技术融合等概念,展示了艺术与科学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求真求美的力量。

用陶瓷制作而成的花海轻盈而美丽,吸引不少观众,展览中,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来风·夏·芒种》运用中国文化符号的陶瓷元素,通过对陶瓷材料的再构筑,尝试表达陶瓷本有的脆弱、轻盈、洁净。也尝试跳出传统形式,运用新的当代形式,表达中国审美意境。

图说:作品《来风·夏·芒种》官方图

身着3D打印的戏服唱一出《霸王别姬》是什么感觉?曾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上演的《霸王别姬》中,京剧艺术家们身着的3D打印戏服也亮相于此,该作品名为《折叠时尚: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与传统对话》,它将新兴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利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算法建模和传统东方打褶工艺设计了一套极富前瞻性的戏服,探讨了将3D打印、人工智能建模折纸与传统京剧表演相结合进行创作的前景。服装的形状和样式与传统戏服别无二致,但它以黑白色调为主色,没有过于繁冗的装饰,符合现代审美观。

据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和艺术大师吴冠中发起,此次展览首次在国家最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家博物馆举办,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及学术研讨,揭示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拓展和深化艺术与科学研究,提高艺术与科学的创新水平,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该展览将持续至本月底。(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潘子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