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板画带来的小确幸

路过小区街道的垃圾中转站,那个其实还蛮帅的中年乞丐,正在烧一些估计无法卖钱或者根本不值钱的废品。天也是真的冷起来了。

我是因为看到几块正在燃烧的纸板才停下的。它们不大,但看起来比较新也比较平整。也没跟他打招呼,顺手捡了根树枝,倒腾了两块出来。其实两块都被烧坏了,比较了一下,我要了其中一个烧得更厉害的。不知是什么产品的包装盒,上面印一排小字: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起初并不觉得它适合画画,因为一部分已经烧掉,完整的那部分上面还有字。直到发现一张和那排文字很契合的图:一只朴素的簸箕,里面斜放着一支白色的丁香花。于是有了这幅纸板画。关于这行印在纸箱包装上的字我一直很好奇:那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包装里是什么样的产品?怎样的人买了它?是否有了“好的生活”?

从字面上我理解到的意思大概是:消费我们的产品,你会有更好的生活,付出的代价也并不高。如果是这样解释,那我是赞同的。我深信在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市场里,价廉物美不完全是传说。

过上好而贵的生活,是大多数人努力工作的原因。我自己也希望有一天无论去超市还是商场,买东西只看品质不问价格。如果商家诚信,更好的东西价格理应更贵,这是自由经济让买卖双方达成的共识。

不过另外一种选择,是好而不贵的生活。卖方如果提供好而不贵的商品或服务,意味着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买方要买好而不贵的商品或服务,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承担相应的风险,毕竟我们不能指望卖方都是诚信的人。况且,价廉物美本身也不是公平交易的市场准则,卖买双方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达成默契和共识。

不贵也不好的生活,是没人想过的。就连那个中年乞丐,也时常处理掉一些他都看不上的东西,因为它们可能占用自己的劳动而不能卖出好价钱。他更希望每天能找到一些更值钱的废品,该分类的分类,该打包的打包,哪怕辛苦一点,一天捯饬下来,没准儿还够切上半斤卤肉,喝上一盅小酒。

相比好而贵的生活,人们还是更喜欢好而不贵的生活。即便再有钱的人,别人买的X5比自己便宜几万,或者同样一款凯莉包,因为人家去了趟香港,比自己买的便宜两万,心里都会不爽一阵子。有钱的人在这个事情上,跟早起到超市门口等派发鸡蛋的大妈没什么区别。没有人的生活会因为几个鸡蛋而受到影响,但同样是买菜,因为起的更早,所以有买有送,得到实惠,却没付出更多。

包括得到这块一分钱都不值的纸板,画成一张漂亮的画,心情也跟得得到三枚赠送的鸡蛋一样。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东西,人们的内心就会开心无比。生活的艺术就在这里,有钱就能过更好的日子,这谁都知道。没钱的日子过起来要细碎、费心一些,但其中的味道,有钱人家也未必能体会。

就像我不能想象那个乞丐,就算每天都有半斤卤肉和二两小酒,又有什么可美的?而乞丐不能理解的是,捡到一张连他都不要,还是烧坏的烂纸板有什么值得高兴?

相同的是我们都过着自己满意的生活,就像画一幅漂亮的画,其实没那么讲究,也没那么娇贵。自己喜欢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无所谓贵不贵。

(绘画前还是需要进行周密而精细的铅笔稿绘制,因为题材的特殊性,要求对藤条交错穿插的编织特征进行准确度较高的起稿准备工作,这个步骤省不得,也急不得。因为篮筐的褐色和纸板的浅棕共为一个色系,所以上色时水彩颜料的特性和纸板固有色之间没有太明显的冲突。但是簸箕完成后,上面的白色丁香花我用的是丙烯颜料绘制,包括阴影的灰色和冷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的遮盖性。并且刻意地拉开簸箕和花枝的距离,让它有种置于其中但互不相扰的空间感。)

行文中并没有对这幅画绘制的过程和心得做更多的介绍。如果有希望对纸板画进一步了解的同学,可以留言给我,简要的问题我会尽量一一跟大家介绍。感谢大家订阅我的文字,祝你们在生活中一直都有发现和感知美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