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好治疗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本文来源:新疆网」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的一个桑皮纸作坊里,匠人检查晾晒的桑皮纸。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新疆网讯(记者李卫疆)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录的艾德莱斯绸的传说里,讲述了丝绸是如何从“遥远的东方”传入新疆的,而其中还有一条“副线”,那就是同期,那位私带蚕茧远嫁“于阗国”的公主还将蚕的重要食物来源——桑树,也引种到了新疆。桑皮纸制作工艺,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疆已至少有千余年的传承。
公元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原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的桑皮纸制作技艺也在这份名单中。
千年传承,一纸传奇
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人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新疆使用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
中原的造纸术什么时候传入新疆,已经无据可考了,但桑皮纸在新疆的悠久历史却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造纸术是8世纪沿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印度等地的,14世纪又从意大利传到欧洲。因此新疆造纸大概不会晚于8世纪。
在新疆历史上,桑皮纸曾被广泛用于书信往来、书籍印刷、档案卷宗、收据联单、司法传票、会议记录等等。
年前后,桑皮纸曾被短暂地用于印制和田的地方流通货币。
和田地区客运站对面有一条小巷,名叫卡卡孜库恰,翻译过来就是“纸巷”。据说从前有许多做桑皮纸的人家,现在只剩下一户,
金庸先生记录了两次桑皮纸,其中一次在《射雕英雄传》中,他写到了一种产于新疆的粗纤维纸,这种纸是一本佛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但是,他并没有叫出这种纸的名字。另一次,在《鹿鼎记》中,有了桑皮纸的名字,却没有了产地。
《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在宋末,《鹿鼎记》的历史背景在清初,中间相差近五百年,好像彼此无法搭上界。但我们只要了解一下新疆桑皮纸的传承史有多长,便知道了。桑皮纸,完全可以在这两个时代出现。在《射雕英雄传》里,欧阳峰和一灯法师的师兄都使用着粗桑皮纸记录佛经和佛教的典喻,然而,在《鹿鼎记》的指向的清代,桑皮纸却成为“蒙刑”的刑具。什么样的一张纸,在可徘徊在大善与大恶之间,什么样的一张纸,可以游走于“人鬼神”三界?这样的一张纸,会书写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新疆工艺,“高贵”血脉
桑皮纸,顾名思义,是用桑树皮制成的。在新疆的和田,至今流传着古老的桑皮纸制作工艺。造纸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嫩桑树枝浸泡在普通的水里,当浸泡开后,剥去表面那一层颜色较深的表皮,里面的二层皮是白色的,这一层才是用于制作桑皮纸的原料。匠人将这层皮放入大铁锅中煮,煮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搅拌,当这些白色的嫩树皮被煮烂时,再加入一种叫“胡杨土碱”的天然碱。这时候,第一道工序基本完成了。这时候,匠人捞出这些已经煮得很烂的桑皮放在一块石板上,用一种特制的短柄木榔头将桑皮进一步捣烂。直到桑皮变成一个白色的糊状饼,再将其放入一个空的木桶里,用木枝进行搅拌。搅拌之后,桑树皮会变得像煮好的玉米面粥那样均匀,这就是初级的纸浆,之后,这些纸浆还要过筛,把一些不规则的渣滓过滤出来,这之后,那些纸浆可以用于造桑皮纸了。匠人们把纸浆舀出来,倒进底部是极细的纱网绷成的长方形模具中,并把模具浸泡在水里,用小棒不停地搅拌模具中的纸浆,直到它们能够在模具底部形成厚薄均匀的一层沉淀。之后,他们会把这些铺好纸浆的模具拿去晾晒,等纸浆干了之后,从模具中取出,就可以变成一张淡黄色的桑皮纸。
