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未见面的朋友缘悭一面却心心相印

综观吴昌硕相交的朋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如潘喜陶、施旭臣、吴云、俞樾、吴伯滔、杨岘等。吴昌硕真正的艺术创作开始于安吉县城郊桃花渡畔的芜园。年仅21岁的他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原来的七口之家仅剩他和父亲两人,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鄣吴村迁徙至此,开始了他的耕读生活和艺事追求。

吴昌硕《桃实图》

切莫小看这个景色朴茂野逸、条件简陋艰苦的芜园,这对年轻的吴昌硕来讲是他的凤凰涅之地。他在这里拜师交友,诗文唱和,书画雅集。

清吴昌硕葡萄图轴纸本水墨纵一三五厘米横三三·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吴昌硕牡丹图轴纸本设色纵一一四厘米横二八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在移居苏州以后结交了不少文人雅士,他常与朋友们一同作画吟诗,而在吴昌硕的朋友中,一代硕儒、帝师翁同龢是相当特殊的一位,他们尽管缘悭一面,但却情感真挚、心心相印。

清吴昌硕折枝菊花图轴纸本设色纵九五·八厘米横三二·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光绪二十年()的早春二月,吴昌硕远赴京城,带着好友、常熟名人沈石友、赵非昔的引荐信去时任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府拜望,可惜翁外出未遇,吴留下了自己为翁刻的印章。翁事后为致歉意,专门写了诗联“玉德金声寓于石,明窗大几清无尘”,托人赠吴昌硕。

吴昌硕《秋色斓斑图》

年冬日的清晨,迎着凛冽的寒风,吴昌硕走在常熟虞山鹁鸽峰下荒凉的小径上,前去拜望因参加维新变法而被遣返家乡、隐居在此的翁帝师。在清寂贫寒的瓶隐庐内,吴昌硕又未见到主人。翁归来后,见到吴留下的印章,马上备好酒菜,派人去追吴昌硕,吴已连夜冒雪返回苏州。翁亦以精心撰写的诗联回赠:“米老襟怀云山墨,莱公诗句野渡横。”

清吴昌硕紫藤图轴纸本设色纵一一三·七厘米横二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在吴昌硕居住苏州期间的年,他写下了十七首《怀友诗》。年,他又写下了《十二友诗》。在这两组著名的怀友诗中,基本集中了他在青年、中年时期所结交的书画名家和诗人才子,特别是其后《十二友诗》中的张子祥、胡公寿、任伯年、蒲华等,均是近现代书画艺坛的领军人物,这也为吴昌硕苏州——上海的双城记打造了平台。

清吴昌硕秋色图轴纸本设色纵一三五·五厘米横三八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