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周刊江山多娇陕西中国画作品展

宿爱白癜风白斑净 http://m.39.net/pf/a_10991910.html
                            

WINTER

江山多娇

——陕西中国画作品展

前言

丹青千载,江山多娇。长安韶华,笔墨荟萃。

回眸历史,陕西拥有源远流长的绘画传统。

唐代吴道子被尊为“画圣”,王维开启水墨画的勃兴之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完成了青绿山水的圭臬,阎立本、张萱、周昉树立了人物叙事画的典范,韩幹、韩滉着力于鞍马牛兽的写真传神。

五代北宋之际,范宽所作《溪山行旅图》浑厚沉雄,气象万千,被奉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巨匠能手层出不穷,代不乏人。

20世纪60年代,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以其强烈的艺术风格,独到的艺术思想,卓绝的艺术造诣,享誉全国画坛,备受瞩目,对新中国美术的发展书写了可资借鉴的新样式、新模范,影响广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长安画派进京展六十周年之际,中国画坛的一大重镇、全国五大画院之一的陕西国画院也迎来了建院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在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陕西国画院矢志不渝,再接再厉,在中国画创作、学术研究、艺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皆取得了一定成就,名家辈出,名作纷呈,屡得大奖,屡获殊荣,不仅孵育了中国画界雄强的陕西力量,形成了中国画坛意气鲜明的长安风格,也逐渐积淀塑造了陕西国画的思想与精神体系,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闪耀着熠熠光辉。

作为长安画派最终的学术阵地,陕西国画院建院伊始即恪守并弘扬“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坚守“以创作研究为中心”,“出精品,出人才,出经验”的办院宗旨。

不忘初心使命,扎根三秦大地,倾听人民新声,燃烧艺术激情,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责任、使命。用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陕西故事。讴歌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记录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刻画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40年来,陕西国画院创作出了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并引导风潮,从而跻身于全国业界前茅,一度被誉为“金牌画院”,可谓名副其实。

“江山多娇——陕西中国画作品展”以陕西国画院建院四十周年为契机,旨在回顾和梳理以陕西国画院为驱动的陕西中国画创作力量四十多年来的艺术成就与学术风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事业的辉煌历程,积极推动和引领新时代陕西中国画事业的时代担当与艺术水准,促进陕西中国画与外界的艺术交流,充分重视和总结老一辈艺术家的成就与贡献,鼓励和引导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研究,发挥陕西画坛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传帮带优良传统,凝聚文化力量,铸就陕西品牌,再续长安辉煌。

本次展览展出余件中国画作品。

一是从陕西国画院历年珍藏的作品精选出赵望云、叶浅予、何海霞、李可染、石鲁、陆俨少、唐云、关山月、刘子椟、尤无曲、郑乃珖、罗铭、黄秋园、崔子范、华君武、潘絜兹、张仃、李梓盛、吴冠中、程十发、尹瘦石、孙其峰、康师尧、李问渠、方济众、黄胄等中国现代大师巨匠的重要作品40余件,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也见证了他们与陕西国画院的独特因缘与深情厚谊。

苗重安、郭全忠、王子武、崔振宽、赵振川、王有政、陈子林、张振学、谢振瓯、雷珍民、罗平安、程征、张之光、江文湛、王西京等老一辈艺术家以及已故的刘文西、赵益超、张明堂、陈国勇等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面貌与风格,为陕西美术事业赢得了新的风采,他们也为陕西国画事业和陕西国画院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奉献,他们的作品无疑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其后的中青年艺术家板块反映了艺术家敏锐的视角、执着的精神、多样性的探索,在艺术之路上的孜孜前行。他们的作品既代表了当前陕西中国画发展的力量与方向,也昭示了未来陕西中国画事业的愿景与希望。

更为可喜的是,本次展览还展出中国国家画院等诸多兄弟画院的祝贺作品,在见证各画院之间友谊的同时,也可以借此一窥当今画院发展的学术风貌。

“江山多娇——陕西中国画展”是近年来规格高、规模大、学术性强、风格多样、面貌丰富、精品力作荟萃的一次中国画学术盛会,是体现陕西在新时代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的一次重要文化事件,也是极具公共审美教育价值的大型惠民文化艺术活动。

“江山多娇——陕西中国画展”是陕西国画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既全面地总结和回顾了过去,也启导和预示了未来。陕西国画院以及广大的陕西国画从业者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坚守艺术理想,心仪经典,承续传统,关怀现实,力求精品,注重批评,扎扎稳稳,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新时代文化艺术的高峰之路。

修身守正,立心铸魂。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年12月11日

WINTER

作品欣赏

(排序不分先后)