大约一公斤那种白色的桑树皮,仅能做20到25张桑皮纸。这种纸纤维很细,中间有一些未能全部滤净的粗纤维和杂质。这种纸韧性很好,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断裂,这种纸无毒、吸水性强,非常着墨,墨迹历时日久也不会褪色,而且不会被虫驻。这种特性,被用于“蒙刑”是极有可能的。所谓“蒙刑”便是将桑皮纸用水打湿,之后,蒙住犯人的口鼻,令其窒息而亡,在《鹿鼎记》中,假太后毛东珠便使用这种办法排除异己。而在电影《垂帘听政》中,西太后也用相同的方式戮害持不同政见的大臣,只不过,电影中所使用的纸却是几张白色的宣纸,根本不是桑皮纸,这个细节,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注意的。
桑皮纸在和田,险些失传,老人托合提瓦柯·图迪祖辈都在制作桑皮纸,他被美国民俗生活艺术节称为“地球上最古老手艺的幸存者”。但是,他的儿子却没有学他的手艺。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新疆最后的一位桑皮纸艺人。但是近年,桑皮纸制造业,却吸引了一批人,现在,和田的桑皮纸匠人,开始多了起来。有人又在和田发现了另外制作桑皮纸的家族。
这种古老的造纸工艺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无法退出造纸业的舞台,是因为时值今日,这种神奇的纸所具备的特性,仍然是任何一种纸张都无法取代的。
桑皮纸是分等级的,但并不是低等级的桑皮纸用途就少。依据纸质,桑皮纸可分为“生纸”和“熟纸”。“生纸”的颜色为淡黄色,“熟纸”成了洁白的颜色。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三、四等薄而软。古时,桑皮纸被用于绘画的装裱、制伞、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
前些年,在维修故宫中最华美的倦勤斋时,专家们四处寻找可用的桑皮纸,但寻找到海外,仍然未寻找到可以用于修复倦勤斋墙画的“高丽纸”。倦勤斋是嘉庆继位后,乾隆做太上皇时为自己晚年娱乐而修建的一座殿宇。在倦勤斋内,顶棚及墙上绘满了图画,这些画为乾隆时宫廷画师王幼学所绘,而王幼学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弟子,这些画的价值可想而知。但是,历经二百余年,这些画的损毁比较严重。这些画所用的纸是“高丽纸”,由桑树皮制成。从2002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先后在高丽纸发源地韩国以及国内寻觅。但最终,他们找到的是和田的老艺人托合提瓦柯·图迪。终于,新疆的桑皮纸声名大振。
用桑皮纸作画,并非只是朗世宁师徒的选择,这种托墨、耐储、高韧的纸,不知刺激出了多少画家的灵感,包括著名的画家潘玉良,当她去画油画时,铺在她画板上的,不是画布,而是一张张微微泛着黄色的桑皮纸,这使得她的油画风格与众不同。
古老技艺,气韵相通
桑皮纸并非只为艺术而生,今天,桑皮纸仍然会带给我们惊喜。
有一种功夫名为“螳螂爪”,又名金刚手,初创于少林寺,如今,在西北地区,也能找到这种功夫的传人。这种功夫在初练之时,要将数十块砖叠放,上面铺三寸厚的桑皮纸,练习时,手掌掌缘砍向桑皮纸,如有小成,上面的桑皮纸毫发无伤,而纸下的砖却尽皆碎裂,这是一种刚柔并济的功法,如果持续练习,掌力可以透过两尺厚的桑皮纸震碎下面的砖。可以想见这样的功夫如果练成,在对人施用时,对脏腑的杀伤力有多强!这种功夫可以“杀人于无形”,从外表丝毫看不出对方伤在何处,而内脏却会被震碎。而如果没有桑皮纸的帮助,这种功夫仅仅是一种“蛮力”,不会产生如此惊人的效果。
在电影《南北少林》中,无论福建南少林还是河南的北少林,都练习“打纸”,练习拳法时,将厚约半尺的桑皮纸订在树上,练功者挥拳发力,直至将这半尺桑皮纸打透,方能停止一次练习。这样的练习,都是为了功力可以“力透纸背”,练出刚柔相济的拳掌功夫来。在金庸的作品中介绍了多种伤人内腑的功夫,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化骨绵掌”和“七伤拳”,这两种功夫都可以让中招者从外面看毫发无伤,而内脏和骨骼却全部断裂。或许,练习这样的功夫也必须有桑皮纸的帮助吧。
