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此供最殊胜,其福无边际

热贡艺术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热贡艺术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广泛影响的流派,发祥于西藏,因在热贡地区发扬光大而得名。提到热贡地区就不能不提到青海同仁县。同仁县,藏语名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距离青海省西宁市一百八十多公里,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西藏文化、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冲突、渗透,造就了历史悠久、内容独特丰厚的热贡文化与艺术。

勤劳的热贡艺人数百年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各地和印度、尼泊尔、泰国、蒙古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精美艺术品。这门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亮,富于装饰性。

其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热贡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也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藏传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风格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热贡艺术不断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蒙古地区,以及印度、缅甸和尼泊尔等国,广泛接触到西藏塑绘、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

始于15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的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而得名。

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数百年来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

十九世纪以后,为热贡艺术的近期。这个时期的作品色彩鲜艳,笔法细腻,特别追求装饰趣味,同时大量用金,使画面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和热烈的气氛。热贡艺术作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流派区别于其他藏区艺术,也是这一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作品一经拿出,即知是热贡地区的佳作。

-----唐卡-----

热贡艺术中,当属唐卡最具代表性。唐卡,即卷轴画,是一种便于悬挂,易于收藏的画种,用彩缎装裱而成。这种画具有显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热贡地区的唐卡题材极为广泛,常见的有:释迦牟尼、无量寿、菩萨、文殊、观音、白度母、罗汉、护法神以及各时期有名的高僧等。在绘画技巧上它相似于汉族的工笔重彩,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构图都采用散点透视的手法。

唐卡—文殊菩萨

画面上的神、佛、山水、花草、楼台亭阁、各种鸟兽等都绘得很细致、生动而色彩鲜艳,特别是一些被夸张变形的密宗造像,性格鲜明,形态各异,对不同身份的神给予不同身份的性格,有的静坐,有的狂舞,有的微笑,有的愤怒,有的和善慈祥,有的青面獠牙,姿态各异,各尽其妙。

热贡唐卡画人物形象笔精而有神,形象栩栩如生;写走兽花鸟,则精于勾勒,姿态生动,配奇石山景,峰峦叠嶂,气势雄伟;绘宫殿楼阁,格调稳重,布置壮丽。在取景布局上视野广阔,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同一主题而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一幅作品犹如一本连环画,使画面有咫尺千里之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热贡唐卡这种独到之处的技巧,使其在同类艺术中别具一格,成为藏画艺术的一种风范。

-----雕塑-----

雕塑在热贡艺术中占有显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泥塑、木雕、砖刻、石刻等,其中泥塑最为发达。泥塑分为单色泥塑和彩塑,它是热贡雕塑的主体。泥塑艺术的成熟期约在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的塑像造型完美生动,神态刻画惟妙惟肖,服饰衣褶既简练流畅,热贡艺术又富于质感,既玲珑剔透,又雅致大方,色彩对比强烈又鲜艳协调,使单色泥塑和彩塑统为一体。

热贡泥塑传承人夏吾角

热贡泥塑和寺院建筑相结合,力求表现其广泛的内容。塑像的取材范围也十分广泛,除以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作为装饰纹样和陪衬物外,往往还根据佛教故事或经典的需要塑色彩形象,如奇谲多样、马头红发的天神,有的骑狮坐象,舞枪弄棒,有的颈挂人头盖骨做的项链,狂怒舞蹈……神态各异使人敬畏。

选择具有概括性的一瞬表情与形体动态,使人们从静的形象中联想其前因后果,从而间接地把握与这一物体形态相联系的潜在内涵,是热贡泥塑家极大的成功。

另外,木雕、砖雕、石雕也颇具规模,木刻主要是印刷用品的经书板,门楣、柱头上的装饰雕刻,也有相当量的木雕佛像。砖雕主要见于建筑物,如屋脊上的花、龙凤、对狮、飞檐上的兽吻,墙壁上的浮雕等。

图案是依附于建筑物、室内摆设、日常用具而存在的装饰艺术,多见于佛教寺院的建筑物,多用于画像、书籍、壁画、墙裙、门窗、柱饰、藻井、画梁雕栋等。这类图案画匀称、清晰、典雅、庄重,呈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几何图形。再运用色彩和表现手法的不同,以及疏密、聚散、曲直、长短、大小等手法来进行变化,同一花形,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形式,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

-----图案艺术-----

图案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已跳出了佛教艺术的范围。从宗教法具、日用器皿到地毯、织物上的装饰,处处琳琅满目,其特点是具有更加浓郁的地方气息和民族色彩,并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堆绣-----

堆绣是一种运用“剪”、“堆”技法塑造形象的特殊的艺术。从技法上区分,热贡艺术它又分为“剪堆”和“刺绣”,热贡地区的堆绣主要以剪堆为主。堆绣制作时,艺人根据内容表达需要选好种种颜色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任务、走兽、花鸟等,用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式上,然后让颜色从浓到淡,依次粘堆。

堆绣的取材大都是佛经故事,多以人物为主。它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态,讲究各色绸缎的配置,粗犷中见细腻,由于主体佛像突出,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有较强的立体感。堆绣,是刺绣艺术的创新,是刺绣与浮雕的结合。一幅堆绣就是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

-----木刻-----

木刻主要是印刷用品的经书板,门楣、柱头上的装饰雕刻,也有相当量的木雕佛像。佛像一般分为单色木雕和彩色木雕两种,且有俱佳俱作,风格多样,刀法婉转劲利,刚柔相济,极富变化,民族特色浓厚,在热贡木雕艺术中独具一格,名扬天下。

热贡艺术在它产生至今的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提炼、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丽富于装饰性,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节奏感、运动感和立体感,强调了整体的完美。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藏传佛教艺术给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艺苑增添了新色,热贡艺术就是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夺目的奇葩。艺术家们通过无以伦比的艺术和几百年漫长的历史踪迹,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之间交光互影的产物。它虽历经波澜,几度兴衰,但它有宽广的前途,一定能从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不断创新,使热贡艺术这一“明珠”大放异彩。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自非遗网

中华文化交流网

中国唐卡网

图片来自网络

热贡艺术的详细解读敬请期待后期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