李可染《书法》

cm59cm年

石鲁书法

96.5cm60.5cm年

赵望云《碾米图》

44cm67cm年

何海霞《满目青山夕照明》

cmcm年

何海霞、黄胄《天山南北壬戌年》

cm69cm年

李梓盛《大江东去》

64cm46cm年

康师尧《朔风动秋草》

cm54cm年

邓林《岁寒》纸本水墨

53cmcm年

黄胄《摘尽枇杷一树金》纸本设色

95cm45cm年

方济众《水乡初夏》纸本设色

96cm89cm年

雷珍民《韩愈诗》

cm68cm年代不详

张华《书法》

cm96cm年

陆俨少《云兴霞蔚源远流长》纸本设色

cm54cm年

黄秋园《何外寻高隐》纸本设色

63cm52cm年

吴冠中《园林》纸本设色

68cmcm年

叶浅予《藏舞》纸本设色

68cm43cm年

陈子林《万玉争辉》纸本水墨

cm97cm年

刘文西《宝贝》纸本设色

97cm66cm年

陈忠志《索句》纸本设色

69cm47cm年

王子武《鹰》纸本设色

92cm68cm年

王金岭《仕女》纸本设色

69cm46cm年

张之光《楼观春雨》纸本水墨

67cm69cm年

陈国勇《山水》纸本设色

53cm58cm年

王西京《阳光女人草屋》纸本水墨

cmcm年

杨晓阳《茶有道》纸本设色

68cm68cm年

杨季《巴塘格桑花》纸本设色

cm97cm年

賀荣敏《唢呐》纸本设色

cm68cm年

郭线庐《春融》纸本设色

cm68cm年代不详

姜怡翔《过云雨》纸本水墨

cm70cm年代不详

吕峻涛《浮云积如烟雨》纸本设色

cm97.5cm年代不详

乔宜男《秋苇》纸本水墨

69cm68cm年代不详

崔振宽《内战吟成抗日诗》纸本设色

81cm80cm年

张振学《生生不息》纸本水墨

cmcm年

师峰光《到敌人后方去》纸本设色

cmcm年

王有政《奶奶孙孙》纸本设色

cmcm年

赵益超张明堂《考试》纸本设色

cmcm年

谢振瓯《大唐伎乐图》绢本设色

cm97cm年代不详

谢振瓯《鉴真东渡》纸本设色

91.5cmcm年

杨光利《中国民工石工》纸本设色

cmcm年

江文湛《巴山秋牧》纸本设色

cm68cm年

赵振川《巴山春浓》纸本水墨

cm68cm年

罗平安《山村卫生院》纸本设色

cm68cm年

刘永杰《库东的老人》纸本设色

cm68cm年

李才根《天山红层之二》纸本设色

cm69cm年

张小琴《慈悲仁慧》纸本设色

68cm68cm年

万鼎《峰插天界外》纸本设色

cmcm年

刘丹《暮归图》纸本水墨

68cmcm年代不详

朱尽晖《丝路冰川》纸本水墨

cmcm年代不详

刘西洁《潘天寿》纸本水墨

cmcm年

李云集《碧山过雨晴》纸本水墨

cm68cm年

王保安《壮哉华岳》纸本水墨

cm97cm年

苗重安《高山仰止》纸本设色

cm83cm年

苗墨《榴红图》纸本设色

cm96cm年

郭全忠《山村一农家》纸本设色

96cmcm年

程征《头顶生涯》局部纸本设色

89cmcm年

方平《山水》纸本水墨

cmcm年代不详

张立柱《大秦正声》纸本设色

cmcm年

季秀伟《梦回故园》纸本水墨

cmcm年

蔡小枫傅小宁合作《如歌》纸本水墨

cmcm年代不详

田庄《藏域图》纸本设色

cm68cm年

祁自强《雪满山村》纸本设色

cm69cm年

王志平《劳务市场》纸本设色

cm97cm年

罗宁《惠风》纸本设色

cmcm年

范华《荒塬苍苍》纸本水墨

cmcm年

邢庆仁《长安》纸本设色

cmcm年

沈荣华《远望青木川》纸本水墨

cmcm年

王潇《幕后》纸本设色

cmcm年

王慧《格桑的家》纸本设色

cmcm年

乔建业《乡约几时有》纸本设色

cmcm年

耿齐《静语长歌》纸本设色

cmcm年

苗壮《在这里》纸本设色

cmcm年

江天《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纸本水墨

cmcm年

白霜亮《乾坤湾》纸本设色

cmcm年

陈亚敏《雪塬》纸本设色

96cmcm年

韩勃正《舞》纸本水墨

cmcm年

白海红《这座山,那家人》纸本设色

cmcm年

武斌《陕北记忆》纸本设色

cmcm年

徐晓荔《白衣破晓》纸本设色

cmcm年

黄菲《奋斗》绢本水墨

cmcm年

郭禹池《厚土苍崖亘古幽》纸本水墨

cmcm年

郑伟斌《墨竹》纸本水墨

94.5cm40cm年

《国画周刊》主编郑伟斌

来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