当然,桑皮纸并非仅仅是杀手的“帮凶”,在悬壹济世的神医手里,桑皮纸的用处一样是无可替代的。有一种民间秘制的药材叫“秋石”,从前仅有帝王方可以享用到,这种“秋石”非但可以促进服用者的性功能,同时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秋石”的主要配料是人尿,据《本草纲目》记载:“人尿治病,取其散血、滋阴、降火、杀虫、解毒之功也……”秋石,便是用人尿来提取的。提取过程中,每次熬炼出沉淀物来,都必须用桑皮纸吸干上面的残液,最终,提取出白色石头状的药品,这就是功效神奇的“秋石”,由于桑皮纸见水变韧,不易破损,有这种特质的纸张是极少的,似乎也因此,在提炼“秋石”时它无可替代。
桑皮纸线,甚至还成为一些复方中药材的药引,由于其无毒,还可以提高药力的吸收,因此而被作为内服的一种“引子”。
桑皮纸并不仅仅用于提炼“秋石”,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药材的保存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药气”的贮存,很多种药材,如果“失其味”便失效了。丸剂可以采取蜡封的方法保存,但散剂呢?中医们通常都使用桑皮纸。用桑皮纸包药,可以让药材长时间地保持其特性,不会让药性快速丧失。时值今日,很多中医仍然选择桑皮纸去包名贵的中药材。
千年之下,无可替代
桑皮纸密闭性能好的特点,被频繁地使用,在建筑行业,很多传统的民居里,都使用桑皮纸来糊顶棚,这样可以防漏,同时,还会用桑皮纸来做窗纸,这样的窗纸不容易被风雨打破。
桑皮纸并不只是用于包药材,还可以用于食品和茶叶的包装。用桑皮纸包糕点和肉食,非但可以延长保质期,还不易透油,携带起来方便很多。用桑皮纸包茶叶,历时日久,泡出的茶仍然茶香扑鼻。桑皮纸不易透油的特性被聪明的新疆人用在另外一个地方,新疆人早些年点油灯用的灯芯,都是取材于桑皮纸。
由外及内,桑皮纸都跟食品有着无数的渊源,在新疆有一道知名的菜品,叫“八宝酿香梨”,使用库尔勒香梨来制作。制作时,先将新疆库尔勒香梨削顶作盖,挖去梨核,填入葡萄干、瓜干、红枣等果料盖好,蒙桑皮纸,入茏蒸熟,然后浇上蜜汁。这个“酿香梨”就做成了。这道甜品的味道全得益于桑皮纸的“保护”,没有桑皮纸,香梨蒸熟后便失去了清甜的口感。当然,新疆还有一道菜是“风味腊羊腿”,同样需要蒸制,同样需要用桑皮纸蒙顶,这样才会腊香扑鼻。
桑皮纸不易脆断,因此,它们还被用于制作邮票和银票。
当然,桑皮纸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仍然是它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句俗语为很多人所熟悉,但是,在新疆,竹篮却可以被用做装酒。在奇台县的酒史馆里,我们第一次看见了装酒的“竹篮”。
这种竹篮从外观上看大约可以装十升酒,但实际上,却只能最多装七升酒,这种“酒篓”甚至有着比陶制的酒坛更好的储藏功能。
那么,这种“酒篓”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它们是用荆条或竹篾编制而成酒篓,用多层桑皮纸裱糊,涂血料制成。这样的容器的历史可达上千年。“血料”是用动物血和石灰制成的一种具有可塑性的蛋白质胶质盐,与酒精形成半渗透的薄膜,这种薄膜的特性是水能渗透而酒精不能渗透,对酒度30度以上的白酒有良好的防渗作用。而这种“酒篓”的制作成本低廉,用其贮酒会对酒质的保持起良好作用。
桑皮纸还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功效呢?当我们一点一点地走进这神奇的纸中,我们还发现,它与新疆的一些独特的物产有着很深的渊源,这种物产就是库尔勒香梨。由于库尔勒香梨皮薄水分多,因此极不耐储,在运送过程中还容易碰伤和丧失水分。运送这种水果,是比较费事的。但有了桑皮纸,情况就不同了。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还可以看见用桑皮纸将香梨打包并分隔开的运送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香梨不散失水分,而且还不容易被挤伤。同样的运送方式还出现在无花果身上。新鲜的无花果同样易被挤碎,用整张的桑皮纸把无花果一层一层分隔开再去运送,基本上可以保证大部分无花果的外形完整。时值今日,这种运送方式仍然是比较好的常温运送方式之一。
一张桑皮纸,可以有如此广泛的用途,我们希望有朝一日新疆的历史可以在桑皮纸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