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宏达飞檐体书法特点与艺术特征连载三

5、流便具有行草的特点

“流便”作为书法术语多指书写中笔法流畅熟练,用笔爽利。似多用于形容行书的书写。南齐王僧虔《论书》称南朝宋书法家孔琳之草书“放纵快利,笔道流便。”“流便”亦用于行书以外诸体。笔老为贵。书道即笔道。因为笔上功夫之深,书势上才会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备。郁宏达由楷而行、由行而草、由楷行草而章今合一,笔道之深自不待言,因而在处理方式上显现出灵便的一面。以他的草书四字条屏《抓铁有痕》为例即管窥一豹。这幅作品为带狂草韵味的行草书作,“有”字具章草特点,末笔银钩特征鲜明。“痕”字具隶书特点,与前三字相比,线条发生相对饱满的变化。独特的“镂空”笔法使书势整体呈现枯瘦、斑痕甚至玄幻的格调特色,突破了单纯书法层面的文字本义突出了文字以外的宏大主题构想。笔法技法放纵快利,力感、动感、美感有机统一,赋予这幅作品不凡的艺术感染力。笔法、技法上向行草流便的特点,昭然若见,体现出郁宏达掌握汉字间架结构的共性后能够熟练驾驭笔墨纸砚的“流便”与灵便之格。

三、飞檐体艺术特征

汉字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等的特点,使汉字与建筑形成一定的仿照关系且早被国人所认识,如繁体“門”字,便为左右两扇门板的形状,汉字因此有象形文字之称。艺术家对某一形象引发的思想感情活动,以及艺术家对形象的印象和评价,能够影响并引发艺术家思想感情活动的形状或状态,这样的形状或状态在艺术家眼中便既是主观的产物,又有客观的根据。经过艺术家对形象的想象和联想,在思维中唤起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景象,这就是艺术创作。而线条的创作正是艺术家形象创作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创作对书法家而言,往往是通过书法特有的线条优势来实现的。艺术形象产生艺术意象,意和象的统一构成又体现艺术上的意境——艺术的审美特征。郁宏达正是从形象、意象和意境的视角透视书法与建筑,发现了书法之美与建筑之美有着一定的共性——艺术审美的共通性。尽管书法是精神文化,建筑是物质文化,但两者的艺术构成原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建筑需要经过构图设计,书法同样需要结字谋篇,虽然材质各异,基本原理却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以建筑飞檐为具象的飞檐体书法上具有的艺术特征。(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