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9365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如今,广大青年群体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闪亮答卷。
自年11月27日起,由新华日报社、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发起,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报业网等联袂推出《强国“”影音馆》融媒体重磅主题报道。记者深入80后、90后、00后群体,聚焦一批优秀党员、团员们拼搏与奋斗故事;同时,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上传音视频的方式参与互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见证青春中国……
02:58姓名:丁峰
出生:年1月
职业: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古朴、诗意、安静……走进南京图书馆五楼的古籍修复室,这间偌大的屋子里收纳着各类纸张和修复工具,令人感到神秘。置身其中,丁峰埋首故纸堆,演绎着一个有关传承的故事。
十年前,丁峰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古典文献(古籍修复)专业。古汉语、版本学、古籍装帧、书法篆刻、雕版印刷等专业的学科训练,让他有了一定的古典文献整理功底和古籍修复技艺。但几年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走上工作岗位,与优秀的修复师前辈共事才是终身学习的开始。年,丁峰进入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工作,成为这个团队中的第一位90后古籍修复师。
一页古籍的修复
十八般兵器、二十余道工序
珍贵的古籍,历经千百年的流传,可能伤痕累累。如果没有古籍修复师,在岁月的侵蚀中,不少古籍会逐渐消逝。
“古籍的破损情况千差万别,由于日久年深,虫蛀、酸化、霉烂、水渍、灼烧等问题都可能侵蚀古籍,我们需要判定每一本古籍的破损等级,制定专属的修复方案。”丁峰积极与前辈探讨各类修复技巧,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磨练技艺。泛黄的古书千疮百孔,丁峰用指尖艺术化腐朽为神奇。
修复一页古籍究竟有多复杂?“操作流程上细说起来得有20多道工序,给古籍定损、拍照、除尘、测酸碱度、测量纸张厚度、配纸、拆页、修补书叶、喷平压实、裁切折页、捶平装订等步骤缺一不可。用到的工具可以说是‘十八般兵器’,用毛笔除尘、补破;用镊子夹取碎纸片;用小针锥挑开粘连书页、扎眼;用刀具裁切修补余纸、剪断线头。发光板、裁切垫、压书机、压书石、喷壶等工具也会在修复过程中会用到。”除了传统工具外,高清修复台、纸张纤维检测仪、酸碱度检测仪、纸张拉力检测仪等高科技工具的存在,也让古籍修复更加精确。”丁峰说,有了这些新型工具,他们对纸张类型的判断更容易,也更精确。“这些仪器就像医疗设备,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们为古籍‘望闻问切’‘治病就医’。”
古籍修复的工具在创新,理念也在更迭。“以前,我们习惯于把破损古籍修复出较为崭新的面貌,追求它的美观。现在,则是主张最小程度的干预,力求在修补破损的基础上,还原它本身的风貌和历史感。”
不同于书画修补中需要补全图像和文字,古籍修复中往往不能接笔,只做纸张的修补。秉持着整旧如旧的原则,丁峰对每本古籍修复用纸的选配都极为用心。“修补纸要与待修古籍的纸张在颜色、质地、帘纹、薄厚等方面接近。”南图古籍修复中心的纸库里储备着麻纸、竹纸、皮纸、混料纸等近80种纸张,对于这些纸张,丁峰早已如数家珍,每次选择哪种纸他亦胸有成竹。如若选不到理想的纸张,丁峰还会用染纸法,蒸煮茶叶水、毛栗壳水等,制出颜色满意的修补纸。
凭借一颗匠心、一双慧眼
在补救历史中寻觅历史
修书需要长时间伏案,对眼睛、颈椎、腰椎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对于受损严重的一级破损类古籍,往往一天也只能修复好一两页。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在丁峰看来,一颗匠心、一双慧眼、一副巧手,是他给予古籍修复工作最纯粹的敬畏。
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江苏传习所在南京图书馆揭牌成立,并同时开展了一批珍贵古籍修复项目。交到丁峰手里修复的,是近年前的元代医书《永类钤方》。对年轻的丁峰而言,有机会修复如此珍贵的文献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这部综合性医书,在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元刻本传世少,目前全国只有三家单位藏有此书,并且都是残本,南图收藏了其中两册,非常珍贵。”
丁峰拿着润湿的毛笔将褶皱的破碎纸片一点点铺平、延展,不容一丝差池。在看似重复单调的修复生活里,他也寻找着自己的小乐趣。“《永类钤方》中的不少药方,我都记住了,有些真是很实用。我还发现电视广告中的一个药品,就注明了药方源自《永类钤方》。”丁峰笑着说。
一页古籍很轻也很重,丁峰在其中补救历史,也寻觅历史,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得以延续。
为了保护珍贵古籍,同时实现古籍的展览用途,丁峰还研究起复制古籍,1:1高精度复原古籍样貌,实现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自学修图软件、挑选宣纸品类、复原古籍装帧,每一项流程都费了他不少脑筋。虽然复制古籍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修复好一本古籍,但在丁峰看来,这项技术实现了“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目的。既保留了善本的文献价值,又保留了版本价值,能使读者在研究文献内容的同时能欣赏到古籍的独特版本,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不辜负每一份热爱
古籍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古籍修复是修书,也是修心。这份工作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要耐得住寂寞。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也是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保护单位。带着和丁峰同样的热忱,年轻人不断涌入这个团队。如今,南图古籍修复中心的12人修复团队,除了已从事古籍修复45年之久的技术指导杨来京外,其余均是80后、90后。
新鲜血液的融入,为古籍修复团队带来了生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诸如文物修复师、古籍修复师、文博考古这类型的工作,不是年轻人的首选。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后浪”开始追随中国文化的光芒。
谈起这份小众又古老的职业,丁峰坦言,如今修复完一本古籍时,已不再像刚工作时一样兴奋,但对于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却与日俱增。手上的功夫不断精进,内心的敬畏从未消磨。让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97.html