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画廊众人打卡成菜场,艺术展览变

        

“本该安静观看作品的美术馆、画廊,都是打扮精致、等着拍摄‘网红同款’照的人!”不久前在外滩一家画廊观展时,在外企工作的陈龄与同伴被众多前来“打卡”拍照的参观者影响,几乎无法正常欣赏作品,甚至有人直斥“这里不是菜市场”。

“闲暇看展览”已成为上海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但在一些艺术爱好者看来,大量参观者并非为欣赏艺术而是去跟风“打卡”,扭曲了展览的本意,也影响了正常观展的人;不过也有人认为,热衷“打卡”展览说明这些参观者已有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热门艺术展览难免参观者众多,没有哪类参观者就该“低人一等”。

“平衡好客流与观展体验是对上海蓬勃兴起的观展潮流的考验。”在一些美术馆、画廊的运营者看来,出现这样的争议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应该把欣赏艺术的理念和方式普及到更多人。”

画廊变菜场?

不久前,陈龄与同伴前往外滩参观德国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扎在国内的首次个人展览“空间撕裂”。这位艺术家擅长将纸张交错叠合形成大型雕塑类艺术品,被不少艺术展类社交媒体账号列为近期上海“必看”展览。

进入画廊后陈龄发现不少参观者结伴前来,在展品前相互拍照。有人在悬空的作品前来回走动跳跃,让同伴捕捉动态瞬间,为了尽量营造出“空旷”的效果,还会端着相机等待时机,甚至请周边的人让一让。“我尽量不出现在他们的镜头里,结果发现几乎无法走动。”陈龄抱怨,除了影响正常的参观动线,还有人“霸占”展品拍摄个人照片。“比如有件艺术品中间镂空,有人站在一端,让同伴从另一端拍摄,拍完还要检查,表情、光线有一点不满意就继续跑回去拍。”尽管参观客流整体控制,但各种因拍照而产生的对话弥漫在整个空间,“耳边像在菜市场里一样嗡嗡作响”。

回家之后,陈龄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不少参观者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而她也发现展览上多个热门拍照位,早已在社交媒体上有了同款“网红照”,“不光拍摄位置一样,连动作都是模仿的。”

社交媒体上观看展览的关键词中反复出现“拍照”“穿搭”等词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不难发现专门以各类艺术展览为主要内容的账号。除了整合展览信息、介绍展览背景和艺术家,不少此类账号发布最多的就是“打卡攻略”,从拍摄位置到动作表情都有示范,有些甚至连相机型号都会提供,在这些账号设置的关键词中,往往都有“拍照”“穿搭”这样与展览无关的词。曾在英国伦敦学习艺术与设计的市民顾玮对此感到失落,“原本陶冶精神的艺术展,只能成为‘人造景区’吗?”

“打卡”有错吗?

记者联系到一位热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艺术展“打卡照”的市民魏女士,网络上对前往艺术展拍照“打卡”人群的声讨让她心中忿忿不平:“影响观展体验的只有前来打卡拍照的人吗?”

魏女士表示,自己在浦东美术馆参观时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有艺术爱好者一直站在一件作品正前方欣赏,一旦有人议论或带小孩靠近,都会遭到他白眼乃至批评。“也许他是纯粹的艺术爱好者,可他也影响了其他人观展。”

日前在外滩另一家美术馆,记者也遇到类似情况。四名艺术爱好者环绕在一件作品前,从画家的生活经历谈到用色技巧,再联系自己业余创作时的情况,整整十几分钟没有挪位,其他参观者无法正面欣赏画作,直到有人提醒“小声一点”之后,她们才离开。

上海各类展览不乏好动、爱提问的孩子(摄影:蒋迪雯资料图片)

“展览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凭什么艺术爱好者觉得自己可以高人一等?”在魏女士看来,在艺术展上拍照打卡、亲子教育的群体都容易在网络上被艺术爱好者批评,“但面向公众开放的展览,欣赏和利用的角度本来就是多元的。”

一些专业人士也支持普通参观者“打卡”。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谈及网红展打卡拍照时就曾表示,观众能到博物馆、美术馆拍照本身是好事,欣赏美需要时间积累,拍照是培养大众对博物馆、美术馆感情的起点。他也鼓励家长积极带小朋友去美术馆,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气息。

魏女士说:“欣赏艺术、追求美这件事,不应该有鄙视链。”

平衡“流量”与“观感”

“我们需要打卡者。”运营一家画廊的高先生不讳言如今“流量”对艺术展的重要性:依靠门票收入的艺术展需要更多的参观者,即使以代理销售作品为主的画廊,也需要扩大艺术家和作品的知名度:“如今艺术品消费群体中有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广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