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爷家的百年地坑院
近日,河南省郑州出现特大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便想到了三门峡市陕州区农村的地坑院里生活的老人们,不免为他们的生活担忧,遇过天空放晴,我们一行人便匆匆来到这里,走进了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地坑院子,看望居住在此的一对8旬老人。走上地坑院子上边很容易就能看到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地坑上下似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一声高喊任大爷便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着大家。
两位老人在展示作品84岁的任大爷和81岁的老伴生活在自家的地坑院子里一辈子了,相濡以沫走过了60年,两位老人家是当地有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摄影师曾经在3年前多次拍摄过他们,算得上是老熟人老朋友,再次相见看上去老人已经苍老了许多,可是依旧思维清晰,头脑灵活,对我们曾经拍摄过程记忆犹新,询问过老人家地坑院子的安全情况后,话题自然地又回到了剪纸上边,他们兴趣盎然地带着我们又重新参观了家里的窑洞展厅。
任大爷剪纸中任大爷说自己从小受到奶奶和母亲的影响就很喜欢剪纸艺术,16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完成剪纸作品,并且剪的是有模有样,几乎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标准,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到了过年时候便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当地走村串巷赶集上会出售,18岁在集市上认识了比自己小3岁同样来卖窗花的邻村姑娘,后来2人以剪纸这个共同的爱好而结缘,走到了一起就是现在的老伴,他们以剪纸走到了一起,夫唱妇随走过了60年,剪纸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当然也带来了收入,可以说一辈子有用不完的零花钱。
窑洞展厅老人带着我们首先参观了工作室,展示了近期的作品,接着又看了4间窑洞展厅,因为是雨后防潮,门户都是大开着,任大爷家的地坑里有11孔窑洞,当地人把这个叫作11数院子,现在除了卧室和仓库厕所的三孔窑洞外,其它的窑洞都成了作品展厅,窑洞里张贴满了各种剪纸作品,床上桌子上也摆放了许多,我们在炕头上还看到了他们一摞子的获奖证书。
老人边剪边唱民间小调是绝技我们在任大爷家里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现老人家的剪纸作品几乎全是黑色,颠覆了我们对民间传统剪纸红色的记忆,关于这个问题任大爷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时常有外地人问起这个问题,还有人认为我们的剪纸作品之所以能够名满天下,主要就是以黑色出奇制胜,其实这里边有三个原因,1个是黑色庄重,沉稳,俗常,深得老百姓的喜爱;第二个是黑色的纸张不容易褪色,贴在家里十年八年都是一个样,第三个是老辈人传下来几百年都是如此,这是南沟剪纸的传统,民间艺术不能脱离传统。
黑色剪纸作品大爷说家里窑洞里到处都张贴着他和老伴的作品,记录他们的一生,从10CM见方的小窗花到一两米大的巨幅作品几乎全是黑色作品,甚至还有组合作品和系列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是他和老伴合作完成,用剪刀一刀一刀剪出来的,而非现在的年轻人用刀子刻雕,作品的风格保留了南沟一脉的特点,内容大多都是民间传统,有花鸟鱼虫,祥云瑞兽,还有故事传说和戏剧人物,所以不但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的媒体多次来报道宣传,多次被邀请去外省表演,上过中央电视台,夫妻两个也成了省级非遗传承人,更让他们高兴的是作品还卖到了国外,家里每年都有外国人来参观,这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当年布置的摄影场景任大爷老两口朴实善良,为了自己的剪纸事业可以奉献了一生的大半时光,他们说年轻的时候爱好剪纸老了还是一样,兴趣是有增无减,对待喜欢剪纸艺术的人更是很欢迎,特别是对宣传报道的媒体人大力支持,就拿这间布置的窑洞老来讲就是20多年前专门为北京一群摄影老师准备的,里边所有的剪纸作品他们花了3个月时间才完成,北京老师来后在这里拍了1个多礼拜的时间,最后非常满意,尽管自己没有得到啥大的经济补偿,可是他们心满意足,能得到社会认可就是成功。
创作室回顾一生的剪纸成就,两位老人反应很平淡,他们说剪纸艺术对他们来讲就是个爱好,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名赚大钱,只是把民间传统艺术做了传承而已,非要说得到了什么,大爷就是得到了一个“巧巧男人”奶奶得到了一个“巧手媳妇”的名声,当然剪纸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经济收入,以前就是过年前卖窗花,到后来卖剪纸作品,没有发大财可是家里零花钱不断,总结起来也算爱好干成了小事业。
地坑院子出口南沟村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术村子任满仓老两口就是典型的代表或者叫做带头人,村子里的老人们大多都会剪纸,现在也成了文化村,任大爷和老伴坐在地坑院子里带出数十位剪纸家,他们家的经常是外边和村子里剪纸爱好者交流的场所,尽管现在两位老人已经年逾8旬,可是对剪纸艺术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用两把剪刀剪出了精彩人生,把南沟黑色剪纸艺术剪出了新高度,可以说剪到了全世界,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两位老人鼓掌,点个大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