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郑梦莹
今年2月,在西溪湿地的梅花林里,汉服爱好者们参加“高宗出巡·国风越韵”活动。春日里,随气温同步上扬的还有传统文化热带来的阵阵惊喜。
这边厢,“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那边厢,《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热度不减。日前,三星堆考古发掘成果引发的热度更是可以用“霸屏”来形容。
典籍热、汉服热、文博热、文创热……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启“破圈之旅”,尤其在年轻人中刮起流行风潮。传统文化“出圈”,密码何在?走红的传统文化,如何持续葆有生命力?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采访。
新业态
传统可以很时尚
传统和现代并不矛盾,古老与时尚可以在生活中交汇。
三星堆遗址时隔35年再次对外发布考古成果,一时间,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各大平台热搜。电商平台上“三星堆文化”相关书籍,销量明显提升。“沉睡三千年,一觉惊天下。”近年来不断掀起的考古热,又一次被推上新高度。
热的不只是文物。频频“破圈”而出的,也可以是日常的一衣一食。汉服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春和景明时,在街头或景区,着古装的爱好者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西塘古镇,一年一度的汉服文化周已经举办8届,“网红”名气响当当。
热的背后,更是新兴产业的崛起。来自阿里巴巴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淘宝、天猫搜索汉服的人数超过万人次,下单人数同比增长30%;80后与90后是主力人群,占比超过六成,汉服的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走进台绣艺术馆,工艺大师们正在一针一线绣精品。纤维艺术、装置艺术等现代形态,被不断融入刺绣创作中。走上市场化道路后,台绣的商业价值不断凸显。近期,浙江台绣有限公司即将入驻杭州艺创小镇,届时旗下高端艺术品牌、新生代年轻化品牌等将被引进。
《紫椹》屏风是林霞受邀为G20杭州峰会设计制作,原作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出圈”,是为了更好地“入圈”。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台绣第三代传承代表人林霞看来,用现代审美对传统工艺进行新表达,不仅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它的魅力,更要让它全方位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新技术
文物可以开口唱歌
“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文化这坛老酒,在新技术、新载体、新媒体的充足“加持”下,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化综艺节目、直播、短视频等传播渠道,“火候”不容小觑。近日,一则“三星堆文物开口唱歌了,我怎么这么好看”的视频,在各大线上平台迅速走红。
春节期间,浙江美术馆推出线上跨年展“春之幻:综合艺术展”,融动画、视频、图片以及互动小游戏于一体,通过“画中的春节习俗”等板块,让传统春节民俗、非遗制作技艺、春节题材绘画等有了更多样的呈现方式。
“艺术文化和科学是融合发展的,传统文化要主动迈进数字化时代。”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说,尤其是线上与线下融合并存的趋势,在“触屏时代”成为必然。
浙江美术馆“平板向度: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展览现场。走进博物馆,文明的“昨天”也被激活。去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3D打印版云冈石窟特展也引发一波轰动——浙大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1比1复原云冈第12窟,进入这个空间,再现云冈风采。
数字化赋能,既使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更为多元,也拓展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3D模型解决方案、VR创新呈现、5G全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的变革。
“年轻人是不折不扣的‘网生代’圈层,我们所说的虚拟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现实世界。”应金飞说,传统文化要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必须融入科技元素,这也是当代文化艺术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的课题。
新潮流
传统文化IP不断涌现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持续走红,节目仅播出两期时,全网热搜就有近60个,视频播放量超过2.5亿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掀起一波“典籍热”。
同样为大众熟知的还有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宁波万工轿等“镇馆之宝”亮相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
典籍之美、国宝之美,传递的是超越时空的价值,背后是坚定的文化自信。
“出圈”,绝不是为了一时之“红”。“成为网红不能作为传统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过于追逐流量效应,甚至降低审美水准,就偏离了正常轨道,无疑是涸泽而渔。”应金飞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深厚而独特的价值体系。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最根本的是追寻其最深层次的内核。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除了潮流所趋,更是经典文化带来的价值认同。“现在大家对民族风、中国风服饰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了。”林霞告诉记者,一波波传统文化IP不断涌现的背后,就是文化自信带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